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這個老話題在家長中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談論浙江杭州市靳東區實驗小學新學期下發的壹個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作業》
對此,有歡呼,有擔憂,也有質疑。
調查發現,小學生作業被家長簽字是普遍現象。而且隨著電子作業的興起,孩子對父母完成作業的依賴也變得越來越高。
壹位退休教師苦惱地告訴記者,現在老師布置作業的方式和她當年完全不壹樣了。“當老師的時候,我給孩子們布置作業,我把作業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下來,回家壹個壹個完成。現場,孫子上小學二年級,老師布置的作業發到家長群裏。孩子回家看父母手機才知道。真不知道這種作業是給孩子的還是給家長的?”
壹個小學生的父親說:“老師讓家長在作業的背面簽字,所以我和妻子每天不管多晚下班回家都要檢查孩子的作業,然後簽上名字和日期。家長簽字是沒錯,但只有家長簽字後,作業才可能不被老師批改。”
壹個小學生的媽媽說,現在作業種類很多。除了書面作業,還有很多親子作業和線上APP作業。“這些作業很多都是依靠父母的智能手機來完成的。即使家長不簽字,也要全程陪同,幫助孩子完成。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的作業也是壹種‘家長作業’。"
有的家長更是心疼:初中沒畢業就出來做生意了。雖然寫賬目沒問題,但是嚴謹性和邏輯性跟做作業不壹樣。他實在難以監督孩子的作業,只能“閉著眼睛簽字”。
渝中區某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小楊老師認為,重要作業由家長簽字,是為了讓家長更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比如我會讓家長給孩子的作文本簽名。目的是讓家長欣賞孩子漂亮的文筆,看到孩子的成長進步。這是必要的。”
此外,她還會要求家長在每次小考的試卷和學校的重要通知上簽字。哪些作業需要家長簽字?老師需要掌握壹個學位,但是不能取消。有些家長太忙,無暇關心孩子,幾乎不會主動來找老師了解情況。有時候老師甚至會點對點的發信息,希望家長能多關註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但有的家長總是以“忙”為借口,甚至有家長幹脆不理會。要求家長簽字的做法也是老師的無奈之舉。
取消簽名的做法贏得了很多家長的掌聲。
壹位四年級的家長說:“我從來不在孩子的作業上簽字,而是讓他自己簽,交給老師。”我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責任。家長只需要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即可。孩子做的怎麽樣,知識點掌握的怎麽樣,應該由老師來評判。"
也有教育工作者表示,認真批改作業是每個老師的基本職責;認真完成作業是每個學生的基本職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壹種是教孩子做事,尤其是傳授知識;壹個重在教孩子做人,兩個是分工合作的關系。取消家長簽字的嘗試,必然會改變家長、學生、老師之間的關系,有助於劃清家校教育的界限。
南岸區天臺崗小學陸老師認為,家長簽字不簽字只是壹種形式,叫停不叫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做作業、對自己負責的能力。家長要做的是關註和引導孩子,而不是把壹切都扔給學校,自己當掌櫃,因為教育是需要共同努力的。
壹些教育專家認為,將“家長作業”泛濫完全歸咎於學校和老師的懶惰是不公平的。要想批改“家長作業”,首先要明白壹個基本前提:家庭和學校雖然都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課堂,但兩者在地位、分工、方法、側重點上都有很大不同。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老師”,理應負責監督孩子的習慣養成和學業完成,但包辦是有害的。學校教育具有職業化、專業化、階梯化的特點。無論家長花費多少心思和精力,都無法取代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對於孩子的成長,家庭和學校就像壹個人的手和腳,共同服務於壹個身體。提倡“家校合壹”,不是把家庭變成另壹個學校,把家長變成另壹個老師。
所以,壹個小小的作業本,是學校與家庭、家長與老師良性互動協調的紐帶。也許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學生認真做,老師認真批評,家長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