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山東瑯邪陽都縣的壹個士大夫家庭,先祖諸葛豐曾擔任漢朝的司隸校尉,其不畏強暴、懲治外戚的事跡載於史冊,家風廉潔,疾惡如仇。其時父親諸葛珪在泰山郡任郡丞,叔父諸葛玄在朝中任職。
189年(中平六年)九歲
生母章氏於陽都逝世。同年漢靈帝崩於宮中,少帝即位;董卓進京,廢少帝而立獻帝。大將軍何進為宦官所殺,曹操、袁紹出逃,組織軍力,密謀討卓。
192年(初平三年)十二歲
父親諸葛珪去世,全家在繼母和叔父的照顧下得以維持生計。是年董卓被誅,其部將大亂長安,呂布敗逃,王允遇害。
194年(興平元年)十四歲
兄諸葛瑾攜母赴江東。亮與姐弟寄養於叔父玄家中;是年徐州牧陶謙病逝,劉備受其遺命代之。
195年(興平二年)十五歲
諸葛玄為避戰亂,出任豫章郡太守,亮亦隨叔父離開故鄉,前往南昌。不久諸葛玄為朱皓所取代,全家投奔荊州劉表。
197年(建安二年)十七歲
叔父玄去世,亮率家人來到襄陽城西二十裏之隆中,開始晴耕雨讀,潛心世務的隱居生活。是年袁術稱帝於壽春。
198年—206年(建安三年—十壹年)
在此時期內,亮與荊襄名士廣泛結交,並娶黃承彥之女為妻。孫策脫離袁術而獨立,平定江東,後其弟孫權代之。曹操於官渡大破袁紹,北擊烏桓,基本統壹北方。劉備丟失徐州,投奔劉表,但不為所用,賦閑日久,遂有髀肉之嘆。
207年(建安十二年)二十七歲
劉備三赴隆中,聘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在會面中,亮提出著名的先荊後益、三分天下、壹統中原的宏圖大略——《隆中對》,從此開始壹生波瀾壯闊的政治、軍事生涯。
208年(建安十三年)二十八歲
曹操南征,劉表病故,其子琮降曹。劉備攜民渡江,為曹軍大破於當陽。危急之時,亮只身往東吳遊說孫權,促成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209年(建安十四年)二十九歲
劉備上表立劉琦為荊州牧,趁機收復荊南四郡。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211年(建安十六年)三十壹歲
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劉備,使擊張魯,亮與關羽鎮荊州。是年孫夫人歸吳,欲攜阿鬥以為質,亮命趙雲等截江奪回。
214年(建安十九年)三十四歲
劉備圍雒城壹年不下,急調援軍入川,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圍成都。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217—219年(建安二十二年—二十四年)
劉備親率諸軍,進兵陽平關,爭奪漢中。亮奉命留守成都,足食足兵。
221年(章武元年)四十壹歲
劉備建號稱帝,拜亮為丞相。是年備大舉東征,孫權稱臣於魏,被封吳王,亮留守成都。
223年(建興元年)四十三歲
劉備於白帝城病危,詔亮以托孤之任。後主禪繼位,改元建興,亮開府治事,封武鄉侯,總理蜀漢朝政。是年魏國諸重臣各有書於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籓。亮遂不報書,作《正議》以答之。同年,安撫蜀中三郡叛亂,遣專使與東吳和好。
225年(建興三年)四十五歲
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227年(建興五年)四十七歲
向後主上《出師表》,表明統壹中原,興復漢室之決心,率軍屯駐漢中,準備北伐。是年,長子諸葛瞻出生。
228年(建興六年)四十八歲
壹出祁山,聲東擊西,降三郡,收姜維。但因馬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兵敗街亭,致使全軍撤退。亮以二罪並罰,遂斬馬謖,同時上表自貶三等,以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同年十二月,二次北伐,出散關以攻陳倉,糧盡不克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229年(建興七年)四十九歲
三度北伐,收取武都、陰平二郡,敗走郭淮,因功復丞相位。是年孫權稱帝,亮以魏國未滅,聯吳為上,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
230年(建興八年)五十歲
魏國曹真等數路進犯,但因子午谷道險難行,又為大雨所阻,魏明帝下詔班師。亮遂遣魏延、吳懿深入西羌,大破魏軍。
231年(建興九年)五十壹歲
復出祁山,以木牛運;先於上邽擊敗魏軍,又於鹵城大破司馬懿。但因李嚴假傳聖旨,只得退軍,於歸途中設伏射殺魏國名將張郃。
232年(建興十年)五十二歲
屯兵漢中,休練士卒,制作木牛流馬,屯田積糧,準備與魏國長期作戰。
234年(建興十二年)五十四歲
知會東吳,東西並進,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司馬懿堅守壁壘,避不交鋒,亮遂臨戰屯田,與魏軍相持百余日,不幸積勞成疾,病逝軍中。臨終屬以後事,大軍安然退回,遵遺囑葬於定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