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秦朝的函谷關是指哪裏

秦朝的函谷關是指哪裏

秦朝的函谷關是指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

函谷關距三門峽市約75公裏,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靈寶以西今河南靈寶縣、潼關以東,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見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稱函谷。

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戰國時秦惠文王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裏、古道僅容壹車通行,素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

此處有令尹望氣臺、孟嘗君雞鳴臺,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宮等,太初宮已經成為國內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場所。1992年,靈寶市政府按照原古關圖形,投資重建了關樓。這裏已成為知名旅遊景點。

函谷關不僅是壹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誌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余篇。

函谷關的景點:

1、望氣臺:

傳說是函谷關關令尹喜登高望遠,觀察天象之地。“紫氣東來”這壹成語源出於此。唐代大詩人杜甫《秋興》詩中有“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之句。後人為紀念他,便將尹喜登高望遠的土山起名為望氣臺。唐時在上面修建了3丈多高的“瞻紫樓”。此樓民國年間毀於兵火。

2、太初宮:

太初宮位於函谷關東城門右側。傳說,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關,行以師禮,求老子為其著書,老子便在此寫下了《道德經》五千言。這部蘊涵豐富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有人認為是後人托名之作)。為了紀念這件事,後人便在老子著經的地方修築了太初宮,曾是壹座道觀。

太初宮為殿宇式古典建築。殿脊和山墻檐邊上塑有麒麟、獅、虎、雞、狗等珍禽異獸,神形兼備。殿頂飛梁縱橫,椽檁參差,雖然屋架復雜,但卻自成規矩,殿宇寬闊,中無撐柱。史載,太初宮始建於西周。現存太初宮主殿建於唐以前,元、明、清均有修葺。

3、函谷碑林:

函谷碑林修建於1988年秋,碑林南北長100米,東西寬40米,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不但有從靈寶各地搜集來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楊貴妃之兄楊仲嗣的墓誌碑、明代吏部尚書許天官夫人的墓誌碑等,而且有近現代書法名家書寫名人吟詠函谷關詩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為給當時的靈寶縣長寫的條幅石碑,李向陽原型的筆文碑等。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