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便成為了李博醫生的粉絲,2020年讀了第二本《胃靠養,腸靠清2》,曾經為這兩本寫下書評。從李博醫生筆下看到了消化科門診的各種故事,消除了我對胃腸慢性病的焦慮,了解了各種胃腸病與生活習性甚至情緒壓力的關系,也學習了壹些呵護胃腸健康的生活理念。
《胃靠養,腸靠清》——壹本讀出人生感悟的書
《胃靠養,腸靠清2》——壹本講故事的健康書
這幾年間,李博醫生以訪問學者赴日本京都大學深造,發起了“甫寸醫基金公益項目“,新冠疫情發生後又持續投身抗疫支援工作,接著在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做醫療誌願者……。這樣忙碌的工作之余,李博醫生依然筆耕不輟,今年5月又出版了新書, 胃腸科普故事書的第三本——《調好腸胃百病消》。
拿到李博醫生的簽名新書,滿心歡喜期待又有怎樣的新故事。翻開書便被開頭吸引了——
口臭、打呼嚕、愛放屁……。這些不都是身邊常見困擾麽?難道也都和胃腸病有關系? 壹般人可能不會因為這些小毛病專門去看醫生,殊不知原來背後都是有隱情故事的。
《調好腸胃百病消》壹如李博醫生的科普書風格,故事是生動的,閱讀是愉悅的,而道理依然是深刻的,收獲也是頗豐的。就像化身故事中不同主人公,和壹位親切的醫生朋友交談,他不僅給妳看病診斷,還細致分析導致疾病的背後緣由;不僅給妳開藥方,還循循善誘教導健康生活的理念。
字裏行間,處處感受到溫情與關懷。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當生病跑醫院看醫生、診療吃藥已經夠麻煩了,為什麽我們還要看書呢?
在這幾年間,隨著中藥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廣泛應用,中藥對於治療慢性疾病、調整生活習性、增強人體免疫力方面的功效,越來越被大眾所認知。我的切身感受是,身邊有很多人開始對中醫藥感興趣,不壹定是因為治病,而是為了遵循中醫的養生理念。
《調好腸胃百病消》書中引用了壹句話, 壹盎司的預防大於壹磅的治療。 想要預防疾病,就得了解疾病的成因。比如在“做人底氣太足可不好”的案例裏,知道了吃飯太快容易將空氣帶到身體裏,形成不正常的氣體,從而產生屁。書中後面還說了,若長期吃飯快,吃燙飯,會大大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的風險。看別人的故事,更有說服力。
看書的好處還不止如此。靠網絡搜索是便捷的,但獲取到的碎片信息往往並不可靠。不然,為何“百度上說……“會成為最惹怒醫生的話語呢。但看書不同,閱讀可以幫助獲得全面和系統的知識,了解疾病的來龍去脈。這套胃腸書籍讀下來,會讓自己具備基礎的胃腸知識,對病情有基本把握。這樣和醫生對話時可以避免常識誤區,能有效地向醫生詢問高質量問題,更有利於醫患和諧關系。
看書還有壹個好處,知識可以減少焦慮,這話壹點都不假。比如從書中了解到幽門螺桿菌的測試方法、傳染途徑和治療方式。感染者就像揣著地圖,心中有數,安心地好好配合治療,克服心理上的不安也會幫助克服服藥期間身體上的不適。再比如,壹聽到做胃鏡都會覺得難受抗拒,但是當從書中知道了胃鏡的種類,每壹種的優缺點,就能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從心理上消除了恐懼。
“ 上醫治未病 ” ,讀壹本好書然後踐行健康理念,是規避疾病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醫生將他的心血和經驗都寫在了書裏,很多來不及開口問醫生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所以,閱讀是非常好的方式,幫助提升健康認知。
書中說,胃腸是第二大腦。胃腸不僅是消化器官,它還和大腦與神經系統息息相關。
“氣都氣飽了” “氣得胃疼”“嚇得屁滾尿流”……這些都形象地描繪了情緒刺激下人體的胃腸也相應出現某些應激反應。在《調好腸胃百病消》書裏,具體體現在壹個個用戶故事裏就是——
有位患者小夥,多方治療消化不良沒有效果,沒有其它疾病,經診斷主要是因為精神因素引起的消化不良,包括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甚至恐懼都是誘因。
書上說, 70% 的消化疾病都和人們的思慮相關。 究其原因還是胃腸與大腦的關系,焦慮緊張,副交感神經長期受到抑制,腸胃蠕動便會受阻,就會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
? 腸易激綜合征也是典型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的腸道疾病。人在應激情緒下,腦促使胃腸的蠕動變快或者變慢,引起腹瀉或者便秘。據書中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疾病, 比如帕金森及阿爾茨海默病等腦部疾患,都被發現與胃腸運動及腸道菌群相關。這也充分說明,胃腸與大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更不可思議的是,家長的控制與關註過高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消化功能。父母親控制欲越強,幹涉得越多,小朋友消化不良的情況可能越嚴重。
胃腸和大腦的關系如此緊密,所以有時候不是在治療身體的疾病,而是需要根治心病,療愈情緒。
“祝妳吃得好、拉得爽,睡得香”,這是壹句多麽樸素的生活祝語。偏偏是最簡單的吃拉與睡覺,困擾了不少人。
想要拉出健康的大便也不容易,有人是便秘,有人是大便偏稀不成形。書中將健康的大便稱為“茶色寶石”。若每天得到珍貴的“茶色寶石”,就可以擁有自由的思想和快樂的情緒。
書中還教我們 辨識大便“三看”,看顏色、看便紙、看化驗,便可以第壹時間掌握身體的病變情況。 尤其對於有大便帶血的人,通過簡單的判斷便可以得知是表面的痔瘡,還是腸道疾病,還是更遠端的消化道出血。
這些也是生活的智慧啊。中醫的“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講的就是人體新陳代謝。
“胃不合則臥不安“,中醫古語裏早就說明了,消化系統的健康程度也會影響睡眠。 吃太多或吃太少,人體陰陽失調,就會失眠多夢。胃腸不好,思慮就不停息,神經興奮,很難入眠。“被腸胃病折磨得徹夜難眠”的故事裏,作者分別根據入睡困難、早醒、多夢等不同癥狀給出了治療方案,以及“甫寸養胃助眠法”。
睡覺和吃飯看似普通,但其實是決定幸福質量的人生大事。有壹個健康的胃腸,排泄通暢,睡眠質量好,也代表放下了人生的很多煩惱事。這呼應了書名《調好腸胃百病消》。
四、為什麽我們會犯上“現代濕困病”?
李博醫生在第壹本《胃靠養腸靠清》裏解釋了“上火“,在《調好腸胃百病消》新書裏,又解釋了“濕氣”。這些都是中醫裏抽象的概念。但是李博醫生運用西醫的辯證思想結合現代醫學的知識,解釋得生動易懂。
他把“上火“比喻為身體的免疫系統與病原體對抗的過程,如果這個激烈交鋒的過程中病原體被清除了,就不會生病”上火“,否則上火愈演愈烈。這個交鋒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地方,如果戰場在嘴裏,那戰敗的後果就是急性口腔潰瘍。
而“濕氣”是體內壹種沒有及時排出的濁氣。這個濁氣遊走在五臟六腑的經絡之中,如果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影響五臟六腑的正常功能。
暴飲暴食,重口味的食物、壓力大、缺乏鍛煉……都是造成濕氣重的原因。濕氣阻滯,人會感覺到頭重腳輕、肢體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糖稀。現代人還沒有追求到詩和遠方,就已經犯上了“現代濕困病”。
書裏有個“久治不愈的年輕小姑娘”,她連續看病吃藥卻沒有達到效果,體內“濕氣”還越來越重。醫生看她的朋友圈,才發現她壹邊治病還壹邊保持熬夜和胡吃海喝的生活節奏。在醫生壹頓劈頭蓋臉的教育後,她才恍然大悟。因此,調理胃腸更是要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讓身體裏的“火”趨於平衡的力量,“濕氣”也無處停滯。針對“現代濕困病”,書中給出了全面的解法,還貼心附上了“甫寸健脾化濕輕身茶”。
在後序中提到壹位特殊患者,因為患上萎縮性胃炎打算放棄胎兒,是醫生的專業讓她有了信心,更是醫者的悲憫仁心,化解了她的心結,最後決定放棄手術,選擇生下了孩子。這是壹個醫患***建下的溫情故事。
這本書圍繞不同的人群講了許多故事。 預防疾病的知識,戰勝疾病的信心,與疾病***處的平和樂觀,都在壹個個故事裏。 書中的點點滴滴都在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暫時放下手機,細嚼慢咽、好好吃壹頓飯;在快節奏的工作之余,鍛煉身體,平和心態。這不僅是在調理胃腸,更是在治愈身心。
我在李博醫生的前兩本《胃靠養腸靠清》裏不僅學到了健康知識,還讀出了人生感悟與反思。而這本新書《調好腸胃百病消》,讓我進壹步領悟到 好腸胃是好身體的底子,是與大腦情緒雙向連接的開關,是消除身體百病的密碼。 懂得這點,不僅能幫助自己,還能幫助身邊的人,這實為壹本家庭必讀的健康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