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古人有很多的“號”它有什麽用

古人有很多的“號”它有什麽用

姓名——號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

1、倫理道德加強,

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縱觀古人命號特點,我們也可以概括為幾條。

自號

壹般都有寓意在內。

1、或以居住地環境自號: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陸遊,號龜堂。辛棄疾號稱稼軒居士。明武宗朱厚燳自號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熜自號天池釣叟,明神宗朱翊鈞自號禹齋。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鹹豐(奕 )自號且樂道人。

2、或以旨趣抱負自號: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壹萬卷書,壹千卷古金石文,壹張琴,壹局棋,壹壺酒,壹老翁”——“六壹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金心農自號出家庵粥飯僧,都體現了個人的旨趣。

3、有些人還以生辰年齡、文學意境、形貌特征,甚至驚人之語自號。

辛棄疾自號六十壹上人,趙孟頫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元鄭元祐,自號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後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朱 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唐寅自號江南第壹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樹丕,自號活埋庵道人。 贈號

主要有三種情況:

1、以其軼事特征為號。如李白,人稱謫仙人。宋代賀鑄因寫了“壹川煙柳、梅子黃時雨”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張先因寫了“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斷處見山影”,“隔墻送過秋千影”三句帶“影”字的好詩,人稱“張三影”。類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雲秦學士——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 。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陣子》詞中有“露花倒影”句。

張孤雁——張炎《解連環·孤雁》。

紅杏尚書——宋祁(工部尚書)《木蘭花》“綠楊煙外曉春寒,紅杏枝頭春意鬧”。

現當代作家的筆名、藝名也可算入號的範疇,有的是自號,有的是贈號。

郭沫若(筆名)原名開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筆名(自號),而非原名。

藝號(贈號): 張英傑——蓋叫天,牛俊國——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黃——毛三瘦。

2、以官職、任所或出生地為號。王安石稱王臨川;杜工部(杜甫),賈長沙(賈誼);王右軍(王羲之);湯顯祖稱湯臨川;康有為,廣東南海人,稱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稱孔北海;顧炎武,江蘇昆山亭林鎮人,人稱顧亭林。清代民謠“宰相合肥天下瘦”說的是李鴻章(合肥人),“司農常熟世間蕪”說的是翁同龢為常熟人,時任戶部尚書。

3、以封爵、謚號為號

諸葛亮封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封溫國公,嶽飛,謚號武穆。

宋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以至造成眾號行世,他們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蘇軾壹生有14類38個名號,

魯迅先生壹生(1881—1936)57歲,***用過140多個名號(主要是筆名)。魯迅原名周樟樹,字豫才,改名樹人。1898年,第壹次用筆名,戛劍生、樹人。1818年,《狂人日記》發表時,始用魯迅筆名。三十年代後更多,最多的為1933年26個和1934年41個。這兩年也是他的創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時期。

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多的可達幾十個,上百個,“別號太多,反成攪亂”(鄭板橋集題畫。靳秋四索畫),所以近代以後,尤其建國以來,文人用號之風大減,不少人發表作品不用筆名,就用真名。少數文人存有別號,多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魯迅曾自號書齋,綠林書室,且介亭;王力自號龍蟲並雕齋;姚雪垠,無止境齋;葉聖陶未厭居,俞平柏古槐書屋,此可謂遺風。 別號

號,是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稱號,往往有藝術色彩。名人雅士自己起的號,謂“雅號”。號,通常是壹人壹號,多則稱為別號,但也不盡然;號壹般用兩字,別號則多用三字以上,但因別號與號有時難作區別,所以三字以上的號看起來也不少。

別號,就是名字以外的自稱。據吳萊《三墳辨》及《韓詩外傳》等古書載,別號起於上古,但清代學者趙翼認為這很可能出於後人臆撰。由信史來看,範蠡即使不是第壹個自取別號者,起碼也屬“第壹批”之列。如《史記索隱》謂甘茂居渭南陰鄉樗裏,故號“樗裏子”,又戰國著名策士蘇秦、張儀,皆師“鬼谷子”,秦漢間有“江上丈人”、“河上公”之類,大抵可以說明源起的時間,約在春秋戰國時代。而所以要在姓名之外另取代稱的用意,似乎也已經為取號者多隱逸者流的身份給解釋了——正是為了把自己的真名實姓隱藏起來。

這種因不求聞達才取別號的慣例,由秦漢而迄魏晉,承襲了700多年。漢高祖劉邦敦聘不至的所謂“商山四皓”如“綺裏季”、“角裏先生”等,都是以號代名,至今莫知其姓氏;晉人陶潛高唱“歸去來兮”後,遂號“五柳先生”:南朝梁陶弘景躲在山中操縱政局,自號“華陽隱君”,與人書劄往來即以“隱君”自署,惟恐暴露身份。但入唐之後,風氣有了變化,許多文人都別署壹號以標高致,如賀知章“四明狂客”,張誌和號“煙波釣叟”,陸龜蒙號“江湖散人”,等等。不過總體來看,取號者的身份,大致也還是枕石漱泉隱居不仕,或辭官歸田終老江湖的範圍內。

從宋朝開始,自取別號成了社會時髦,其時佛道並行,別號中有“居士”、“道人”特多的傾向,故亦名道號。取號者非但不止畸人逸士、好奇吊詭輩,也不僅是士夫縉紳皆有壹號或幾號,甚至販夫牙儈,亦皆有號。

從自諱姓名而取號,到借號自標而別署,號的用處,最終集中為風雅的標記。

別號是使用者本人擬制的,不像姓名那樣要受到家族、行輩的限制,也不像表字亦多由家長所起或受其影響,所以它能比較自由地抒發或寄托取號者本人的壹時情感,乃至終生誌趣。比如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憂時有淚,報國無門,思想上苦悶,行為上不免乖張,被人譏為不守禮法的放縱者,他就索性自號“放翁”,來表示對權貴和禮法的蔑視。此外,別號又不像姓名表字,壹旦登記在戶籍(人仕者還得登記在履歷中)上後,不能輕易改動,而是隨時發明,隨時使用,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因此很多人往往不止壹個別號,人們也有可能通過某些人壹生別號的更改,窺測其思想情趣在各個時間階段上的變化。

比如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便是壹例:參加科舉考試時,他的別號叫“履善”,其義不外景仰先賢,學做好人好事。及殿試時,被理宗皇帝誇了壹句“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別號乃改成“宋瑞”。惟宋季國家無瑞可言,文天祥本人更不得誌,景定五年(1264)知瑞州時,為壹件用何等儀制替早已改嫁的祖母服喪之事,被人誹謗,差點兒丟官。壹怒之下,便有絕意仕途息影林泉的念頭,遂建“野人廬”而自號“野人”。此後又在故鄉文山蓋成山莊,再改號“文山”,當真過起棄官歸隱的日子來了。兩年多後,山河板蕩,文山隱居的清興已經不起元朝南侵的風暴襲擊,於是又應召出山,為國效力,直到抗元失敗被俘。此時,他又有“浮休道人”、“三了道人”等別號,以示視死如歸的人生態度,並吟出了傳誦千古的《正氣歌》。

號的使用,在別人是尊稱,如杜甫號“少陵野老”,黃庭堅號“山谷道人”,人呼杜少陵、黃山谷時,便有尊重的意思。魯迅曾為章炳麟門生,以後做紀念老師的文字,便題為《關於太炎先生的二三事》。而在本人,則為閑署,凡公文、章奏上押字,都不用號,使用最多的地方是為詩文書畫等作品簽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裏有位梅姓“名士”曾說:“詩人豈可以沒有別號?倘使不弄個別號,那詩名就湮沒不彰了。”大抵也道破了許多人押號的本意。

從別號的用詞看,也就是在十數種特定名詞裏翻花樣。宋代徐光溥曾編《自號錄》,依宋代人士別號的最後壹、二字分類,也不過得36類,而處士、居士、先生、老人、翁、叟等倒占去大牛,或倚老賣老,或放浪自標,或自美雅致。而淺表的釋義,率多集中為鄙視利祿,超凡脫俗,這也就是別號中居士、道人、漁樵、野夫特多的原因吧。只是千舸爭流,都往壹條道上跑的話,效果反而不好。以居士為例,原是梵文,意譯“家主”,佛教用以稱呼在家信徒而受過“三歸”、“五戒”者,以它為號,當然很有點方外空靈味道了,故李白稱“青蓮居士”,白居易稱“香山居士”,司空圖稱“耐厚居士”,蘇軾稱“東坡居士”,李清照稱“易安居士”,等等。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謚號、廟號、年號、尊號和陵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謚號

我國古代,帝王、諸侯、大臣等具有壹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 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壹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並相沿成為制度,這種制度稱為謚法,所給予的稱號名為謚號。《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謚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與;還有私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裏、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壹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謚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謚在壹段時間內仍存在。

謚號的選定要根據謚法,謚法規定了壹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謚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上謚,即表揚類的謚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下謚,即批評類的謚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 好祭鬼怪曰靈,“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等。中謚多為同情類的謚號,如:“湣”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至遲到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謚號的做法已比較多。謚法初起時,只有美謚、平謚,沒有惡謚。謚號之有善惡,西周***和以後。周厲王是壹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後來就死在那裏。“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謚。

先秦時的謚號以用壹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壹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厘王、趙孝成王、趙惠文王(惠文)等。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謚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謚法。他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漢代又恢復了謚法,而且這壹時期謚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壹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謚法。漢代以後,謚號大多為兩個宇:漢文帝劉恒謚號全名為孝文帝,蕭何謚為文終侯。

唐宋時期是謚法大發展的時期。謚法壹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謚以美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武則天時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壹、兩字謚號的舊例。宋代皇帝謚號比唐時更加謚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謚二字的定例。值得壹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謚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謚號為“文”者達壹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明清時期,謚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籌級人員的謚號字數固定下來。如明代皇帝謚號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碩親王1字,大臣2字。其次,賜謚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末,歷代宗室、百官得謚者***10473人,而明清兩代就有5935人,占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謚號壹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

謚號中還有壹種私謚,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謚號。私謚始於周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謚號外,稱呼高官司大臣、學者名流的謚號也是壹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謚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嶽武穆(嶽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問?6?1禮誌九》:“天資七廟,親廟五,祧廟二……以今十六間為寢更立壹祧廟,逐室各題廟號。”《後漢書?6?1明帝紀》:“有司奏上尊廟為世祖。”自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壹個皇帝壹般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的嗣君則稱太宗、世宗等。壹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壹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壹般認為,廟號始於商代,漢代承襲了這壹制度。漢代對於追尊廟號壹事是極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沒有廟號。但這壹制度發展到南北朝時已不太嚴格了,從唐代開始,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無帝不”宗”了。

追尊的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漢代開始,開國皇帝壹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開國皇帝之後的嗣君壹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棣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並非開國皇帝,卻廟號明成祖;清人關後的第壹任皇帝順治皇帝也非大清的開國皇帝,仍被尊為“世祖”。

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壹道構成歿世帝王的全號。如漢武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號是高祖文皇帝。 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壹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壹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十壹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壹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壹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壹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