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被謀害之謎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為武則天第三子。武後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其兩位兄長先後被武則天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太子。高宗於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子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嗣聖。中宗比高宗更為昏庸無能,即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後。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他重用韋皇後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欲以韋皇後之父韋元貞為侍中,裴炎固急以為不可。李顯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壹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先後被軟禁於均州、房州14年,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嘗盡了人世的艱難。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中宗就嚇得想自殺。韋氏總是安慰他說:禍福無常,也不壹定就是賜死,何必如此驚恐。韋氏的鼓勵、幫助、勸慰,使他在逆境中堅持著活了下來。因此,中宗和韋氏作為患難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對韋氏發誓說:有朝壹日我能重登皇位,壹定滿足妳的任何願望。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最後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韋氏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為太子。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余人,沖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是年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中宗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後,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後之父親為王,並讓韋皇後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
中宗將韋皇後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
安樂公主,唐中宗女。韋後所生,小名裹兒。先嫁武崇訓,後嫁武延秀。景雲元年,與韋後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發動的宮廷政變中被殺
唐中宗李顯生有八個女兒,李裹兒是老七,是中宗被廢後,與韋氏赴房州時韋氏在途中分娩的。因當時情況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繈褓,所以取名為裹兒。李裹兒十多歲時,姿性聰慧,容貌美艷,中宗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所以安樂公主從小就養成了驕橫任性的脾氣。待中宗被召回到東宮後,武則天看見李裹兒,也格外欣賞她的秀外慧中,遂封為安樂公主
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年紀比安樂公主大壹歲,常在宮中出入。武崇訓常在宮中偷香竊玉,和宮女做下許多風流事情,以致外面沸沸揚揚謠傳武崇訓上祖姑母,傳在武則天耳中,覺得太無倫理,便把安樂公主指配給武崇訓,以平息浮言。臨嫁時貴戚顯宦,無不往賀。宰相李嶠、蘇味道及郎官沈期、宋之問等都獻入詩文稱頌。其實安樂公主與武崇訓已在暗中勾搭上了。下嫁以後不出六個月,安樂公主便產下壹男嬰
不久武則天死後,唐中宗復位,安樂公主漸漸地恃寵而驕,權侵天下。由於中宗長期被廢於房州,韋後和他***過患難,中宗在房州時曾對她說:壹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復位後對韋後很放縱。韋氏效仿武則天,當中宗視朝時,也在禦座左側隔幔而坐。桓彥範勸諫中宗說:牝雞司晨,有害無利,請皇後專居中宮,勿預外事。中宗卻並不理睬
武崇訓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閑冶,且在突厥數年,通曉番語胡舞,比武崇訓年輕英俊,常進駙馬府閑談。安樂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常常在壹塊兒說笑。武延秀見這位安樂公主長得真是天姿國色,便壹心壹意地在公主身上用功夫。安樂公主看他既威武又英俊,還尋歡獻媚,便也把持不住,二人在背地裏結下風流私情,終日在府中打情罵俏,全府上下只有武崇訓不知情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韋氏所生,他經常遭受到韋後的排斥、太平公主的欺侮和武三思的戲弄,而自己無權無勢,只得忍氣吞聲,但暗地裏卻積蓄勢力。武崇訓唆使安樂公主請中宗廢太子。李重俊甚為不平,神龍三年發動部分羽林軍殺死武三思與武崇訓,謀誅韋後與安樂公主,因相從的羽林軍倒戈,政變失敗,李重俊被殺
武崇訓在李重俊的叛亂中被殺死,安樂公主便樂得與武延秀***敘幽歡,武延秀驟得公主委身,自然格外盡力,沈浸在溫柔鄉裏。漸漸的二人明目張膽起來,公然與夫婦壹般同起同臥。中宗聞知,索性將安樂公主許配武延秀。韋氏見武延秀翩翩少年,也不禁惹起欲火,後來竟迫令武延秀侍寢,居然母女同歡
安樂公主與中宗的另壹個女兒長寧公主競相大興土木,廣建宅第,並在裝修的奢侈豪華等方面互相攀比,不僅在建築規模上完全模仿皇宮,甚至精巧程度上超過了皇宮。中宗在金城坊賜宅給安樂公主,窮極壯麗,國庫為之空虛。長安有壹個昆明池,是西時開鑿的,安樂公主嫁出宮去,心中常記念昆明池畔的風景,便仗著中宗寵愛,請求把昆明池賞給她,劃到駙馬府園地中去。中宗拒絕說:昆明池自從前代以來,從不曾賞人,朕不能違背祖宗成例。況池魚每年賣得十萬貫,宮中花粉之資,全依靠它。今若將這池賞給妳,會使妃嬪們失去顏色
安樂公主心中十分懊悶,於是自行強奪民田,開鑿了壹個大池,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超過昆明池的意思。池邊草木風景,全照昆明池壹樣。池中央仿華山堆起壹座石山,從山巔飛下壹股瀑布倒瀉在池水裏。另辟壹條清溪,用玉石砌岸,兩岸琪花瑤草,芬芳馥郁,溪底全用珊瑚寶石築成,在月光下照著,分外清澈。飛閣步檐,斜橋磴道,衣以錦繡,畫以丹青,飾以金銀,瑩以珠玉。落成的這壹天,滿園點綴著燈彩。到了夜間,樹頭燈光閃耀,好似天上繁星。沿池造著許多亭臺,招集了許多漁戶、獵戶住在那裏,公主自己也打扮成漁婆獵戶的形狀,在池上釣魚或在山上打獵
安樂公主集天下巧匠,在洛州昭成佛寺中,造了壹座百寶香爐。爐高三尺,開有四門,架四座小橋,雕刻著花草、飛禽、諸天、伎樂、麒麟、鸞鳳、白鶴等,爐身嵌著珍珠、瑪瑙、珊瑚、寶石、車磲、琬琰,用錢三萬,府庫歷年儲藏為之壹盡。她擁有兩件百鳥裙,為曠世珍品。百鳥裙是由負責備辦宮中衣物的機構尚方制作的,采百鳥羽毛織成。此裙的顏色令人眼花繚亂,不知其本色,從正面看是壹種顏色,從旁看是另壹種,在陽光下呈壹種顏色,在陰影中又是另壹種,裙上閃爍著百鳥圖案。後來益州獻單絲碧羅籠裙,縷金為花鳥,細如絲發,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備,神奇而不可思議
安樂公主開府置官,勢傾朝野。她把國家官爵分別標定價格,縣長若幹,刺史若幹,公開兜售,價款繳足,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還是為他人當奴婢的人,只要納錢三十萬,便由公主立降墨敕授官。壹時所授官職竟有五六千人。安樂公主常常自寫詔書,拿進宮去,壹手掩住詔書上的文字,壹手卻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詔書上署名。中宗愛女心切,竟然也不看到底寫些什麽,簽名了事。因此宰相以下的官員多出其門。常有土豪劣棍,走了安樂公主的門路,忽然詔書下來拜了高官,不但吏部衙門不知,中宗也莫名其妙
安樂公主自幼養在武則天身旁,很羨慕武則天獨斷朝綱的做法,便異想天開要做皇太女。中宗撫著公主的脖子開玩笑說:等妳母後做了女皇帝,再立妳為皇太女也不遲。安樂公主便天天在背地裏慫恿韋氏,效仿武則天臨朝聽政。韋後因中宗體弱多病,便自行開始獨斷獨行,氣焰壹天盛似壹天。而中宗終日躲在宮中,找幾個美貌的宮女調笑解悶,所有軍國大事,全聽韋後壹個人主持
壹天安樂公主忽發奇想,想起南海泥洹寺裏佛像的五綹須,是以東晉謝靈運的真須裝的,於是打發黃門官去將佛須壹齊割下來,寺僧根本就不敢阻攔。原來時候的謝靈運須髯很美,他自己也十分珍愛,每晚臨睡時候,便用紗囊裝起來。後來,謝靈運被殺臨刑的時候,便自願把須髯割下來,施給泥洹寺僧,為裝塑佛像之用。那寺中僧人,每見有人來隨喜,便得意地將佛須指示與人看,如今見安樂公主把佛須壹齊割去,心中萬分痛苦。到了端午節,公主妃嬪都聚集在昆明池盛宴鬥草。正鬥得熱鬧,安樂公主忽然拿出謝靈運的真須來,眾人都萬分驚詫
安樂公主的兒子,只有8歲。壹天韋後把孩子抱在膝上,下手詔拜為太常卿、鎬國公,食邑五百戶
中宗見韋皇後擅自做主下旨,不把他放在眼中,當時便攔住韋後的手詔說:且慢下詔!待朕回宮去,再做計較。韋後聽了,冷冷地說道:什麽計較不計較?陛下在房州時候,不是說將來壹聽妾所為嗎?為何如今又要來幹涉呢?中宗心中愈覺耐不住了,便壹句話不說,傳旨起駕回宮。韋後早已不把中宗放在眼中,見中宗負氣回宮,也毫不驚懼,在安樂公主府中飲酒作樂直到深夜
不久,許州參軍燕欽融上言:皇後淫亂,幹預國政,安樂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為奸,謀危社稷,應亟加嚴懲,以防不測。中宗面召燕欽融詰問。燕欽融以頭叩地高聲而言,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語。燕欽融才步出朝門,便由韋後的手下宗楚客擅令騎士,把他用鎖鏈拿回,擲於殿庭石上,折斷頸項,立時斃命。中宗未免動怒,查問此事為宗楚客指使,不禁恨恨地對那些騎士說:妳等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朕麽?宗楚客聽說後十分恐懼,怕皇上會殺了自己,也思來想去,還是入宮告訴韋氏說皇上已有變誌。韋氏正因前次中宗負氣之事而耿耿於懷,而且韋後又私通馬秦客、楊均,擔心事泄露而招大禍;安樂公主則希望韋後臨朝後自己能做皇太女,所以母女聯合起來,計議毒死中宗。韋氏親自制餅,把毒藥放入餡中。待餅已蒸熟,聽說中宗在神龍殿查閱奏章,便令宮女攜餅送給中宗
中宗最愛食餅,伸手取了便吃,壹連吃了八九枚,還說是餅味很佳,不料過了片刻,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亂滾。內侍急報韋後,韋後徐徐入殿,假意驚問。中宗已說不出話,用手指口,又延挨了數刻,身子不能動彈,兩眼壹翻,就去了另壹個世界
韋後如願償地臨朝聽政,任用韋氏子弟統領南北衙軍隊。宗楚客與武延秀及韋族諸人,***勸韋氏仿效武則天的故事,並除去相王李旦。誰知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已先壹步動手,帶領羽林軍夜入玄武門,肅清宮掖,盡殺韋姓諸人。韋後疑懼之下逃入飛騎營中,有壹個飛騎兵將韋後斬首,並將其首級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深居別院,還不知外面的事變,正在對鏡描眉,壹個少年美貌男子在壹旁陪侍著。突聽得後面壹響,正要回頭看,後頸忽覺暴痛,慘呼壹聲便倒地而死
據太平廣記:唐景龍年,安樂公主於洛州坊造安樂寺,用錢數百萬。童謠曰:‘可憐安樂寺,了了樹頭懸。’後誅逆韋,並殺安樂,斬首懸於竿上,改為悖逆庶人。所謂預兆固不可信,但安樂公主的結局確實是她自己的胡作非為所釀成的
被妻兒毒殺的皇權殉葬者李顯的整個人生都是悲哀的。因為他從出生到死亡,壹直都在做著別人手中的棋子。從他出生到死亡,命運就被捏在兩個女人手裏。在母親武則天的光環掩映之下,他基本沒有自主的機會;終於自由了,又被操縱在韋後與女兒手裏,甚至被害了性命。雖然他兩次稱帝,雖然他做了幾年的皇帝,但是,真正自己說了算的事,可謂屈指可數。他在吃了自己最愛的妻兒送來的膳食而遭毒死的時候,不知道他可曾想過:稱不稱帝到底哪個更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