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身後評價是很復雜的,歷史大師高陽先生認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李鴻章確是為帝俄所收買的漢奸!鐵證如山。李氏直系親屬如告我誹謗其先人,我願負完全的法律責任”。具體內容,請參閱高陽先生《同光大老?割城誰獻督亢圖》。
國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國後對李鴻章的評價大有偏頗,往往把李鴻章臉譜化為賣國賊,這個觀點和歷史是不符合的。
李鴻章在國際上享有盛譽。1896年李鴻章訪美時壹位美國記者這樣描述:他的面龐有壹種引人註目的慈祥表情,他雙眼明亮,閃爍著睿智的光彩,目光裏包含了幽默和機智。他戴著壹副老式的硬框眼鏡,顴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膚看上去顯得很健……他從不顯得傲慢。他是那種從不向他人提出什麽要求,但又總能獲得滿足的那類人。他能很輕松地與人交談,而又不會使與他交談的人感到緊張……他對婦女尤其禮貌,也很喜愛兒童。
李鴻章拜謁格蘭特將軍陵時,更折服了美國人,他們是這樣描述的:……這位貴賓的舉動非常令人感動,他很虔誠地站直了身體,用極其悲傷的聲音低吟道:“別了。”他的思緒回到了17年前與格蘭特將軍會面時的場面,當時他們相談融洽,因為他與將軍壹樣都曾經為了拯救祖國而久歷沙場。他的這壹告別儀式使他的隨從人員和美方陪同人員始料不及。然而這卻是飽含敬意的最真誠的悼詞和最意味深長的告別:“別了,我的兄弟!”——李鴻章在美國所受到的接待的規格、禮遇和受歡迎的程度,是後來訪過美的中國領導人如鄧小平、******等人無壹能望其項背的。而李鴻章對美國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國人的好感,終於在後來八國聯軍事件的談判中得到了回報。
但李鴻章也不會放棄任何壹個為在美華人移民爭取權利的機會,在訪美結束後,他有意避開了美國西部,而選擇了加拿大作為他回國的路線,引起了美國記者的註意,就此事對他采訪。李鴻章借機請求美國媒體幫助中國移民:“……我只期望美國的新聞界能助中國移民壹臂之力。我知道報紙在這個國家有很大的影響力,希望整個報界都能幫助中國移民,呼籲廢除排華法案,或至少對《格力法》進行較大的修改。……中國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獲得美國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請求我幫助使他們的美國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認,並享受作為美國移民所應享有的權利。而妳們的《格力法》不但不給他們與其他國家移民同等的權利,還拒絕保障他們合法的權益,因此我不喜歡經過以這種方式對待我同胞的地方……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妳們不是很為妳們作為美國人而自豪嗎?妳們的國家代表著世界上最高的現代文明,妳們也因妳們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妳們的排華法案對華人來說是自由的嗎?這不是自由!……我相信美國報界能助華人移民壹臂之力,以取消排華法案。”
李鴻章為了廢除強加在中國人頭上的鴉片貿易還做了許多努力,為此在1894年8月27日會見了世界禁煙聯盟執行秘書英國人約瑟弗. G.亞歷山大,當時的《倫敦每日新聞》曾有報道:“……他以最強勁的語言聲稱,中國政府壹如既往地強烈反對鴉片貿易。這種貿易是列強通過戰爭強加給中國的,中國政府根據條約不得以允許印度鴉片進入大陸。……李總督最後明確宣稱:妳們也許明白,如果妳們停止毒害我的的人民,我們就會立即禁止他們獲得鴉片。我(約瑟夫)告訴他,英國議會已經通過投票,將指定壹個專門委員會來華調查鴉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樣有害時,他氣憤地回答:‘荒謬絕倫!’似乎十分的憤怒和蔑視,緩和了壹下語氣又說:‘任何人都知道,鴉片是有害的。’當我起身告辭時,他仍很善意地用熱情的語言贊揚了英國公民為使中國擺脫鴉片所表現出來的仁慈。”這位秘書結束訪談時還發表了壹通感慨:……中國的政治家們反映出了這個國家的國民熱愛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戰爭的手段可以找到,他們不可能為了報復而認可戰爭的持續。(以上資料出自同時代的《紐約時報》)————後鴉片貿易為英國國會議案所禁止。
李鴻章也得到同時代優秀人物的認可,比如(在義和團之亂時)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出面與諸大臣商議對策。北京不保,萬壹太後與皇帝在戰亂中罹難,中央政權面臨崩潰,國家將陷入徹底無序的混亂。為免出現這種情況,群臣合議,到時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中國差點驅逐滿清,提前***和。
李鴻章重視西方科學,派出中國第壹批留學生赴美學習現代科技知識。這批留學生曾經考入耶魯等名校,詹天佑就是這批留學生的代表。此外,中國的電報業也是由這批學生開拓的。李鴻章積極學習新鮮事物,如壹次他召集了壹群留洋回國的青年官員開座談會,突然對數學感起了興趣,逮了壹個留洋生問他什麽是“拋物線”。小夥子從函數到方程式費了好大勁解釋了半天,李鴻章仍是壹頭霧水。留學生急了,崩出壹句:“中堂大人妳撒尿嗎?”李鴻章不知所以,答曰:“撒,當然撒。”留學生接著解釋:“那就對了,中堂大人,撒出來的尿就是拋物線啊!”李鴻章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時間極力否定“帝國主義”曾經在中國存在的美國哈佛漢學家費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總算是良心發現,說了些公道話:“列強未能‘分裂中國’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國善於巧妙地利用(對這種方法我們還缺少研究)壹個國家來牽制另壹個國家 。”而且這種巧妙地利用壹個國家來牽制另壹個國家(Tradition)來避免八國聯軍肢解中國的人物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應該對甲午戰爭的失敗負責,但是甲午戰敗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其個人。因為工業化的日本和農業化的中國作戰,勝負在戰爭前已經決定了。
李鴻章是晚清最傑出的外交家,他的後半生致力於中國的外交事業,雖然幾乎所有的賣國條約上都有他的簽名,但是在當時那種國際大環境下他已經盡到壹個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對外關系交涉的失敗是因為當時中國腐朽的政治制度,貧弱的經濟基礎和軟弱的國際地位,而這壹切歸根到底是因為以慈禧為首的滿清皇室勢力。這些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只能把所有的罪過都推給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鴻章。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壹直到新中國建立這將近100年的時間裏以李鴻章為首的壹代又壹代中國外交家利用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盡壹切可能的維持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維護了中國的國體大致完整使中國沒有像南亞各國那樣徹底的淪為殖民地,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復興保留的壹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