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福建境內只發生過四次大地震,都集中在福建東南海域:
第壹次:最早的壹次是1600年9月29日,南澳—詔安海外7級地震;
第二次:1604年12月29日(明萬歷三十二年十月九日),泉州以東海域發生8級地震。泉州地震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大的壹次地震,古城泉州及鄰區遭受嚴重破壞。據史料記載,主震前壹天即發生前震,29日夜發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動;
泉州城內外樓房店鋪全都傾倒;開元寺東塔頂蓋南部的椽石有兩條毀 壞,東南角有8條毀壞;洛陽橋被破壞;多處出現地裂縫;在清源山,裂開的地縫中還湧出砂、水,氣若硫磺。泉州沿海覆舟甚多。蒲田城墻崩塌數處,城中高大建築多傾塌,鄉間房屋傾倒無數。
田地皆裂,並冒黑砂還帶硫磺臭味,池水亦因地裂而幹涸。漳浦南門外的田陷壹穴,寬五丈余,深約二丈,水湧出,中有黑砂泥。南安民居墜壞甚多。同安廬舍多有傾頹者。安溪山川崩裂。福寧大震時聽到如雷的響聲等等。
由於地震發生在傍晚,所以閩南沿海大部分地區都有人畜傷亡。福建、江西、浙江3省22個縣(市)記載了不同程度的震害。此次地震破壞較重,分布範圍廣,最遠距震中達220公裏;有感範圍最遠達1000公裏,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湖南、廣東和廣西等省區的124個縣均有記載。
泉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震帶,在地震活躍期的1445-1609年中,泉州-汕頭地震帶多次發生破壞性地震。
第三次:1607年10月18日泉州強地震,震級不明,多座古建築倒塌;關於1607年強震的綜合性史料記載,似乎1607年只有正月間壹次“門戶動搖有聲”的地震,其它各項古建築物的被破壞,則是八月間的颶風所致,與地震無關。
但我們再詳細考察現存文物的碑刻及翻閱其他文獻,發現這兩段資料的記述既太簡略,又不完整,容易使人誤解。事實上,1607年八月間發生了壹次強地震,颶風、大雨、海潮壹起齊來。主要是地震,才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第四次:1994年9月16日臺灣海峽南部7.3級地震。
盡管福建歷史上和現今都有地震發生,但經過相關地震專家們分析後認為,福建陸域不具備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構造條件,福建陸域的地震構造與四川地區完全不同。
擴展資料:
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裏,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裏,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2、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築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5、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麽場合,街上、公寓、學校、商店、娛樂場所等,均如此。因為,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傷。
百度百科-福建省誌·地震誌
百度百科-莆田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