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外國名人讀書的故事
1、富蘭克林的精神食糧
美國18世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錢買書讀。某壹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壹位白發老婦,已餓得走不動了。連心將自己僅有的壹塊面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壹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面包。“妳吃吧,我包裏有的是。”富蘭克林說著拍拍那只裝滿書籍的背包。老嫗吃著面包,只見富蘭克林從背包裏抽出壹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孩子,妳怎麽不吃面包啊?”老嫗問道。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經濟拮據,購書能力有限,他只得經常借書讀。他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壹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閱讀完,第二天壹早,準時把書還給書主,從不失信。
2、高爾基寧肯挨打也要讀書
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壹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面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壹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壹樣。”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幹到半認。在勞累壹天之後,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麽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妳去廣場上用棍棒打妳壹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3、愛迪生以書為枕
大名鼎鼎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壹生的發明多達近二千項,被譽為“發明大王”。這與他的勤奮讀書是分不開的,他常常通宵達旦地讀書,查資料,困極了,他就以書當枕,在實驗室躺壹會兒。因此,有人風趣地說:“怪不得愛迪生有那麽多的知識,原來他在睡夢中也還要從書本裏吸取營養哩。”
『貳』 名人靠行動取得成功的事例
1、富蘭克林
美國18世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參加過獨立上星期爭,參加起草獨立宣言,代表美國同英國談判,後簽訂巴黎和約,曾創辦《賓夕法尼亞報》,建立美國第壹個公***圖書館。
他在研究大氣電方面有重要貢獻,發明避雷針。著有《自傳》。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錢買書讀。
某壹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壹位白發老婦,已餓得走不動了。連心將自己僅有的壹塊面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壹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面包。
“妳吃吧,我包裏有的是。”富蘭克林說著拍拍那只裝滿書籍的背包。老嫗吃著面包,只見富蘭克林從背包裏抽出壹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孩子,妳怎麽不吃面包啊?”
老嫗問道。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經濟拮據,購書能力有限,他只得經常借書讀。
他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壹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閱讀完,第二天壹早,準時把書還給書主,從不失信。
2、匡衡
匡衡學習好,還很勤奮。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壹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壹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壹點書,所以壹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
匡衡很著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壹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麽辦呢?
有壹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壹線亮光。他謔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壹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鑿壁偷光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於是,匡衡想了壹個辦法:他拿了壹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壹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後來成了壹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個故事也就是人們傳頌的鑿壁偷光,又做鑿壁借光。
3、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壹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麽,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
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壹個植物人壹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壹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誌。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4、達·芬奇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壹個又壹個,足足畫了十多天。
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壹個蛋,只要變換壹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
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5、瓦特
少年時代的瓦特,由於家境貧苦和體弱多病,沒有受過完整的正規教育。他曾經就讀於格裏諾克的文法學校,數學成績特別優秀,但沒有畢業就退學了。
但是,他在父母的教導下,壹直堅持自學,很早就對物理和數學產生了興趣。為了發明蒸汽機,瓦特辛辛苦苦造出了幾臺蒸汽機,但四處漏氣,無法開動。
但他沒有在困難面前怯步,繼續進行試驗。從1766年開始,在三年多的時間裏,瓦特克服了在材料和工藝等各方面的困難,終於在1769年制出了第壹臺樣機。
『三』 國外名人看書的故事
富蘭克林讀書故事
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專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屬錢買書讀。某壹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壹位白發老驅,已餓得走不動了。
連心將他自己僅有的壹塊面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壹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面包。“妳吃吧,我包裏有的是。”富蘭克林說著拍拍那只裝滿書籍的背包。
老嫗吃著面包,只見富蘭克林從背包裏抽出壹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孩子,妳怎麽不吃面包啊?”老嫗問道。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
經濟拮據,購書能力有限,富蘭克林只得經常借書讀。富蘭克林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壹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閱讀完。
『肆』 歷史上壹***有幾個叫富蘭克林的名人富蘭克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日—1790年4月17日)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羅莎琳德·埃爾西·富蘭克林(或譯作羅莎琳·富蘭克林,R.E. Franklin)是壹位英國物理化學家與晶體學家。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語: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史稱“小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歷史上唯壹連任超過兩屆(連任四屆,病逝於第四屆任期中)的總統。富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1804年11月23日(甲子年) ~ 1869年(己巳年)10月8日),美國總統(1853-1857),這位能力壹般、惡習很多的政治神童,在軍內供職時間不長即晉升為將軍。他無大的戰績,但卻有似乎有神庇護。他不僅年輕時有機會青雲直上,而且在總統選舉中爆了冷門,被人們稱為繼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之後的又壹黑馬,創造了自詹姆斯·門羅以來從未有的絕對優勢。由於他對南方的同情不能見容於北部各州,促成了國家的分裂,故任滿後便隱退。他是第壹位出生於19世紀的美國總統。約翰·富蘭克林(Sir John Franklin,1786年4月15日—1847年6月11日),英國船長及北極探險家,在搜尋西北航道之旅中失蹤,他和其他隊員的下落在其後十多年間成謎。阿雷薩-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第48屆格萊美最佳傳統R&B歌手(Traditional R&B Vocal Performance)得主。
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弗蘭克林·拉文先生(FranklinL.Lavin)。美國前商務部長芭芭拉·弗蘭克林。
目前中文壹般將“Franklin”譯為“弗蘭克林”,“富蘭克林”已不常用了。Franklin是英美人名中常出現的壹個詞,所以叫Franklin的名人是層出不窮的。
『伍』 近代名人的勇敢故事
富蘭抄克林發明避雷襲針
富蘭克林將風箏慢慢地升上了天,雨也嘩嘩啦啦地下大了。頭頂上壹個雷電閃過,富蘭克林趕緊把壹個手指靠近鑰匙,壹個強烈的電火花在他手邊閃過,富蘭克林知道這是天空的電流通過混麻繩和銅鑰匙傳到他的手的,他興奮地大叫起來:"電,捕捉到了,天上的電捕捉到了!"他把銅鑰匙放進能夠充電的萊頓瓶裏,萊頓瓶裏頓時冒出了藍色的電火花。
富蘭克林成功了。他冒著生命危險(這是壹個非常危險的實驗,俄國科學家利赫曼即因此實驗而獻身的,同學們千萬不可模仿去做。)證實了雷電是壹種自然現象,揭穿了有關雷電的古老神話,為電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並由此發明了避雷針,使千萬高樓大廈避免了被雷擊的危險。
在電學史上,富蘭克林是第壹個正確闡述電的性質的人,堪稱是電學的先驅。同時,他在光學、化學、熱學、植物學以及文學等各個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先驅。同時,他在光學、化學、熱學、植物學以及文學等各個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陸』 世界名人中富蘭克林是屬於怎樣的人,妳個人怎麽理解妳知道關於富蘭克林的故事嗎
富蘭克林在我看來是個典型的商人型政治家。
『柒』 關於探索的名人故事
富蘭克林的故事
1746年,壹位英國學者在波士頓利用玻璃管和萊頓瓶表演了電學實驗。富蘭克林懷著極大的興趣觀看了他的表演,並被電學這壹剛剛興起的科學強烈地吸引住了。隨後富蘭克林開始了電學的研究。富蘭克林在家裏做了大量實驗,研究了兩種電荷的性能,說明了電的來源和在物質中存在的現象。在十八世紀以前,人們還不能正確地認識雷電到底是什麽。當時人們普遍相信雷電是上帝發怒的說法。壹些不信上帝的有識之士曾試圖解釋雷電的起因,但都未獲成功,學術界比較流行的是認為雷電是“氣體爆炸”的觀點。
在壹次試驗中,富蘭克林的妻子麗德不小心碰到了萊頓瓶,壹團電火閃過,麗德被擊中倒地,面色慘白,足足在家躺了壹個星期才恢復健康。這雖然是試驗中的壹起意外事件,但思維敏捷的富蘭克林卻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電。他經過反復思考,斷定雷電也是壹種放電現象,它和在實驗室產生的電在本質上是壹樣的。於是,他寫了壹篇名叫《論天空閃電和我們的電氣相同》的論文,並送給了英國皇家學會。但富蘭克林的偉大設想竟遭到了許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電分家的狂人”。
富蘭克林決心用事實來證明壹切。1752年6月的壹天,陰雲密布,電閃雷鳴,壹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壹道,帶著上面裝有壹個金屬桿的風箏來到壹個空曠地帶。富蘭克林高舉起風箏,他的兒子則拉著風箏線飛跑。由於風大,風箏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剎那,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壹道拉著風箏線,父子倆焦急的期待著,此時,剛好壹道閃電從風箏上掠過,富蘭克林用手靠近風箏上的鐵絲,立即掠過壹種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呼喊:“威廉,我被電擊了!”隨後,他又將風箏線上的電引入萊顧瓶中。回到家裏以後,富蘭克林用雷電進行了各種電學實驗,證明了天上的雷電與人工摩擦產生的電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富蘭克林關於天上和人間的電是同壹種東西的假說,在他自己的這次實驗中得到了光輝的證實。
風箏實驗的成功使富蘭克林在全世界科學界的名聲大振。英國皇家學會給他送來了金質獎章,聘請他擔任皇家學會的會員。他的科學著作也被譯成了多種語言。他的電學研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然而,在榮譽和勝利面前,富蘭林沒有停止對電學的進壹步研究。1753年,俄國著名電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不幸被雷電擊死,這是做電實驗的第壹個犧牲者。血的代價,使許多人對雷電試驗產生了戒心和恐懼。但富蘭克林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有退縮,經過多次試驗,他制成了壹根實用的避雷針。他把幾米長的鐵桿,用絕緣材料固定在屋頂,桿上緊拴著壹根粗導線,壹直通到地裏。當雷電襲擊房子的時候,它就沿著金屬桿通過導線直達大地,房屋建築完好無損。1754年,避雷針開始應用,但有些人認為這是個不祥的東西,違反天意會帶來旱災。就在夜裏偷偷地把避雷針拆了。然而,科學終於將戰勝愚昧。壹場挾有雷電的狂風過後,大教堂著火了;而裝有避雷針的高層房屋卻平安無事。事實教育了人們,使人們相信了科學。避雷針相繼傳到英國、德國、法國,最後普及世界各地。
富蘭克林對科學的貢獻不僅在靜電學方面,他的研究範圍極其廣泛。在數學方面,他創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這兩種幻方性質特殊,變化復雜,至今尚為學者稱道;在熱學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爐子,可以節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稱為“富蘭克林爐”;在光學方面,他發明了老年人用的雙焦距眼鏡,戴上這種眼鏡既可以看清近處的東西,也可看清遠處的東西。他和劍橋大學的哈特萊***同利用醚的蒸發得到負二十五度(攝氏)的低溫,創造了蒸發致冷的理論。此外,他對氣象、地質、聲學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並取得了不少成就。
蒼蠅與宇宙飛船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汙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麽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壹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壹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 *** 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壹臺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制成功壹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壹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裏,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裏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壹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麽,有沒有只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壹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壹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壹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電魚與伏特電池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余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壹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裏?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壹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壹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幺,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水母的順風耳
“燕子低飛行將雨,蟬鳴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為與天氣的變化有壹定關系。沿海漁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魚和水母成批地遊向大海,就預示著風暴即將來臨。
水母,又叫海蜇,是壹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裏了。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遊向大海避難去了。
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振腔裏長著壹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捌』 名人,偉人童年小故事200字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壹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把壹天的情形重新專回想壹遍.
他發現屬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沖突。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壹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麽成就。
所以他壹個禮拜選出壹項缺點來搏鬥,然後把每壹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壹個壞習慣,準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壹場戰鬥。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壹個壞習慣的戰鬥持續了兩年多。難怪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壹。每壹個銷售人員員可否像富蘭克林那樣,檢視自己的缺點,並與之進行堅持不懈的搏鬥,直至勝利為止。
『玖』 名人的探索故事
富蘭克林的故事
1746年,壹位英國學者在波士頓利用玻璃管和萊頓瓶表演了電學實驗.富蘭克林懷著極大的興趣觀看了他的表演,並被電學這壹剛剛興起的科學強烈地吸引住了.隨後富蘭克林開始了電學的研究.富蘭克林在家裏做了大量實驗,研究了兩種電荷的性能,說明了電的來源和在物質中存在的現象.在十八世紀以前,人們還不能正確地認識雷電到底是什麽.當時人們普遍相信雷電是上帝發怒的說法.壹些不信上帝的有識之士曾試圖解釋雷電的起因,但都未獲成功,學術界比較流行的是認為雷電是“氣體爆炸”的觀點.
在壹次試驗中,富蘭克林的妻子麗德不小心碰到了萊頓瓶,壹團電火閃過,麗德被擊中倒地,面色慘白,足足在家躺了壹個星期才恢復健康.這雖然是試驗中的壹起意外事件,但思維敏捷的富蘭克林卻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電.他經過反復思考,斷定雷電也是壹種放電現象,它和在實驗室產生的電在本質上是壹樣的.於是,他寫了壹篇名叫《論天空閃電和我們的電氣相同》的論文,並送給了英國皇家學會.但富蘭克林的偉大設想竟遭到了許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電分家的狂人”.
富蘭克林決心用事實來證明壹切.1752年6月的壹天,陰雲密布,電閃雷鳴,壹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壹道,帶著上面裝有壹個金屬桿的風箏來到壹個空曠地帶.富蘭克林高舉起風箏,他的兒子則拉著風箏線飛跑.由於風大,風箏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剎那,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壹道拉著風箏線,父子倆焦急的期待著,此時,剛好壹道閃電從風箏上掠過,富蘭克林用手靠近風箏上的鐵絲,立即掠過壹種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呼喊:“威廉,我被電擊了!”隨後,他又將風箏線上的電引入萊顧瓶中.回到家裏以後,富蘭克林用雷電進行了各種電學實驗,證明了天上的雷電與人工摩擦產生的電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富蘭克林關於天上和人間的電是同壹種東西的假說,在他自己的這次實驗中得到了光輝的證實.
風箏實驗的成功使富蘭克林在全世界科學界的名聲大振.英國皇家學會給他送來了金質獎章,聘請他擔任皇家學會的會員.他的科學著作也被譯成了多種語言.他的電學研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然而,在榮譽和勝利面前,富蘭林沒有停止對電學的進壹步研究.1753年,俄國著名電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不幸被雷電擊死,這是做電實驗的第壹個犧牲者.血的代價,使許多人對雷電試驗產生了戒心和恐懼.但富蘭克林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有退縮,經過多次試驗,他制成了壹根實用的避雷針.他把幾米長的鐵桿,用絕緣材料固定在屋頂,桿上緊拴著壹根粗導線,壹直通到地裏.當雷電襲擊房子的時候,它就沿著金屬桿通過導線直達大地,房屋建築完好無損.1754年,避雷針開始應用,但有些人認為這是個不祥的東西,違反天意會帶來旱災.就在夜裏偷偷地把避雷針拆了.然而,科學終於將戰勝愚昧.壹場挾有雷電的狂風過後,大教堂著火了;而裝有避雷針的高層房屋卻平安無事.事實教育了人們,使人們相信了科學.避雷針相繼傳到英國、德國、法國,最後普及世界各地.
富蘭克林對科學的貢獻不僅在靜電學方面,他的研究範圍極其廣泛.在數學方面,他創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這兩種幻方性質特殊,變化復雜,至今尚為學者稱道;在熱學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爐子,可以節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稱為“富蘭克林爐”;在光學方面,他發明了老年人用的雙焦距眼鏡,戴上這種眼鏡既可以看清近處的東西,也可看清遠處的東西.他和劍橋大學的哈特萊***同利用醚的蒸發得到負二十五度(攝氏)的低溫,創造了蒸發致冷的理論.此外,他對氣象、地質、聲學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並取得了不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