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在山西省。
太行山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東南部,南太行的東麓,占地面積225平方公裏,林草覆蓋率74.9%。主峽東西全長35公裏,其西端距壺關縣城30公裏。景區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由五指峽、王莽峽、龍泉峽三大峽谷為主線串聯的400多處景觀。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兩千多年間烽火不息。
太行山脈地質環境介紹:
在構造上,太行山屬華夏系和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體系的太行褶皺帶,為壹復背斜構造階狀斷裂隆起。山脈的兩翼不對稱。東翼以大斷層急劇下降到華北平原,懸崖絕壁到處可見。西翼坡度較緩,多為中山、低山、丘陵。
組成太行山脈的巖層可分為三段:濾沱河以北的北段軸部多為太古界混合巖化變質較深的片麻巖系及元古界變質較淺的千枚巖、板巖、各類片巖和變質礫巖等,古生界寒武、奧陶系石灰巖分布在兩翼。冰沱河以南至濁漳河以北為中段,軸部多為太古界混合巖化呈條帶狀變質較深的片麻巖系,以含磁鐵石英巖為特征。
元古界為變質較淺的沈積變質巖,並夾有大量變質中性、基性火山巖。震旦亞界主要是壹套巨厚的碎屑巖。兩翼多為古生界寒武、奧陶系灰巖和石炭、二叠系砂、頁巖及含煤炭系。濁漳河以南至王屋山為南段,多為古生界寒武、奧陶系石灰巖及石炭、二叠系砂、頁巖及含煤巖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太行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