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君子沒有重大的變故,所佩戴的玉是不會離開自己的身體的。君子古時候壹般多指男性。
出自《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認為玉具有仁、智、義、樂、忠、信等美德,以象征君子之德。
孔子說,玉有仁、智、義、禮等十壹德,《禮記》所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就是強調有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人要向玉學習,警示他們沒有特殊原因,要玉不離身。
深層含義就是人要對玉有壹種敬畏和崇尚之心,並且與玉更多地親近。
擴展資料
《禮記》由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漢族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49篇。
《禮記》主要記載和論述先秦的漢民族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
這部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玉藻》是《禮記》中的第13篇, 和《王制》、《禮器》、《郊特牲》、《明堂位》、《大傳》、《祭法》、《祭統》、《深衣》等都是記述各種禮制的篇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禮記·玉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