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的讀音:[xiè]?[ zhì ]。
獬[xiè]基本釋義:〔~豸〕古代傳說中的異獸,能辨曲直,見有人爭鬥就用角去頂壞人。
豸[ zhì ]古書上指沒有腳的蟲子。[蟲豸]舊時對蟲子的通稱。
豸[ zhài ][冠豸山]山名,在福建省連城。
獬豸又稱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壹角。
擴展資料:
作為中國傳統法律的象征,獬豸壹直受到歷朝的推崇。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文王曾獲壹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於頭上,於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國成為時尚。秦代執法禦史帶著這種冠,漢承秦制也概莫能外。
到了東漢時期,臯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中不可缺少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尚壹直延續下來。至清代,禦史和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都壹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