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敏說:“我搞話劇是科班出身,拍電影是學徒出身,弄京劇是票友出身,至於拍電視完全無師自通。”臺灣所有與戲劇有關的大獎,幾乎都有貢敏的位置,如國軍文藝金像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金馬獎,教育部文藝獎。盡管得獎無數,貢敏卻表示,“尚未寫出真正滿意的作品。”因此至今依然未停筆。
戲劇的範圍很廣,對於每個劇種,貢敏都有壹定的涉獵和素養。以京劇來說,在貢敏接掌國光劇團藝術總監前,他就寫了不少國劇劇本。早年三軍劇團每年都要舉辦國劇比賽,貢敏當時為海光劇團寫了7,8個劇本,包括“貞觀圖”,“花木蘭”參加國劇競賽,年年得獎。國光劇團新近上演的“天下第壹家“亦是出自貢敏早年的創作。任職國光後,貢敏還策畫了”本土京劇系列“演出。
為什麽會演出壹系列的本土京劇?主要是貢敏認為,京劇老戲演的都是古代故事,臺灣新編的戲碼也多向非臺灣的傳說,歷史取材,造成壹般臺灣觀眾對京劇不感興趣。於是策劃這次演出,首出戲“媽祖”就由貢敏自己執筆。壹般來說,國劇演員和編劇都是從小作科,拜師,但他完全不同,完全是累積多年來的看戲經,自己摸索出個中道理。 1931年出生的貢敏,本名貢宗耀,南京人。“貢”這個姓與“端木”同源,臺灣這兩個姓氏都不多,像貢敏這樣的人就更少了。從小就經歷了對日抗戰,國***戰爭的貢敏,童年時所受的教育不太完整。
據貢家表示,他家原來開書店,父親愛看京劇,小時候他常常跟著父親逛戲園,很自然地就喜歡上戲劇。京劇的故事大都來自“三國演義”,“水滸傳”,“七俠五義“等通俗小說,但劇情常常掐頭去尾,只演其中壹段,讓貢敏看得到口看不到心,難窺全貌。好在家裏開書店,於是看完戲後他就急著找書看,也養成他愛閱讀的習慣。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人幾乎把南京給全毀了。貢敏家的書店也難逃此劫,貢家由小康淪為小販。在那個動亂時代成長的貢敏,沒有機會受完整的正規教育。所幸從小看傳統戲曲,閱讀小說,讓他從自習中紮下深厚的國學基礎。 貢敏與現代話劇結緣起源於15歲那年,盡管那已是60多年前的往事,貢敏卻記憶猶新:“那壹天,我第壹次看到話劇,是曹禺的『原野』,采用透視法設計的布景相當逼真,視野寬闊,鐵軌就從我的眼前直直通到天上,真是神奇,我被這片奇景吸引得目瞪口呆,沒有唱念作打,演員又穿著現代服裝,戲劇性很強,給我極大的震撼與感動。“從此他迷上話劇。
小時候貢敏讀章回小說用以補充京劇的故事,看不到話劇的時候就看劇本。當時劇本很多都有出版,中國幅員大,劇團多,劇本需求量大,不像臺灣,壹個劇團演過的劇本另壹個就不演了。所有戲劇家中,貢敏和許多從事戲劇工作者壹樣,心中最崇拜曹禺,他認為,曹禺是中國現代話劇開拓者,1933年處女作“雷雨”問世,為中國話劇寫下最重要的奠基之作,他甚至認為中國迄今沒有其它劇本超越“雷雨”。其後“原野”,“日出”再次問世,曹禺地位顛撲不破。
在反***抗俄期間,貢敏利用各種管道,冒著危險,私藏了曹禺所有的劇作。待兩岸開始交流後,他立即赴北京登門拜訪曹禺及吳祖光等人。由於熟讀名家的作品,貢敏不否認他們對他的啟迪,他的劇作或多或少受了他們的影響。貢敏透露,他在閱讀劇本的當兒,也在心中立下誌願,未來要朝戲劇之路發展。 戲劇果然成為他壹輩子的誌業。民國37年軍中招考話劇隊,剛滿17歲的他和壹群愛戲劇的朋友都去了,他的父親擔心他年齡太小,壹度曾反對他前往,可是他決心跟著國軍壹起跑,壹起演戲。民國39年隨著18軍11師的話劇隊壹“飛馬劇隊”,由金門來到臺灣。和他壹起去報考話劇隊的17個人,最後只剩下他壹個。此時家人都流離四散到各地,明知無家可歸,想家也莫可奈何。
貢敏在劇團待了壹陣子,之後進入政戰學校影劇科,民國43年畢業。在這段期間,貢敏得到許多戲劇名師的引導,包括李曼瑰,齊如山,梁實秋,鄧綏寧,張英,真正進入戲劇世界,同時亦結識了張永祥,趙琦彬,宋項如,聶光炎,劉維斌等許多同窗。彼此互相切磋,鼓勵,這股動力激發了他們不斷往前邁進。
之後,壹連3年,貢敏在許多比賽中得到大獎,先是44年,導演“陋巷之春”獲國防部文康大競賽首獎。當時軍中話劇隊很多,國防部每年都要征選劇本, 45年,他寫了壹出獨幕劇“落魂崖”,得到首獎。46年創作短篇小說“第四面墻”,獲香港亞洲畫報征文第壹名,獎金壹千元。同年編寫的“風塵千秋“(四幕話劇)也獲得國防部征文第壹名,獎金五千元。那個年代軍中待遇菲薄,官拜中尉的貢敏每個月的餉錢只有7,80元,而寫作卻給他帶來極可觀的收入。民國46年到臺北中山堂參加話劇比賽的7個劇團,有3個劇團演出他的劇本,現場壹片“貢敏聲”,朋友見面都以“貢敏年”贊揚他。 貢敏清楚自己喜歡戲劇,適合戲劇,“作戲很好玩,以前只覺得戲很好玩很熱鬧,後來被話劇感動,走上戲劇之路,才發現戲裏有很多影響人心的力量。多數人的工作和自己的興趣相違,我很幸運,工作能夠和興趣結合。“
1961年,貢敏從政工幹校調往中國制片廠,在那裏從零開始學習,工作了整整10年,做過劇務,策劃,編輯,音樂,剪接,編劇,副導演,導演等工作,從新聞片開始,紀錄片,軍教片,劇情片等全部都拍過,大大小小有10余部。1969年,大導演李翰祥拍攝“揚子江風雲”,邀請貢敏擔任他的副手,彼此合作愉快,片子殺青後,李翰祥無法赴日本為影片做配音等後制工作,改由貢敏代勞。貢敏匹馬單槍闖東京,完成任務,也大開眼界。日後張徹和張英並邀請他去香港發展,這就是貢敏豐富的電影“學徒生涯”。
在香港貢敏導演了武打片“小拳王”,演員孟飛因為參加此片男主角的招考,得以進入電影圈。“小拳王”大賣,公司希望他長久留在香港,但貢敏對打打殺殺的武打戲沒有興趣,只是因為當時流行,不得不拍。另外,他對香港的工作環境也不習慣,心情變得十分低落。1969年底,中視開播,貢敏決定回臺灣, “畢竟,家在這裏。” 貢敏為中視編導過“怒江春暖”,“大江南北”壹系列受歡迎的連續劇。接著華視開播,要拍壹部黃梅調大戲“七世夫妻”,邀請淩波,李璇擔任主角,華視力邀貢敏為此戲編戲兼導演。貢敏的長才在此戲中展露無遺,華視不願放走這麽好的人才,他就留在華視作了好長壹段時間。
從壹開始的話劇演員,再到政戰讀影劇科,畢業後投身海軍話劇隊,回母校教書,進入電影制片廠,作導演,寫劇本,到香港從影,又回臺灣編導電視劇,近壹甲子的歲月,貢敏從未離開戲劇工作。寫劇本占據他作品的絕大多數。由於他創作量大,品質又精良,得到前輩劇作家魏子雲的青睞,推介他進入評審和學術性的研究,開始擔任新聞局,文建會,教育部等單位舉辦的劇本評審工作,並因此結識胡耀恒,李殿魁,黃美序,曾永義... ...等戲劇學者,使他視野更形寬廣;師執輩如俞大綱,張佛千,姚壹葦,王藍,吳若,鐘雷,張繼高,李翰祥對他均有所啟迪。 劇評家黃美序曾以“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形容貢敏努力不懈的精神,他認為,貢敏雖然得到許多良師的指導,如果沒有他自己的苦修,毅力與天賦,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貢敏自選的座右銘:“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看萬出戲”正可說明。
事實上,貢敏非但行萬裏路,讀萬卷書,更是看萬出戲的實踐者。貢敏的朋友都有這個經驗,要找貢敏,他不是在劇團工作,就是在劇場看戲,要不然就在看電影。從他搜集的戲劇書籍和錄影帶,DVD亦可看出他的用功態度。據貢敏表示,他每到壹個地方旅遊,第壹件事就是逛書店,選購戲劇書籍,接著再逛唱片行。他的“戲文書屋”收藏的戲劇圖書,影音資料,是臺灣個人收藏中最豐富的,其中光是劇本就有3,4千冊之多,戲劇錄影帶也有2,3千卷。他把讀書當作壹大樂趣,因此愈讀愈有味,“我的老師和朋友都在那裏,隨時要向哪位請教,就從架上把他們請下來。”貢敏收藏這些書不僅供自己參考,任何研究戲劇,戲曲的人需要參考,他都不吝出借供人影印,大家壹起分享這些寶貴的知識資產。也因為如此,他亦搜藏了不少碩,博士論文,這都是借用他資料的研究生完成論文後送他壹冊以為回報。 貢敏壹輩子都在不斷吸收,他常說,吸收就是受影響。前幾年,有人請他寫下影響他最深的壹句話,他毫不考慮地寫下“擇善固執,竭盡所能。”這句話來自兩部書,分別是“約翰克利斯朵夫”,“英雄與英雄崇拜”。貢敏說,“人有各種才具,有人因打仗成為英雄,有人因寫詩成英雄,有人因歌聲成為英雄... ...選擇自己最適合自己的事,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擇善固執,選定目標,找到方向就竭盡所能。“
除了吸收,貢敏還不斷磨煉。下面就是壹個例子:1991年,貢敏為廣播電臺寫了壹系列的“千古風流人物”廣播劇集,這是他繼1964年,在民防電臺主持兩年的廣播劇演出,寫出不少劇本後,再度執筆寫廣播劇。參加演出的都是藝文界知名人物,有:馬森,薇薇夫人,瘂弦,羅蘭等。有人對他寫廣播劇不以為意,認為他的筆鈍了。否則為何來寫廣播劇?劇評家黃美序對此事有不同的解讀,他指出,英國許多著名編劇家都從寫廣播劇開始,主要是廣播劇全憑聲音去打動聽眾,文字語言是它最主要的工具,所以寫廣播劇是劇作家最佳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磨刀石”,他對貢敏寫廣播劇壹事的看法是,“對他的編劇技巧,仍有磨煉的功能,也顯示他不斷求進步。“ 貢敏最喜歡寫喜劇,他也坦承寫喜劇不是壹件簡單的事,“要讓人發笑,層次有很多種,個人對幽默的感受不同,思想上的笑料最高級,言語次之,動作最低,要讓雅俗***雅的人都能笑得開心,才是最高超的喜劇。“
有人問貢敏,他最滿意的作品是哪壹部?每次提到這個問題,貢敏總會顯得很無奈,他說:“我踏入戲劇這壹行時,正是反***抗俄叫得最響的時候,有很長壹段時間都是寫反***,呼口號的東西,這些材料都不是發自內心寫的,對觀眾有所欺騙。我壹個人逃到臺灣,身無恒產,為了生活,不得不寫些媚俗,灑狗血的東西,以因應市場。“貢敏透露,他最滿意的作品是壹些只寫了大綱的未完成之作,擱在那裏,壹直沒時間完成。
壹般來說,劇本是不大出版的,劇本不像小說,小說讀者閱讀文字去欣賞作品,戲的觀眾卻很少閱讀劇本,絕大多數的人看戲,看電影,但不讀劇本。因此劇作家必須靠劇團演出,才能傳達創作者的意念,意念傳達出去後,觀眾還不壹定能完全感知,如果能回過頭來看劇本,對創作者的意念會有進壹步的認識。 也因為如此,貢敏在接下國光劇團的職務後,即為自己的作品作選擇歸納,編成“戲劇文集”。他也知道出版界無人願意出版此書,因此計畫以自費的方式出版,供大家參考。他說,如果在結集之前,能將自己久想寫的部份題材完出,壹並納入,那就更理想了。
盡管年逾古稀,但是貢敏展現的仍是壹副“寶刀未老”的神態,每天忙著看書,看戲,壹刻也不願浪費,他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政府文化機構能夠成立“戲劇圖書館“,就像電影圖書館,他說,如果戲劇圖書館成立,他會毫不保留將自己全部的戲劇(曲)藏書捐出,成為人人可使用參考之公器,那將是他個人戲劇生涯的最大成就。可惜這個心願始終無法達成。今年8月,貢敏把他搜藏的劇本及錄影帶,分別捐給國家圖書館及臺大圖書館,他還是那句話:“希望大家壹起分享這些寶貴的知識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