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網訊:隨著移動支付場景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數字化”已成為必然趨勢。2020年8月15日,百度公司、百信銀行聯合中國銀聯推出國內首款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無獨有偶,8月31號,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支付機構發布的“銀聯無界卡”,也聲稱是首張數字銀行卡。壹時間,基於移動支付的創新百舸爭流。雖然不同創新均采用無實體介質的方式,方便客戶在移動終端操作,但是其背後的運行邏輯和政策要求則不盡相同。
個人銀行賬戶的演變
隨著技術手段的日臻成熟,風險管控技術的不斷升級,監管機構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對個人銀行賬戶開展開業的限制逐步放松。這為基於移動支付場景的賬戶創新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個人銀行賬戶,包括指借記卡賬戶、信用卡賬戶。借記卡賬戶又分為Ⅰ、Ⅱ和Ⅲ類戶。央行建立三類賬戶的出發點是實名制管理與提升銀行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也促進了各類金融機構基於個人銀行賬戶的創新。
(壹)三類賬戶制度初步建立
在2015年之前,壹些銀行已經嘗試依托遠程視頻櫃員機和智能櫃員機等自助機具、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提供個人銀行賬戶服務。為了加強銀行賬戶實名制管理,確保銀行業務的安全性和合規性,以及滿足拓展賬戶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的需求,2015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規定銀行應建立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機制,分為Ⅰ類銀行賬戶、Ⅱ類銀行賬戶和Ⅲ類銀行賬戶。
存款人可通過Ⅰ類戶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轉賬、消費和繳費支付、支取現金等業務;通過Ⅱ類戶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限定金額的消費和繳費支付等業務;通過Ⅲ類銀行賬戶辦理限定金額的消費和繳費支付服務。Ⅱ類戶單日支付限額為10000元、Ⅲ類戶賬戶余額上限為1000元。
在開戶條件上,開辦Ⅰ類戶需要銀行工作人員現場核驗身份信息。因此,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僅可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電子渠道開立的Ⅱ類戶主要通過綁定開戶申請人同名的Ⅰ類戶進行身份認證。賬戶分類的制度為金融機構開展互聯網業務開通了便利。
(二)Ⅱ、Ⅲ類戶細則逐步明確
2016年11月25日,央行發布《關於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對個人賬戶分類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此政策方便了各類金融機構通過Ⅱ類戶開展業務的便利性和可能性。便利性方面,央行新增了信用卡賬戶作為身份驗證方式。除了通過Ⅰ類戶,還可通過信用卡賬戶驗證客戶身份,開設Ⅱ、Ⅲ類戶。限制性方面,央行規定銀行可以向Ⅱ類戶發放本銀行貸款資金並通過Ⅱ類戶還款。發放貸款和貸款資金歸還,不受轉賬限額規定。這極大拓寬了Ⅱ類戶的使用範圍,方便各類金融機構基於銀行Ⅱ類戶不斷創新。特別是發放貸款和歸還現金不受轉賬限額的規定,為各消費金融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拓展打開了渠道。
(三)賬戶互通機制逐漸形成
監管機構雖然建立了三類賬戶制度,但是各家銀行之間缺乏信息***享的意願。規模較大的銀行開放Ⅰ類戶認證通道,進而幫助中小銀行通過Ⅱ、Ⅲ類戶獲客的動力不足。
對此,部分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自組聯盟,在聯盟開展合作。2017年5月,中國銀聯組織部分銀行召開“銀行Ⅱ類、Ⅲ類賬戶互聯互通合作啟動會議”,建立了Ⅱ、Ⅲ類賬戶業務互聯互通合作機制。參加合作的銀行通過綁卡驗證做到互聯互通,擴大自身的客戶規模。合作機制的確立為商業銀行針對Ⅱ、Ⅲ類戶的業務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四)Ⅱ、Ⅲ類戶限制進壹步放開
2018年1月,央行發布了《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進壹步放開了對Ⅱ、Ⅲ類賬戶的限制。
開戶途徑方面,此次通知要求,2018年12月底前,商業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實現在本銀行櫃面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遠程視頻櫃員機、智能櫃員機等電子渠道辦理個人Ⅱ、Ⅲ類戶開立等業務。
開戶限制方面,此次通知精簡了不必要的客戶資料。例如,個人通過采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驗證方式登錄電子渠道開立Ⅱ、Ⅲ類戶時,開立Ⅱ、Ⅲ類戶時無需個人填寫身份信息、出示身份證件等;個人開立Ⅲ類戶時,可暫緩出示身份證件,只需填寫個人姓名、身份證件號碼、綁定賬戶賬號和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即可開戶。
針對Ⅲ類戶的限制進壹步放開。Ⅲ類戶賬戶余額由1000元上升至2000元。同時,銀行可以向Ⅲ類戶發放本銀行小額消費貸款資金並通過Ⅲ類戶還款。發放貸款和貸款資金歸還,應當遵守Ⅲ類戶余額限制規定,但貸款資金歸還不受出金限額限制。
(五)鼓勵提高Ⅱ類戶服務力度
2020年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付結算有關工作的通知》,鼓勵銀行機構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提升個人Ⅱ類戶服務力度,並強調在疫情防控期間,銀行可在有效防控風險、準確識別客戶身份的前提下,通過Ⅱ類戶為客戶發放工資津貼等。
在監管制度的鼓勵下,金融機構進壹步加大了基於Ⅱ類戶的創新。客戶賬戶的數字化極大程度釋放了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潛力,也使得業務創新在2020年得以厚積薄發。
基於移動支付的創新形式
金融機構在移動支付場景的創新,多集中在針對信用卡賬戶和Ⅱ類戶。信用卡賬戶方面,受限於監管對風險管控的要求,多是有發卡資質的銀行主體進行業務創新。借記卡賬戶方面,由於Ⅱ類戶的額度、使用限制相比Ⅲ類戶較小,因此在同樣條件下,金融機構往往更偏向於基於Ⅱ類戶進行業務創新。
(壹)基於Ⅰ類戶的創新
由於Ⅰ類戶屬於全功能賬戶,可用於其他類賬戶的身份核對。因此,壹些商業銀行通過Ⅰ類戶,免去了客戶信用卡首卡面簽的程序。但是該項做法實質上違背了監管“三親見”的要求,未來隨時有可能被叫停。
從現有資料來看,工、農、中、建均可通過Ⅰ類戶申請信用卡,免首卡面簽。客戶需首先成為該銀行的借記卡客戶,擁有壹張Ⅰ類戶借記卡,並且開通了網上銀行,擁有安全認證證書(工行工銀電子密碼器、農行K保、中行e盾、建行網銀盾)。用戶在電腦端登錄網銀,並申請信用卡,通過銀行安全證書認證,審批通過後,激活便可直接使用。
通過Ⅰ類卡免信用卡首卡面簽,本質上是通過Ⅰ類卡+安全證書的方式替代了監管的“親見”要求。該途徑是否符合監管規定,壹直存在爭議。目前來說,工行、中行、農行的客服沒有明確表明該方案是否可行,但是網上壹直有成功案例。建行客服則明確表明,通過網銀申請信用卡可免面簽。
(二)基於Ⅱ、Ⅲ類戶的創新
1.銀行機構的Ⅱ類戶創新
Ⅱ類戶方便的身份驗證方式,成為眾多互聯網銀行獲客和開展業務的切入點。監管規定,Ⅰ類戶開戶需要銀行工作人員現場核驗身份信息,而Ⅱ類戶只要在線通過Ⅰ類或信用卡賬戶的身份核對。得益於此,眾多沒有實體網點的互聯網銀行和直銷銀行可以縮減客戶開戶流程,減少開戶時間,改善客戶體驗,進而在獲得良好口碑的同時,迅速擴大業務。
2014年12月16日,微眾銀行成立;2015年6月25日,網商銀行開業;2017年11月18日,百信銀行成立。無論是微眾銀行還是網商銀行,客戶在註冊時均需要通過壹張Ⅰ類戶或者信用卡驗證,便可開設Ⅱ類戶。雖然Ⅱ類戶不得透支,但向Ⅱ類戶發放貸款和貸款資金歸還,不受轉賬限額規定。這就方便了互聯網銀行通過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
2020年8月15日,百信銀行和百度、中國銀行發布的“百度閃付卡”,號稱國內首張數字銀行卡。從本質上說,百度閃付卡是壹個基於Ⅱ類戶的卡產品。百度閃付卡的申請、開通和使用全在線上進行,具有消費、理財、轉賬等功能,可以綁定微信、支付寶、美團、京東、銀聯二維碼和手機Pay進行支付,支持支付寶花唄還款,但不支持微信、支付寶余額提現。當百度閃付卡余額不足,可調用用戶綁定的其他銀行卡進行支付。值得註意的是,百度閃付卡宣稱是壹張借貸合壹卡,具有信貸功能。但監管要求Ⅱ類戶不得具有透支功能。百度閃付卡實際是與百信銀行的消費信貸產品——“好會花”合作。用戶申請貸款後,“好會花”會把資金轉入百度閃付卡。
從運營模式上看,百度閃付卡不同於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等傳統的互聯網銀行Ⅱ類卡。百度閃付卡是首次采用虛擬借記卡發卡系統,按照虛擬電子卡標準發行的數字銀行卡,符合監管部門專門對虛擬卡制定的驗證標準和管理要求,不同於實體卡的發卡標準和要求。若該系統得以推廣,則未來會產生更多的數字銀行卡創新。
2.非銀機構的借道創新
除了銀行外,消費金融、小額貸款以及其他金融公司等非銀機構也借助Ⅱ類、Ⅲ類賬戶,不斷擴展自身業務。
(1)消費金融類
近幾年,消費金融公司開始了跑馬圈地式的發展,消費金融場景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網商巨頭背靠自身豐富的客戶和商戶資源,憑借著豐富的消費場景逐步在行業內確立了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場景資源較為匱乏的消金公司聚焦各類消費者的賬戶支付底層需求,借助於Ⅱ、Ⅲ類戶搶奪市場。
2016年9月,京東上線“白條閃付”,可綁定Apple Pay、華為Pay等手機錢包及微信支付,使用用戶在京東的白條額度,在銀聯POS終端通過NFC或微信端掃碼支付。白條閃付是京東與上海銀行、廣發銀行合作發起的。擁有白條額度的用戶在申請開通白條閃付後,會在上海銀行或廣發銀行生成壹個Ⅱ類戶。用戶在使用白條閃付時,京東會根據白條額度,向Ⅱ類戶轉入和消費金額相當的資金,同時白條額度減少相應金額。同時,用戶的Ⅱ類戶資金轉入到商戶賬戶。
從本質上說,白條閃付提高了資金轉移速度,讓客戶感覺自己使用白條額度進行消費。借助此模式,先後有攜程金融與上海銀行合作,招聯消費金融與招商銀行、上海銀行合作,馬上消費金融與上海銀行合作,中銀消費金融與微眾銀行合作,推出壹系列模式相同的產品。
借助Ⅱ、Ⅲ類戶的創新讓合作雙方達成了雙贏的效果。在此模式中,合作銀行通過消費金融公司的推廣獲得了大量客戶,消費金融公司則擴展了消費場景資源。
(2)手機錢包類
手機Pay類應用逐漸由最初的專註支付功能,向支付、借貸、理財和金融生態圈建設等多方向發展,逐步發展成為為用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應用——手機錢包。由於手機錢包類應用不具備儲蓄業務的監管許可,因此往往通過與商業銀行合作,依托於銀行Ⅱ、Ⅲ類賬戶功能,允許用戶線上開戶,提供實時存取、財富管理、消費支付等服務,從而實現了全景支付與理財的深度結合。
華為錢包與招商、廣發和工行合作、小米金融與建行、工行合作、OPPO錢包與浦發合作,集合了零錢包服務。用戶開通零錢包功能前,需先綁定壹張I類賬戶進行身份認證。開通之後的華為零錢支持充值、提現、全場景支付、購買銀行代銷基金等。
(三)虛擬信用卡
虛擬信用卡在本質上還是信用卡,沒有卡片實體。銀行會為客戶建立信用卡賬戶,並基於該賬戶管理客戶。
1.虛擬信用卡進程
2014年3月11日,中信銀行和騰訊、支付寶以及天安財產合作發布微信信用卡以及淘寶異度卡。然而兩天後,央行於3月13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要求其立即暫停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有關業務。
2014年10月,浦發推出E-GO信用卡。該產品依附於實體卡片,在已有信用卡賬戶下設置的虛擬信用卡,作為線上獨立賬戶,將與線下消費完全進行區分,專門適用於網絡消費。
2015年9月,中行推出“中銀長城e閃付卡”。該產品依附於實體卡片,不單獨設立獨立賬戶。用戶申請前需要先擁有壹張中行信用卡作為主賬戶,用戶還款需要向主賬戶卡還款。相比浦發的E-GO卡只能進行線上消費,中銀長城e閃付卡則需要通過手機NFC功能進行線下支付。
2016年1月,建行推出“龍卡e付卡”。用戶在線申辦後,通過短信驗證獲取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等信息,隨即在手機銀行或個人網銀進行安全綁定。值得註意的是,該產品不依附於實體卡片,即便是沒有建行信用卡的用戶也可以申請。但新用戶申請後,需要去線下網點進行面簽。
同時期,廣發推出了極客卡。該產品不發實體卡,不依附於實體卡,通過人臉識別+電子簽名方式完成激活,不用線下面簽。該產品可以綁定支付寶、微信等快捷支付,也可通過手機Pay進行線下支付,但該產品不累計積分、無分期業務、不可提現。
此外,農行推出了信用幣、中信推出了網付卡、平安和交行也推出了各自的虛擬信用卡。壹時間各銀行均在持續發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各大手機生產廠商開始涉及金融領域,基於手機Pay的虛擬信用卡在近兩年成為熱點。2019年3月25日Apple發布了Apple Card。雖然Apple Card沒有進入境內市場,但這無疑為虛擬信用卡帶來巨大的市場示範效應。
2020年4月8日,華為宣布推出Huawei Card,並於9月開始,由試點城市逐步向全國推廣該業務。Huawei Card由華為與中信銀行合作推出,同樣具有筆筆返現的權益。Huawei Card可以綁定至支付寶、微信、京東、美團等第三方App支付。
8月31號,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發布創新性數字銀行卡產品“銀聯無界卡”,其亮點在於不再依賴實體卡片,用戶可基於“雲閃付App”,線上操作實現申卡、用卡、交易管理,且數字銀行卡在綁定手機後,即使沒有網絡,也不影響卡的使用。
2.難以突破遠程面簽
隨著移動支付場景的不斷豐富,虛擬信用卡從最初的基於互聯網線上支付,到依附實體卡賬戶,再到獨立賬戶與支付渠道深度融合,虛擬信用卡的數字或不斷加深。但遠程面簽依然是虛擬信用卡突破不了的嘆息之墻。
雖然廣發極客卡對新客戶可免面簽,但廣發在2019年8月6日下線該產品,並對存量客戶進行交易限制。除此之外,無論是Huawei Card還是銀聯無界卡,合作銀行的新客戶均需要線下面簽。
線下面簽的規定來自於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發卡銀行應當公開、明確告知申請人需提交的申請材料和基本要求,申請材料必須由申請人本人親自簽名,不得在客戶不知情或違背客戶意願的情況下發卡。”信用卡三親見是指發卡行需對信用卡申卡人執行“三親見”原則,即親見本人、親見申請資料原件、親見簽名。
關於遠程面簽的討論較多,雖然學界普遍認為目前的生物識別和風險管控技術已經可以滿足監管需要,但監管仍然堅持線下面簽的硬性約束。
2020年6月,民生信用卡“全民生活”App上線“全民易分期”,用戶可以同時在線下指定商戶進行分期消費和信用卡申請。用戶在拿到實體信用卡去網點面簽激活之前,就可以獲得授信、並提前在民生銀行指定的合作商戶內完成信用消費。但民生銀行試圖突破線下面簽的嘗試很快被監管叫停。
2020年8月6日,深圳金融 科技 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對外公示了深圳市首批4個創新應用,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和華為公司的“基於TEE解決方案的智能數字化信用卡”項目,通過手機TEE、安全網絡通道、活體檢測、人工問答等技術手段實現“三親”,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人工面簽”的智能數字化發卡模式。但從目前來看,Huawei Card並沒有大規模采用遠程面簽的模式。
未來,若遠程面簽的限制放開,則虛擬信用卡能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也能為虛擬信用卡的線上化業務提供合規基礎。
創新仍在進行時
總體來說,上述創新得益於監管的態度轉變。未來,隨著政策對移動支付的進壹步接受,監管政策真空的填補,相信未來創新空間將進壹步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