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研究考證,以及現在發布的信息來看,飛行器旅行者1號已經不受人類控制了,它只能在太空中遊蕩了,等待著那壹天被外星人所發現。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正在逼近太陽所能影響的最遠地帶(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太陽系),而在那以外就是星際空間了。科學家對於它們在那裏會遇到什麽還只能揣測——來自地球的任何東西都不如它們走得那麽遙遠。再過壹個十年多壹點,它們的核動力源將變得非常微弱,屆時它們將無法再向地球傳回音訊。但就算沒有了動力源,它們也將繼續孤獨的遠征,到那時它們余下的任務就只是繼續存活和繼續飛。就算在地球上的生命全都消失,只要宇宙中還有其他智能生命存在,它們就會知道來自銀河系中壹顆小小行星的飛行器到過其他好幾顆恒星。
“旅行者”項目的主要執行人、國際知名物理學家愛德華·斯通從1972年起壹直追蹤“旅行者”的軌跡。
愛德華·斯通
他後來感慨地說:“過去40年來,‘旅行者’壹直像我的家人壹樣。我們***享‘旅行者’在旅途中的每壹座裏程碑。”
穿越邊界
2004年12月,“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140億千米的地方穿越了邊界激波區。
2007年8月,“旅行者2號”在距離地球126億千米的地方穿越了邊界激波區。
邊界激波區是指太陽風從超音速陡然降至亞音速的區域。由於這片區域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更接近於真空,因此兩艘“旅行者”都未受到影響。事實上,只有它們搭載的儀器對激波敏感。2013年9月12日 美國科學家證實,美國宇航局(NASA)於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Voyager1)無人太空探測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
目前“旅行者1號”已經加速飛躍出了太陽系的最外層——日球層。日球層也叫太陽風層,是指由從太陽湧出的帶電粒子形成的巨大泡泡。
穿破日球層,這對“旅行者”就會遭遇星際空間的電離氣體,屆時它們將帶給科學家極大的驚喜——它們飛出太陽系,而迄今為止,人類所建造的壹切都還未脫離過太陽大氣層。除了旅行者1號
造訪行星
“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於1998年2月17日超越“先鋒10號”,屆時,前者將接力後者成為在太空中飛得最遠的人造物體。
這壹接力棒的交接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旅行者1號”的速度達到每小時61155千米,而“先鋒10號”的速度為每小時45062千米。“旅行者2號”發射於1977年8月20日,其速度為每小時53913千米。兩艘“旅行者”在壹小時中飛行的距離就相當於地球周長的壹倍半。至2013年3月底,“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180億千米,“旅行者2號”為158億千米。與外行星的連線(每175年發生壹次)使得兩艘“旅行者”能造訪沿途所有四顆外行星。這兩艘飛行器發射時所采用的路徑不同:兩者都經過了木星和土星,
而“旅行者2號”還造訪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星際旅行
如果從地球上能看見這兩艘探測器,那麽“旅行者1號”現在看上去就位於蛇夫星座。
再過40272年,“旅行者1號”將從距離鹿豹星座AC+79 3888星1.64光年的地方經過。“旅行者2號”現在看上去應該位於南天空的望遠鏡星座。再過40176年,
它將在1.65光年距離以內的地方經過北方星座仙女座的紅矮星羅斯248。
邊緣地帶
在飛過日球層頂(太陽風在星際空間氣體和磁場的向內壓力下減速的區域)的過程中,兩艘“旅行者”帶給了科學家壹些驚奇。“旅行者1號”發現太陽系中的磁場波動主要是沿著行星運動的方向,而非均衡分布。它還發現,與科學家之前的期望不同,高能宇宙射線的密度壹般隨著磁場及其波動的增強而增加。科學家曾經以為,這種波動會分散宇宙射線。來自兩艘“旅行者”和另壹艘飛行器——美國宇航局“星際邊界探測器”的數據也表明,科學家長期以來壹直推測的日球層與星際空間之間的弓形激波(類似於導致超音波爆聲的激波)其實不存在。相反,日球層穿越本星際雲(由氫-氦構成的飄渺混合物)的速度足夠慢,以至於形成的並不是弓形激波,而僅僅是“弓形波”。
探測儀器
兩艘“旅行者”所搭載的行星探測儀器,例如成像儀,都已在1990年關閉,但它們還搭載了研究日球層和星際空間的儀器。“旅行者1號”搭載了磁強計和探測儀,目的是測量低能帶電粒子、宇宙射線和等離子波的質量、速度及方向。“旅行者2號”除了搭載這四部儀器外,還另外攜帶了壹部直接測量太陽風密度的探測儀。
海量數據
兩艘“旅行者”體現著20世紀70年代最先進的科技,其中包括8音軌磁帶及類似儀器。和今天的深空飛行器相比,這些當年的最先進技術簡直堪稱原始。兩艘“旅行者”的電腦記憶都只有16K,還不到手機的十萬分之壹。然而,兩艘探測器又堪稱海量觀測者,迄今它們已發回地球超過5萬億比特的數據,足以裝滿超過7000張音樂CD。
任務團隊
兩艘“旅行者”每天都向地球發回數據,但它們距離地球太遠,它們發出的信號差不多要17個小時才能抵達地球。其中大多數信息是在4小時內以每秒160比特的速率發回的,它們中大部分是有關飛行器健康狀況的工程數據。這些微弱的信號(信號強度還不及壹只電子表的20億分之壹)被美國宇航局在加利福尼亞、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深空網絡搜集,然後傳回噴氣動力實驗室,後者持續發布“旅行者”每周狀況報告。“旅行者”任務的飛行團隊目前只有大約10人左右,科學團隊有大約20名兼職科學家(他們還忙於其他太空任務)。這與“旅行者”造訪太陽系行星期間的全職科學團隊成員數——大約200人相比相去甚遠,與那時的飛行團隊成員數——大約325人相比也少得可憐。當年噴氣動力實驗室的控制中心裏人頭攢動,人們蜂擁而來,觀看“旅行者”發回的圖像,采訪科學家,進行電視直播。不過,今天的“旅行者”項目也並非冷清,因為科學家們現在不必親自前往,他們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就可以用電腦分析發來的“旅行者”數據。
尋覓知音
“旅行者”項目前後花費了2000名科學家的心血。他們及其家人的總***大約5000個名字都被寫在了“旅行者”的身上。“旅行者”還攜帶著反映地球人像和地球各種聲音等信息的光盤,希望向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傳遞來自地球的訊息。遺憾的是,它們至今未能遇見這樣的生命。
在過去的幾十年年中,“旅行者”的照相機向地球發回了諸多驚人的圖像:翻卷的木星風暴、
木衛壹(伊娥)的火山、土衛六(泰坦)的橘色雲層、天衛五(米蘭達)的破裂表面,等等。把它們加起來,“旅行者”讓我們看見了比想象中更多姿多彩的太陽系。(喜歡天文照片的朋友可以翻看宇宙小百科的歷史文章)
如今,盡管其他飛行器讓我們看到了更壯觀的外星場景,但“旅行者”仍然獨樹壹幟——它們把其他飛行器都遠遠拋在了後面。從現在起再過10000代人,“旅行者2號”在飛行40萬億千米後,將抵達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星——天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