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厘清壹下概念。什麽是近體詩?近體詩即五、七言律詩跟絕句。
壹、什麽是五、七言律詩跟絕句?
絕句、律詩的概念。兩者都屬於格律詩。
1.絕句分五、七言,***四句,20字或28字。講平仄、相對、粘連和拗救,必須壹個韻部壹韻到底,首句可入韻可不入。
可能有人會說,按這個標準,唐朝的很多絕句都不能算是絕句。比如韋應物有名的《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妳看他的第三句就是失粘的情況。再比如李白極有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第壹句前5個字就出現了四連平這樣的大忌,第二句與第三句又是失粘,按標準,怎麽都不能算絕句。唐朝眾多詩人的眾多名篇,都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壹是因為唐人作詩,崇尚天性,壹是律詩、絕句還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並沒有形成必遵的***識。到了宋朝,格律引入科舉,應制詩必須符合壹切規則,以後律詩、絕句再有出格的狀況就極少了。
2.律詩
分五、七律,壹***八句,40字或56字,同絕句壹樣,講究平仄、相對、粘連和拗救,因為多出四句,她格外講求對仗。有無對仗是衡量壹首律詩特別是律詩精品與否的最重要標準之壹。唐代諸多齊整的八句詩,嚴格算起來,是不能稱為律詩的。不說被很多人推為古今七律第壹的《黃鶴樓》,單說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二句與第三句失粘,第四句與第五句再次失粘,而且以對仗論,頸聯就對不上。上面說過了,近體詩成於唐、盛於唐,卻也不拘泥於唐,嚴在晚唐,必遵於宋。所以我們以現在的眼光看過去,宋詩整嚴精切,唐詩疏放自如,這裏面有格律的影響。
若要更詳盡的了解,除了王力的《詩詞格律》可以入門,吳丈蜀的《詞學概說》也可以看看。
二、創作近體詩甚至寫出好的五、七言格律詩,容易嗎?
當然不容易。
即使懂得了這些知識,也是不必急於寫的。接下來的任務是找到詩感。即古典詩詞創作的質感。妳必須要嗅到那股隱藏在詩詞邏輯背後的氣息。具體是什麽,沒有人會告訴妳,因為這個東西是無法說的,她就在那裏,壹直存在,能不能觸碰到,全憑個人領悟。
這個問題不解決,寫出來的很容易是流於平平仄仄的又幹巴又別扭的東西,熟讀詩詞的人壹看就會覺得不對勁,不僅毫無閱讀欲望,很可能引起讀者對詩詞的反感,“這也成詩詞了?”這是當下很多人的嘲諷。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多讀找感覺。《唐詩三百首》、《千家詩》都是很基礎的詩歌讀本。這裏的多讀,不是滾瓜爛熟就行了,必須經常玩拆解遊戲,字、詞、句,顛來倒去為什麽是這樣?為什麽不是其他的組句形式?玩著玩著,妳會發現自己對格律、押韻、對仗都潛移默化地爛熟起來。詩詞獨有的語言邏輯思維也能把準。
這裏再強調壹點,無論學習、理解還是創作古詩詞,首先要拋開現代漢語思維的影響,須知,詩詞是自有壹套語言體系的,壹句話裏缺乏主、謂、賓是常見的事,更不要說前後倒置這種司空見慣的句法、章法了。必須要習慣成自然。
在此基礎上,乃可言創作。可以開始試寫。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壹定的知識積累和詩詞語感,就要勤加練習和進壹步反復揣摩了,尤其是詩的整體性與連貫度,意象與詩境上,即便是高手也要發大力氣不斷精進。
另外,初學者最容易無病呻吟,為寫而寫,也最容易沾沾自喜,以為窺壹管而得了全豹,因此,不濫感、不自戀是很好的修養。前者陸遊不免,後者如詩聖杜甫也時不時流露。
什麽都做了,能不能寫出近體詩,能不能寫好近體詩,甚至寫出壹個新世界,那是天賦、才情、時運與個人工夫的事了,並不能像生產流水線壹樣,備好材料就能產生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