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射手座
身高:1.83米
體重:69公斤
最喜歡的運動:足球、高爾夫球
最喜歡吃的是:河間驢肉火燒
馮鞏,出生於1957年,天津市人,馮國璋曾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自幼喜愛文學藝術,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兼藝術總監。國家壹級演員,文藝壹級,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十壹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全國青聯常委。1973年創作演出相聲處女作《尊師愛徒弟》參加天津市優秀節目會演。後投師馬季門下,學習相聲的創作與表演,並先後與劉偉、牛群搭檔,活躍於津、京舞臺。先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後到中國廣播藝術團至今。馮鞏和牛群合作期間,為廣大群眾表演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相聲段子。馮鞏已連續多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深受海內外電視觀眾的好評與喜愛。
他和劉偉演出的代表作有《虎年談虎》、《貓耳洞與特區》、《八戒貶悟空》等;1988年以後和牛群搭檔,每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他們合作演出的《滅鼠軼事》、《亞運之最》、《拍賣》、《辦晚會》、《最差先生》、《明天會更好》、《坐享其成》等相聲,多次獲獎,在廣大觀眾裏獲得很高的社會聲譽。馮鞏還多次參加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在其中擔任主角並獲得好評。如《那五》、《業余警察》、《站直了,別趴下》、《狂吻俄羅斯》等。 1988年獲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大連星海杯相聲大賽”“捧哏”壹等獎。在電影《站直了,別趴下》扮演主角作家高文獲得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還獲得第四屆中國電影學會獎。在《埋伏》中扮演主角獲得第17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獎。1997年12月榮獲“中國文聯”文藝家協會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馮鞏不僅創作表演了近百段相聲,而且廣泛涉及電視小品、電視劇和電影,並在89年被評為中國十佳電視演員。馮鞏已連續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深受海內外電視觀眾的好評與喜愛。2009年春晚演《暖冬》。
[編輯本段]人物評價
在演藝圈中,人們評價馮鞏多為壹個字:善。馮鞏的名字可謂婦孺皆知,近年來他除了演藝工作,還身兼全國青聯常委壹職,社會活動很多。但所 有這些都沒有影響他的主業--相聲表演。
馮鞏很忙,但他從不忘充實自己,十分註意學習黨在新時期的“文藝思想”。雖然工作負擔很重,他還是堅持訂閱報刊雜誌,從中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大事。他還堅持不懈地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地充實和豐富自己,繼中文專業和影視編導本科專業畢業後,他又在繼續攻讀文藝學碩士學位,努力提高“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及對藝術的領悟力與對黨的文藝路線的認同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在創作上。把黨需要的與人民喜歡的作為自己的追求和目標。馮鞏所創作的節目,既不媚俗,又不概念化,總是在遵循藝術規律的前提下,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質,起到樹正氣、悅民心的作用。
為參加今年“五壹”大慶“心連心藝術團”的演出,他與牛群精心準備,潛心創作,深入追蹤采訪被江總書記譽為第二代鐵人的王啟民同誌,其創作的《***同舉杯》引起了觀眾的廣泛好評。盡管馮鞏有比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但是,他從不把“高調”放在口頭上,也不隨波逐流,人雲亦雲。他曾動情地說過壹句由衷之言:國家的利益與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目標,我要讓黨滿意讓人民高興。
馮鞏在相聲裏是個機智而幽默的形象,在電影裏多是善良的形象,由此受到觀眾的喜愛。但是由於藝術界個別人,時有發生的不該發生的事,使壹些人對演員有壹種習慣的看法:臺上教育別人,臺下需被別人教育。其實,藝術界的多數人表現還是好的,馮鞏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馮鞏是個孝子,也是個賢婿。他常說壹句話:“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他能愛誰呀!”在父親腎衰病重期間,他把年近八旬的父母接到北京,千方百計請名醫日夜看護、精心照料,伴隨父親度過了最後的歲月;母親在天津居住,馮鞏幾乎每隔10天就跑天津壹次,以盡孝心。
不僅如此,對嶽父 嶽母,馮鞏同樣孝敬。10年前,他把嶽父母接到北京,與全家合住狹小的 兩居室,三代人和睦相處,頤享天年。熟悉的人都說:“馮鞏真是個大孝子。” 馮鞏是個演員,卻有壹顆平常心。無論在任何地方,遇到請他簽名、 照相的年輕人,他再累也不讓觀眾失望;在生活上,他也從來不給組織添 麻煩,在1980 年至1990年間他沒有自己的住房,是在單位辦公室裏度過的。團裏排練廳旁臨時用木板隔開的壹間房,就是馮鞏的家。
夏天西曬,當時 3歲的兒子身上長滿痱子;冬天北風呼嘯,黑燈瞎火,靜得嚇人,馮鞏又時常去演出,他的妻子摟著孩子有時通宵都睡不著。但馮鞏從沒向領導訴說過困難,直到1991年團裏分了他壹套住房,分房領導握著他的手說:“感謝妳,妳是咱們團裏這麽多年來沒提住房困難的人。” 馮鞏聰明機智,為人卻十分厚道,重情義。同事趙保樂在外地演出時 突患甲肝,轉氨酶比正常人高幾倍,渾身發黃。馮鞏裹著件軍大衣在病床前陪了3天,醫生發現後提醒他可能被傳染上,馮鞏卻說:“異地他鄉,我住在旁邊,他心裏踏實。”中央電視臺導演張揚早年住在壹間9平方米的小平房,父母從東北來京,住的院子裏沒有下水道,生活不便,馮鞏和牛振華壹起硬是在院裏幫助挖了壹條幾十米長的下水道溝,街坊鄰居深受感動,紛紛趕來幫忙;1992 年的壹天,剛搬進樓房的馮鞏遇到隔壁鄰居突然發急病,雖然素不相識,他二話沒說,連夜把病人送進醫院,掛號、 找醫生、壹通忙活。在文藝界還存在某些文人相輕的不良風氣的今天,他卻寬以待人,廣交朋友,積極向有關部門舉薦人才,牛群、牛振華、趙本山、吳瓊等許多知名演員當初都經過他的大力舉薦。大概正是緣於馮鞏忠 厚的為人,他的朋友在各行各業都有,大家信服他,尊重他。 馮鞏曾對朋友們說過:我是老百姓捧起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做讓老百 姓高興的事。
馮鞏對藝術的愛、對同誌的愛不僅表現在對家人、朋友和熟人身上,更可貴的是他的愛心已經升華成壹種公益精神,不計得失地奉獻給了整個社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是在國家體委領導下的為全民體育事業捐集資金的組織。中國明星足球隊是為基金會募集資金的重要團體,馮鞏是創始人之壹,作為副領隊,除擔負組織協調工作外,他和其他同誌壹起,轉戰各 地,馳騁球場,分文不取,無私奉獻。幾年來,已為體育基金會集資金 1000多萬元人民幣。 從 1984 年那“難忘的17天”到新疆慰問某基地的科研人員開始,馮鞏參加了無數次中央電視臺“心連心”演出活動。延安、長征路、江西、西藏、寧夏、貴州、河北、海南等老少邊窮的地區……都留下過馮鞏幽默風趣的笑聲。逢年過節,他都參加義務演出,單是“六壹”為兒童義演就不下幾十場,還有社會福利、賑災、重大節日等等的義演公演。參加這樣 的演出,馮鞏總是精神十足,他知道自己是人民的文藝工作者,他說:“ 只要觀眾需要,我隨叫隨到。” 1991 年5 月,馮鞏接到參加中央藝術團赴西藏演出的任務,這是壹次 高規格的慰問活動,藝術團演員都是壹流的藝術家。
不巧那陣馮鞏父親病危入院,兒子發高燒,他連續幾天又忙工作,又忙照顧病人,自己病了, 低燒未退。但他非常珍惜這次演出,當牛群勸他放棄時,他說:“我還沒 給西藏觀眾演出過呢,壹定要去。”高原的氣候,壹下使馮鞏的體溫“竄 升”到 39.5`C。並且 9天高燒不退,當從高燒迷糊中剛壹清醒過來,馮鞏打聽的頭壹件事就是演出安排情況,知道領導已決定不讓他演出了的消息後,他不顧身體虛弱,還發著燒,去向領導請戰,“我來西藏演出,光在院養著,我沒臉向西藏觀眾交待呀,我不怕有什麽後遺癥,1985上山前線慰問,我連遺書都寫好留下了……”他的真誠感動了領導,他終於在兩位大夫的監護下,帶著氧氣瓶來到演出地點。該他上場時,他拔掉吸氧管,滿臉笑容,精神抖擻地和牛群合說了《朋友,歡迎您》,又加 演了壹段《西藏,您好》,前後演了17分鐘,退向後臺時,醫生壹試他脈時,只有三十幾下!好險啊!
馮鞏所在的中國廣播藝術團有 500 多人,作為觀眾喜愛的演員,馮鞏 時刻為團裏著想,有演出積極去,沒演出為團裏創收積極主動想辦法。同 時也為團裏的改革出謀劃策,為和中央電視臺等兄弟單位***同辦好《藝苑景線》欄目,馮鞏下了大力氣,搭班子、拉贊助、搞協調。最初的 3 個 月,馮鞏組織幾個哥們兒,在北京玉淵潭公園裏租了兩間房,沒黑沒夜地幹,沒要國家壹分錢,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這項改革。但節目出來後,馮鞏卻堅決不打自己的名字。以至今日,人們都不知道馮鞏是《藝苑風景線》 的最初的總策劃人。馮鞏積極投身青聯工作和青年事業。作為全國青聯常委和中直機關青聯副主席,馮鞏還是全國各級青聯組織中唯壹壹個兼職的秘書長。
他與中 直青聯的專職幹部們緊密團結,開展了許多有聲有色的活動,為中直機關 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中直機關“十傑”青年的評選,“頤中青年獎勵基金”、“金芙蓉青年獎勵基金”的設立,“金芙蓉青年獎勵基金”,“天天壹小時跨世紀青年讀書計劃”的實施,“百名優秀青年幹 部、優秀青年專業技術工作者、優秀青年崗位技術能手”的表彰……這壹 項又壹項的活動無壹不是在馮鞏的參與、組織下開展起來的,他充分利用自已的社會聲望與號召力,四處奔走,勤奮工作,真正當好秘書長,被中 直機關的領導稱為是“稱職的青聯幹部”,他擔任青聯秘書長的方式被團 中央領導譽為是“壹種有益於青聯事業發展的好形式”。
此外,馮鞏從1996 年起,資助壹個林業大學貧困學生4 年的讀書費用;在海南扶貧演出時,正趕上刮臺風,他當場為受災群眾捐獻了1 萬元人民幣。諸如此類的事,馮鞏卻從不張揚。馮鞏說:我不能利用社會給我的名譽地位去獲取個人名利,而要把我的藝術實實在在地回報社會、奉獻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