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求壹首詩的出處

求壹首詩的出處

千裏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詩出現在三年級首師大版品德與社會教材的三年級上冊的內容,這首膾炙人口的“讓墻詩”還有另外的版本“紙紙索書只說墻,讓渠徑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墻成不見王。” 從各種版本來看,詩的前兩句都有差異,但後面兩句,也就是“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基本上壹樣。品德與社會教材上說這首詩是康熙年間張英所做,我在聽百家講壇的《嘉慶王朝》時候介紹這是王傑所做,進而懷疑這首詩的出處,上網查了壹下,這首詩的出處還真不少,主要有以下幾種:

傳說壹:

康熙朝「張英」版。桐城縣誌記載: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做官。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壹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後吳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吳氏想占用兩家之間的公***隙地建房,勢必影響了張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張家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便寄書京城,告訴張英之此事。張英閱罷,在家書上批詩四句:“壹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張英寄回的信,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受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便形成了壹條六尺寬的巷道,名謂「六尺巷」。兩家禮讓之亦被傳為美談。

傳說二:

在合肥三孝口西南側,曾有壹巷,名“龔萬巷”,又名“龔彎巷”。說起該巷由來,在民間流傳有壹頗具趣味的傳說。

當年這裏曾居住著兩戶相鄰的人家。壹家姓龔,家主為朝廷重臣,人稱“龔大司馬”;另壹家姓萬,家主為地方權貴,人稱“萬大老爺”。此兩戶人家,雖相鄰多年,但並不來往。好歹是左鄰右舍,各走各的門,各用各的竈,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孰知這年,龔、萬兩家同時大興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顯榮貴之意。其實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問題是,此兩戶人家在翻建房屋時,均欲將各自山墻向外延伸,以擴大房基,結果引發了爭吵。妳不允我不依,壹時間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縣衙老爺那裏。

龔、萬兩家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家,縣衙老爺乃七品芝麻小官,豈敢輕易判決,以致官司遲遲沒有結果。 龔家因家主官大,見此小小的官司竟遲遲無果,不免氣憤難忍,無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書星夜趕往京城,稟報龔大司馬,希求龔大司馬出面幹預,以振族威,出掉這口怨氣。

再說遠在京城的龔大司馬,接到家書後,見訴,起初確也很氣惱,好在 其婦人乃壹知書明理之人,聞情後淡淡壹笑而勸道:“相鄰相爭,只為壹墻,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對此區區小事,當大度才是,讓人幾尺何妨?”

龔大人聞妻言之有理,頓時息怒,隨即付書壹封,交管家人帶回。龔家人接到龔大人來書,拆開壹看,見書僅詩壹首。詞曰:“千裏來信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龔家人見言,皆息怒默語,悄悄將與萬家相鄰的山墻拆除退後三尺。

龔家壹反當初的舉動,使萬家很受震動,愧疚之余,也仿效龔家做法,主動將與龔家相鄰的山墻退建三尺。這樣壹來,使得龔、萬兩家宅居間形成了壹條六尺寬的巷道。人們便把這條巷道稱為“龔萬巷”,也即後來改稱的“龔彎巷”。

傳說三: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易學家、理學家胡煦(1655—1736)在京為官時,收到家信,老家與鄰居為房屋地界發生糾紛,以至中間巷道狹窄幾乎不能走人。胡煦當即寫下上面詩句,托人帶回家中。於是胡家在原來爭辯的基礎上朝裏讓了三尺,鄰居非常感動,也朝裏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為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於是時人稱此巷為“仁義巷”。此故事在光山縣幾乎家喻戶曉,已被載入《光山縣誌》。

傳說四:

明朝鄭板橋說。鄭板橋的弟弟為了蓋房子與鄰居爭地,彼此互不退讓,鄭板橋回信時做了壹首詩:“千裏捎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鄰居知悉非常感動,遂各自退讓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傳說五:

話說明朝的時候,有壹個吏部尚書名字叫做郭樸,為人清高廉潔,頗受時人推重。有壹回,他接到家中弟弟捎來的書信,信中提到鄰裏建屋,與他互爭壹墻之地的情形。這件事已經纏訟多年,始終無法獲得解決。所以,他想請哥哥以朝中大臣的名義,向地方縣官施加壓力,如此壹來,定能平息紛爭。郭樸看完,笑了笑,只寫了壹首詩答復他的弟弟:千裏捎書為壹墻,讓他幾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弟弟收信壹看,猛然醒悟,於是主動讓出壹墻,想不到鄰居也是客氣地讓出壹墻。兩家彼此讓出壹墻,便在原地空出壹條巷道。後人便將該處稱為「仁義巷」,此事也成為地方佳話,傳誦不已。

傳說六:

明朝舒芬說。明正德年間的狀元舒芬家書:“千裏書來只為墻,讓他幾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明朝江西進賢北山人舒芬,當了翰林院修撰,後又被授諫議大夫。舒芬當了官後,為官清正,剛正不阿。他對自己家裏人要求很嚴,不許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為非作歹,因此清名遠播,官聲極佳。有壹次,他家的鄰居蓋房子,把墻腳下到屬於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準備將原來的房屋擴修壹下,這樣,兩家自然要發生爭執。於是,家人立即給舒芬寫了壹封信,要他出面幹預。舒芬接到家書後,立即給家人寄去壹首詩。詩雲:千裏書來只為墻,讓他幾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裏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們也都是讀書人,看了他的詩,心靜下來了,氣順過來了,於是,便主動上對方家門,答應讓出地基。對方也主動地將自己下下去的墻腳挖起,向後退了好幾尺。直到現在,舒芬的家鄉北山鎮,還保存著寬寬的「讓墻巷」。

傳說七:

明朝林翰說。林翰《誡子弟》詩雲:“何事紛爭壹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八:

清朝張廷玉說。張廷玉是前述張英的兒子。雍正年間曾寫家書:“千裏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九:

清朝曾國藩說。曾國藩給弟曾國潢家書:“千裏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十:

清朝何紹基說。道州人何紹基家書:“萬裏家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關於這首古詩有多種傳說,但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相同的:人與人相處,要多壹分謙讓,多壹分寬容!壹位哲人說過壹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壹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壹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壹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

寬容是深藏愛心的體諒,是壹種智慧和力量,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更是對生命的洞見,是壹種人生的境界,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

希望樓主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