從事泌尿外科工作近30年,對泌尿外科疾病尤其是泌尿外科疑難雜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神經泌尿外科、空腔泌尿外科、整形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等方面有較深造詣。在泌尿系統神經源性疾病、復雜性泌尿系結石、復雜性陳舊性尿道狹窄、泌尿生殖系統畸形整形手術、前列腺癌根治術及膀胱腫瘤和功能保留、腔鏡手術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國際上首次提出並確認了“人工軀體神經-內臟神經反射弧”(簡稱人工反射弧)這壹新的神經學概念。因此獲得國際神經泌尿外科Lapides二等獎(1993)、美國泌尿外科學會Fyser學者獎(2000)、吳階平泌尿外科醫學獎(2000)、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0)、中國大學自然科學獎(2000),並被國內外權威教材采用:全國統壹教材《外科坎貝爾泌尿學》,P.999-1000,第8版。2002.人工反射弧的基本原理是體神經的運動分支的近端與控制膀胱和尿道括約肌的骶神經的傳出分支的遠端吻合。如果身體神經的運動纖維可以再生,取代節前纖維,就形成了壹個人工的‘皮膚-脊髓中樞-膀胱’反射弧。動物實驗表明,軀體神經確實可以再生和替代內臟節前纖維形成人工反射弧,且雜種再生神經纖維具有獨特的形態結構,正常神經遞質在人工反射弧中產生和運輸;軀體運動神經元產生的神經沖動可以通過人工反射弧通路引起膀胱排尿反射。這項利用異種神經再生恢復內臟器官功能的原創性創新研究,已被美國癱瘓獸醫基金會和美國截癱學會基金會申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R 01dk 44877 1993-1997,R 01DK53063,全PI)(附件4)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等科研基金資助。
應用人工反射弧的理論和技術
自1995以來,對大小便失控的截癱患者的治療取得了成功。因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賀亮合力基金科技進步獎(2002)、國際神經泌尿學拉皮德斯獎(2003)。本項目臨床應用研究始於1995,現已治療92例。
首次治療的14名截癱患者隨訪3年。結果顯示,在所有膀胱功能恢復的11患者中,直腸排便功能也恢復正常,1患者失訪,1患者因局部瘢痕過多放棄手術,1患者手術失敗。6例反射性高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中,5例恢復儲尿和排尿功能,平均殘余尿由365438±07ml降至29 ml。其余8例無反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中,5例完全恢復膀胱儲尿和排尿功能,平均殘余尿由288 ml降至32 ml,1例部分恢復。65438-099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邱發祖院士、葉新生教授帶領有關專家到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總醫院,對4名截癱礦工進行人工反射弧手術療效調查,對效果非常滿意。65438-0999,衛生部組織成果鑒定,包括7位院士在內的多學科專家壹致認為:“人工體神經-內臟神經反射弧理論結合了泌尿外科、神經內科、骨科、顯微外科等學科的知識,成功建立了體神經-內臟神經反射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臨床效果。這將很可能解決很多脊髓損傷患者失控的問題,大大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也節省了大量的醫療費用和人力資源,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人工反射弧,壹個全新的神經學概念,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意識,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壹成果被國內外同行多次重復。國外同行也曾邀請講座和手術,尋求合作或研究肖的反射弧。肖傳國教授還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申請了252萬美元的臨床研究基金(PI: chuanguoxiao,r01dk53063-01a2,10/1999-12/2004)。2005年2月,德國圖賓根大學醫學院邀請肖傳國教授赴德為3名脊髓損傷患者實施人工反射弧手術,重建排便功能。歐洲泌尿學,2005年7月刊)邀請肖傳國教授寫壹篇關於神經階梯的綜述文章。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CNN、FOX TV、7 ABC TV、CCTV-1、湖北電視臺、湖北武漢晚報、湖北鹹寧日報、湖北鹹寧電視臺、湖北經濟廣播、CCTV-10、長沙電視臺等電視媒體以及新華網、長沙電視臺進行正面報道。
肖被捕後不久,壹封由365,438+0名國際醫學界科學家和醫生發起的聲援的公開信在互聯網上發布。它最初是由壹位中國學者寫的,他是全球脊椎指壓治療的權威和羅格斯大學神經科學系(細胞生物學& amp;神經科學教授兼院長楊詠威博士將其上傳到羅格斯大學的sci論壇上,隨後吳國盛在科學網的博客中聲稱給費城天普大學的邁克爾·r·魯傑裏教授打了電話,並獲得了他對這封公開信的批準。此外,劉石的新浪博客透露,這封公開信得到了美國彼得斯教授的認可,並指出這封信是寫給中國衛生部部長和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的,署名的國際醫學同行增至34人。
辯論
“岸上反射弧”是肖傳國的起始技能。據悉,這壹神經科學新概念利用截癱後廢用的軀體神經,通過手術將其與支配膀胱的內臟自主神經連接起來,建立人工“皮膚-脊髓中樞-膀胱”排尿反射弧,恢復脊柱裂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在壹次采訪中,肖傳國引用了他的老師,已故的邱法祖教授的話,“我們的工作,快五年,慢十年,應該可以獲得諾獎。”
20世紀80年代末,肖傳國在美國實驗室進行動物實驗。從65438到0995,紐約州立大學的助理教授肖傳國將他的原理和技術應用於平頂山煤業集團總醫院的截癱礦工。65438-0997年調入紐約大學醫學院肖傳國,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之後,肖傳國申請了我國數百萬的政府科研經費,並於2003年至2008年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簡稱973)重大項目,擔任首席科學家。雖然肖傳國獲得了大量的科研資源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榮譽,但國內同行關於“岸反射弧”的爭議壹直沒有私下停止。
與此同時,肖傳國的技術確實引起了美國和其他國家許多同事的興趣。特別是美國泌尿學雜誌發表了密執安州威廉博蒙特醫院的Kenneth Peters的論文,報道了將肖傳國反射弧技術應用於北美首批9名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與肖傳國已經開展的有償手術不同,這家醫院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所以不能向患者收費。
彼得斯在論文中說,壹項為期壹年的跟蹤研究表明,在給予適當腹壓的情況下,7例患者的膀胱壓力增加,有利於排尿;但也有壹個病人,腳無力,容易足下垂。
然而,同期發布的兩篇評論對這項技術持謹慎態度。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埃裏克·庫爾茲羅克(Eric Kurzrock)表示,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帶來外科領域對神經源性大腸和神經源性膀胱的重新關註,但沒有對照組,結果沒有統計學意義。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的約翰·派克毫不客氣地說,這項研究揭示的臨床療效與肖傳國此前報道的結果大相徑庭,在沒有足夠數據證明其有效性之前,迅速將其應用於醫療將是極其危險的。
彼得斯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獲得了數十萬美元,正在進行為期五年的臨床試驗。肖傳國在他的博客上說,NIH批準在美國推廣岸上反射弧手術。然而,壹個帖子指出:“蕭勞真的會吹捧自己,並‘促進研究’。不就是臨床試驗驗證安全性和有效性嗎?”
衛生部表示
2012 4月12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深圳市衛計委約見肖傳國,告知肖傳國未經批準不得開展“岸上反射弧手術或人工體神經-內臟神經吻合術”。衛生部表示,這項醫療新技術還處於臨床研究階段,不允許開展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