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禁欲的佛教也有“艷情味”?

禁欲的佛教也有“艷情味”?

是“絕情”還是“艷情”?

對很多中國人看來,佛教是“禁欲”的。而在佛教產生地的古印度,卻出現了許多這樣的佛教藝術作品:

在這些藝術作品中,註重突出男女性別特征,兩性差別顯著,其中壹些作品中還呈現了男女歡愛的場面,沒有回避人的欲望。其實,不僅是佛教,印度文化整體都呈現出釋放欲望的“艷情味”,是壹種對人的本能直接、簡單的表達。

奇妙的是,印度原始佛教自帶悲觀陰郁的色彩,認為壹切皆苦,情欲是苦的來源,因此要“六根清凈”,要“出家”。那為何又會出現這樣與之矛盾的佛教藝術作品呢?值得考究。

是“男女有別”還是“兩性合壹”?

古印度文化孕育出了佛教。佛教產生後,逐漸傳到世界上很多國家,與當地文化交流融合,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

中國佛教塑造的藝術形象中,沒有男女差異,或許是刻意抹去男女之別。很多藝術作品慈眉善目、體態優美、雍容華貴,就如這尊菩薩:

但這是女性,還是男性呢?

中國人崇拜的佛教偶像,不管是佛還是菩薩,幾乎都是男身女相、男女未分、非男非女、亦男亦女。沒有男女,自然更不會有男女歡愛。這大概既是中國文化“內斂”的特點,也是“中庸”的智慧,還能體現佛教偶像超脫世俗的“彼岸”意味。

是“禁欲”還是“慈悲”?

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三綱五常、人倫禮教結合,產生了中國特色的佛教。從佛教傳入中國開始,中國化佛教就屏蔽掉了印度原始佛教中的某些特征。即使是在早期的中國佛教藝術作品中,可見對印度佛教藝術特點的直接照搬(暈染法),但卻不見人的情欲釋放。

因而同樣是佛教藝術作品,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呈現出不同的樣貌。

同樣奇妙的是,相比於印度原始佛教的悲觀、“絕情”意味,中國佛教有更多孝順父母、眾生平等、心持善念,要“有情”得多,但卻獨獨沒有“艷情”。中國文化是在正視人的欲望基礎之上,去追求更加豐富、更加高級的“慈悲”。

馮友蘭把中國哲學的其中壹個特點概括為“文約義豐”,即用最精煉、最抽象的表達給人留下充滿想象的空間。“不可說”中蘊藏了無限的可能,也對不同主體的個性化解讀持寬容甚至鼓勵的態度。這表現在佛教藝術作品中就是更加詩意的韻味。

這是中印文化的巨大差異,也是中國文化的高深精妙。

參考資料:

1、絲綢之路敦煌文化叢書,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數字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