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求java裏面的Hash<Map>的用法和基本解釋,謝謝

求java裏面的Hash<Map>的用法和基本解釋,謝謝

HashMap 和 HashSet 是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的兩個重要成員,其中 HashMap 是 Map 接口的常用實現類,HashSet 是 Set 接口的常用實現類。雖然 HashMap 和 HashSet 實現的接口規範不同,但它們底層的 Hash 存儲機制完全壹樣,甚至 HashSet 本身就采用 HashMap 來實現的。

通過 HashMap、HashSet 的源代碼分析其 Hash 存儲機制

實際上,HashSet 和 HashMap 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對於 HashSet 而言,系統采用 Hash 算法決定集合元素的存儲位置,這樣可以保證能快速存、取集合元素;對於 HashMap 而言,系統 key-value 當成壹個整體進行處理,系統總是根據 Hash 算法來計算 key-value 的存儲位置,這樣可以保證能快速存、取 Map 的 key-value 對。

在介紹集合存儲之前需要指出壹點:雖然集合號稱存儲的是 Java 對象,但實際上並不會真正將 Java 對象放入 Set 集合中,只是在 Set 集合中保留這些對象的引用而言。也就是說:Java 集合實際上是多個引用變量所組成的集合,這些引用變量指向實際的 Java 對象。

集合和引用

就像引用類型的數組壹樣,當我們把 Java 對象放入數組之時,並不是真正的把 Java 對象放入數組中,只是把對象的引用放入數組中,每個數組元素都是壹個引用變量。

HashMap 的存儲實現

當程序試圖將多個 key-value 放入 HashMap 中時,以如下代碼片段為例:

Java代碼

HashMap<String , Double> map = new HashMap<String , Double>();

map.put("語文" , 80.0);

map.put("數學" , 89.0);

map.put("英語" , 78.2);

HashMap 采用壹種所謂的“Hash 算法”來決定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

當程序執行 map.put("語文" , 80.0); 時,系統將調用"語文"的 hashCode() 方法得到其 hashCode 值——每個 Java 對象都有 hashCode() 方法,都可通過該方法獲得它的 hashCode 值。得到這個對象的 hashCode 值之後,系統會根據該 hashCode 值來決定該元素的存儲位置。

我們可以看 HashMap 類的 put(K key , V value) 方法的源代碼:

Java代碼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如果 key 為 null,調用 putForNullKey 方法進行處理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根據 key 的 keyCode 計算 Hash 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搜索指定 hash 值在對應 table 中的索引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 i 索引處的 Entry 不為 null,通過循環不斷遍歷 e 元素的下壹個元素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 找到指定 key 與需要放入的 key 相等(hash 值相同

// 通過 equals 比較放回 true)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如果 i 索引處的 Entry 為 null,表明此處還沒有 Entry

modCount++;

// 將 key、value 添加到 i 索引處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上面程序中用到了壹個重要的內部接口:Map.Entry,每個 Map.Entry 其實就是壹個 key-value 對。從上面程序中可以看出:當系統決定存儲 HashMap 中的 key-value 對時,完全沒有考慮 Entry 中的 value,僅僅只是根據 key 來計算並決定每個 Entry 的存儲位置。這也說明了前面的結論:我們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當成 key 的附屬,當系統決定了 key 的存儲位置之後,value 隨之保存在那裏即可。

上面方法提供了壹個根據 hashCode() 返回值來計算 Hash 碼的方法:hash(),這個方法是壹個純粹的數學計算,其方法如下:

Java代碼

static int hash(int h)

{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對於任意給定的對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麽程序調用 hash(int h) 方法所計算得到的 Hash 碼值總是相同的。接下來程序會調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來計算該對象應該保存在 table 數組的哪個索引處。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的代碼如下:

Java代碼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這個方法非常巧妙,它總是通過 h &(table.length -1) 來得到該對象的保存位置——而 HashMap 底層數組的長度總是 2 的 n 次方,這壹點可參看後面關於 HashMap 構造器的介紹。

當 length 總是 2 的倍數時,h & (length-1) 將是壹個非常巧妙的設計:假設 h=5,length=16, 那麽 h & length - 1 將得到 5;如果 h=6,length=16, 那麽 h & length - 1 將得到 6 ……如果 h=15,length=16, 那麽 h & length - 1 將得到 15;但是當 h=16 時 , length=16 時,那麽 h & length - 1 將得到 0 了;當 h=17 時 , length=16 時,那麽 h & length - 1 將得到 1 了……這樣保證計算得到的索引值總是位於 table 數組的索引之內。

根據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碼可以看出,當程序試圖將壹個 key-value 對放入 HashMap 中時,程序首先根據該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決定該 Entry 的存儲位置:如果兩個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們的存儲位置相同。如果這兩個 Entry 的 key 通過 equals 比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將覆蓋集合中原有 Entry 的 value,但 key 不會覆蓋。如果這兩個 Entry 的 key 通過 equals 比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將與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鏈,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於 Entry 鏈的頭部——具體說明繼續看 addEntry() 方法的說明。

當向 HashMap 中添加 key-value 對,由其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決定該 key-value 對(就是 Entry 對象)的存儲位置。當兩個 Entry 對象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時,將由 key 通過 eqauls() 比較值決定是采用覆蓋行為(返回 true),還是產生 Entry 鏈(返回 false)。

上面程序中還調用了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代碼,其中 addEntry 是 HashMap 提供的壹個包訪問權限的方法,該方法僅用於添加壹個 key-value 對。下面是該方法的代碼:

Java代碼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獲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處的 Entry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①

// 將新創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處,並讓新的 Entry 指向原來的 Entry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對的數量超過了極限

if (size++ >= threshold)

// 把 table 對象的長度擴充到 2 倍。

resize(2 * table.length); // ②

}

上面方法的代碼很簡單,但其中包含了壹個非常優雅的設計:系統總是將新添加的 Entry 對象放入 table 數組的 bucketIndex 索引處——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處已經有了壹個 Entry 對象,那新添加的 Entry 對象指向原有的 Entry 對象(產生壹個 Entry 鏈),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處沒有 Entry 對象,也就是上面程序①號代碼的 e 變量是 null,也就是新放入的 Entry 對象指向 null,也就是沒有產生 Entry 鏈。

JDK 源碼

在 JDK 安裝目錄下可以找到壹個 src.zip 壓縮文件,該文件裏包含了 Java 基礎類庫的所有源文件。只要讀者有學習興趣,隨時可以打開這份壓縮文件來閱讀 Java 類庫的源代碼,這對提高讀者的編程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需要指出的是:src.zip 中包含的源代碼並沒有包含像上文中的中文註釋,這些註釋是筆者自己添加進去的。

Hash 算法的性能選項

根據上面代碼可以看出,在同壹個 bucket 存儲 Entry 鏈的情況下,新放入的 Entry 總是位於 bucket 中,而最早放入該 bucket 中的 Entry 則位於這個 Entry 鏈的最末端。

上面程序中還有這樣兩個變量:

* size:該變量保存了該 HashMap 中所包含的 key-value 對的數量。

* threshold:該變量包含了 HashMap 能容納的 key-value 對的極限,它的值等於 HashMap 的容量乘以負載因子(load factor)。

從上面程序中②號代碼可以看出,當 size++ >= threshold 時,HashMap 會自動調用 resize 方法擴充 HashMap 的容量。每擴充壹次,HashMap 的容量就增大壹倍。

上面程序中使用的 table 其實就是壹個普通數組,每個數組都有壹個固定的長度,這個數組的長度就是 HashMap 的容量。HashMap 包含如下幾個構造器:

* HashMap():構建壹個初始容量為 16,負載因子為 0.75 的 HashMap。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構建壹個初始容量為 initialCapacity,負載因子為 0.75 的 HashMap。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負載因子創建壹個 HashMap。

當創建壹個 HashMap 時,系統會自動創建壹個 table 數組來保存 HashMap 中的 Entry,下面是 HashMap 中壹個構造器的代碼:

Java代碼

// 以指定初始化容量、負載因子創建 HashMap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 初始容量不能為負數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 如果初始容量大於最大容量,讓出示容量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負載因子必須大於 0 的數值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loadFactor);

// 計算出大於 initialCapacity 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值。

int capacity = 1;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capacity <<= 1;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 設置容量極限等於容量 * 負載因子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 初始化 table 數組

table = new Entry[capacity]; // ①

init();

}

上面代碼中粗體字代碼包含了壹個簡潔的代碼實現:找出大於 initialCapacity 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值,並將其作為 HashMap 的實際容量(由 capacity 變量保存)。例如給定 initialCapacity 為 10,那麽該 HashMap 的實際容量就是 16。

程序①號代碼處可以看到:table 的實質就是壹個數組,壹個長度為 capacity 的數組。

對於 HashMap 及其子類而言,它們采用 Hash 算法來決定集合中元素的存儲位置。當系統開始初始化 HashMap 時,系統會創建壹個長度為 capacity 的 Entry 數組,這個數組裏可以存儲元素的位置被稱為“桶(bucket)”,每個 bucket 都有其指定索引,系統可以根據其索引快速訪問該 bucket 裏存儲的元素。

無論何時,HashMap 的每個“桶”只存儲壹個元素(也就是壹個 Entry),由於 Entry 對象可以包含壹個引用變量(就是 Entry 構造器的的最後壹個參數)用於指向下壹個 Entry,因此可能出現的情況是:HashMap 的 bucket 中只有壹個 Entry,但這個 Entry 指向另壹個 Entry ——這就形成了壹個 Entry 鏈。如圖 1 所示:

圖 1. HashMap 的存儲示意

HashMap 的讀取實現

當 HashMap 的每個 bucket 裏存儲的 Entry 只是單個 Entry ——也就是沒有通過指針產生 Entry 鏈時,此時的 HashMap 具有最好的性能:當程序通過 key 取出對應 value 時,系統只要先計算出該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在根據該 hashCode 返回值找出該 key 在 table 數組中的索引,然後取出該索引處的 Entry,最後返回該 key 對應的 value 即可。看 HashMap 類的 get(K key) 方法代碼:

Java代碼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 如果 key 是 null,調用 getForNullKey 取出對應的 value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 根據該 key 的 hashCode 值計算它的 hash 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直接取出 table 數組中指定索引處的值,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 搜索該 Entry 鏈的下壹個 Entr

e = e.next) // ①

{

Object k;

// 如果該 Entry 的 key 與被搜索 key 相同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從上面代碼中可以看出,如果 HashMap 的每個 bucket 裏只有壹個 Entry 時,HashMap 可以根據索引、快速地取出該 bucket 裏的 Entry;在發生“Hash 沖突”的情況下,單個 bucket 裏存儲的不是壹個 Entry,而是壹個 Entry 鏈,系統只能必須按順序遍歷每個 Entry,直到找到想搜索的 Entry 為止——如果恰好要搜索的 Entry 位於該 Entry 鏈的最末端(該 Entry 是最早放入該 bucket 中),那系統必須循環到最後才能找到該元素。

歸納起來簡單地說,HashMap 在底層將 key-value 當成壹個整體進行處理,這個整體就是壹個 Entry 對象。HashMap 底層采用壹個 Entry[] 數組來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對,當需要存儲壹個 Entry 對象時,會根據 Hash 算法來決定其存儲位置;當需要取出壹個 Entry 時,也會根據 Hash 算法找到其存儲位置,直接取出該 Entry。由此可見:HashMap 之所以能快速存、取它所包含的 Entry,完全類似於現實生活中母親從小教我們的:不同的東西要放在不同的位置,需要時才能快速找到它。

當創建 HashMap 時,有壹個默認的負載因子(load factor),其默認值為 0.75,這是時間和空間成本上壹種折衷:增大負載因子可以減少 Hash 表(就是那個 Entry 數組)所占用的內存空間,但會增加查詢數據的時間開銷,而查詢是最頻繁的的操作(HashMap 的 get() 與 put() 方法都要用到查詢);減小負載因子會提高數據查詢的性能,但會增加 Hash 表所占用的內存空間。

掌握了上面知識之後,我們可以在創建 HashMap 時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地調整 load factor 的值;如果程序比較關心空間開銷、內存比較緊張,可以適當地增加負載因子;如果程序比較關心時間開銷,內存比較寬裕則可以適當的減少負載因子。通常情況下,程序員無需改變負載因子的值。

如果開始就知道 HashMap 會保存多個 key-value 對,可以在創建時就使用較大的初始化容量,如果 HashMap 中 Entry 的數量壹直不會超過極限容量(capacity * load factor),HashMap 就無需調用 resize() 方法重新分配 table 數組,從而保證較好的性能。當然,開始就將初始容量設置太高可能會浪費空間(系統需要創建壹個長度為 capacity 的 Entry 數組),因此創建 HashMap 時初始化容量設置也需要小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