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19世紀美國移民潮,成立不過百年,它如何吸引世界人才趨之如騖

19世紀美國移民潮,成立不過百年,它如何吸引世界人才趨之如騖

如果妳翻開代表著世界學術最高水平的諾貝爾獎,會發現美國人似乎占據了半壁江山,足足擁有376人。想必在這之前,誰都沒有料到這個建立短短300余年的國家,不僅成為當今世上唯壹的超級大國,同時亦是頂尖科技和學術的聚集地。難道是美國人天生就比別人強麽? 答案顯然不是,當我們再去回顧那些曾為美國做過卓越貢獻的人才,會發現他們根本不是美國本土人(建國之前就定居北美的)。絕大多數都是在19世紀以及20世紀初期移民到美國的高端人才,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愛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大提琴家馬友友,而2016年獲得諾貝爾獎的9個美國人,實際上都是移民。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致使這些頂級人才對美國趨之若鶩呢?是世界局勢的轉變麽,還是美國其自身所具有的魅力,當我們去分析這壹些因素的時候,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壹些"強大"經驗。 首先不容否定的是當時整個世界局勢確實傾向於美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部因素。例如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其原本是德國猶太裔,卻因為1927年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被德國定性為"叛國罪"。德國當局的這壹行為,不僅導致愛因斯坦在1940年毅然加入了美國籍,甚至下半生再沒有踏上故土壹步。 這還是在20世紀中期,也就是二戰期間的歐洲反猶運動。實際上早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當時歐洲(特別是東歐)猶太人為了逃避俄國以及其周邊國家爆發的反猶太人迫害運動,就曾掀起過壹陣移民美國的浪潮,總數高達200多萬人。根據記載,當時紐約市猶太社區登記處單單是用來編制本市的猶太人組合和機構目錄,就需要1500多頁的紙張。也就是說,歐洲的戰亂是促成其大批人員移民美國尋求安全最客觀的因素。 除此以外,非猶太裔的歐洲人也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通過各種途徑移民到美國去,合計三次 *** 。第壹次是1820年到1860年,為500萬;第二次是1860年到1890年,***有1000萬人;第三次則是1890年到1930年,達到巔峰值2200萬人。和猶太裔不得不因為反猶運動離開故土壹樣,這部分歐洲移民也有著不得不離開故土遠渡重洋的客觀條件。 首先是拿破侖戰爭結束之後歐洲雖然重獲和平,但是大量軍隊復員使得失業現象尖銳化;再加上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整個歐洲呈現產能過剩現象,大量的失業人口同時造成社會的極度不穩定,為此恩格斯就說: 工業革命把工人完全變成了簡單的極其,把他們最後剩下的壹點獨立活動自由剝奪。可是,他卻以此迫使他們思考,迫使他們爭取應有的地位。 也就是說,工業革命的興起雖然使得歐洲國家國力開始大幅膨脹,但與此同時社會矛盾也開始加劇,工人反抗情緒嚴重。比如19世紀初中期的英國就爆發了以摧毀機器為目的的"盧德運動"、 *** 運動;德國的德意誌革命;法國的二月革命;人人紛紛以為是機器搶走了他們的工作,並迫使他們成為重復勞動的傀儡。然而這些工人運動在資本家的暴力鎮壓下,逐壹以失敗告終,最終迫工人階層使成群結隊移民到美國。 綜上所述,在客觀條件下移民美國的無非總結為避戰亂以及尋找新的生活起點兩種,當然在這之外,還有壹個無法避免的條件,那就是窮。 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中國人清末移民美國潮。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清 *** 權力日漸衰弱,特別是1868年中美簽訂《蒲安臣條約》,其曰: 大清國與大美國切念人民前往各國或願常住或隨時往來,中聽其自便,不得禁阻。 再加上彼時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導致了大量華人慕名前去采金,其中以廣東人為最。根據1907年《東方雜誌》的統計,此時華工在美人數已經突破了20萬,並主要集中在采礦和修鐵路的工作中。 但是正如開頭所說,平民百姓移民美國固然可以建設美國,但是要求他們為美國頂尖的科學技術做貢獻,這似乎並不切實際。在美國近代史上傑出的移民人才中,他們都不是這些普通人移民美國後所產生的後代,而是在本國早已有了相當成就的知識分子。例如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加入美國國籍的時候,他曾坦言自己對美國國籍的珍惜程度勝過自己的所有發明。要知道此時的特斯拉已經聲名鵲起,絕對不是因為貧窮或者是避難才來美國的。 那麽促成這些頂級知識分子形成移民潮的主觀條件是什麽呢? 早在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條約》,華盛頓就任美國第壹任總統的時候,美國就成為了世界上第壹個以三權分立為基礎,倡導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國家。當時美國實際上就是按照歐洲啟蒙思想所構建的政體來組成的,他們所作的壹切都是為了防止專制的出現,為了限制集權和進行權力制衡。要知道華盛頓在就任時就宣布解散軍隊,為了就是防止軍人當政集權,可想而知當時整個美國百姓對專制集權的討厭。如此的種種措施,使得美國成為了歐洲啟蒙思想教育知識分子的燈塔。 雖然我們現在談及美式民主的時候會有些許貶義,但是妳要想想當時的整個世界環境。此時的中國正處於乾隆盛世的轉則點,法國正處於大革命爆發的前夕,整個歐洲到處都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社會制度的前夕。這個時候美國橫空出世,自然對心懷民主理想的人來說是擁有莫大的吸引力。 除此以外,美國地廣人稀,跟歐洲又是同根同源。隨著西部大開發的轟轟烈烈進行,無數懷揣著夢想的平民、工人階層,甚至在歐洲本土不得誌的貴族階層、知識分子都把美國當做新的起點。同時我們所不能忽略的是,由於美國是壹個移民國家,對歐洲白人(僅白人)來說他們並沒有形成地域歧視。任何人才在這裏都可以獲得大筆資金的支持,比如特斯拉就遇到了資本家和企業家喬治·威斯汀豪斯的資助,這才令其擁有足夠的資本打敗愛迪生,贏下科學史上最著名的"電力之戰"。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客觀因素固然是促成美國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美國其本身所存在的主觀因素,是大量知識分子和資本家願意在19世紀20世紀初遠離故土到美國定居的最大原因。並且這種情況會形成壹個人群效應,導致越來越多的頂級人才往某壹國家集中湧入,從而推高其方方面面的實力。 歸化從來就不是壹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