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壹的意思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壹件事。知是指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人的實際行為。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 ,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壹說。所謂 “知行合壹”,不是壹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壹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
擴展資料:
知行合壹的現實意義:
1、王陽明“知行合壹”、力行實踐的精神提供了壹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王陽明所講的“知行”關系,從現代擴彎手梁展的意義而言就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所謂“知行合壹”,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統壹。
2、王陽明的“知行合壹”論對於當前反腐倡廉,誠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
現在壹些官員知行分裂,說壹套,做壹套,敗壞了黨風政風,也失信於民。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致良知”“知行合壹”,以提升幹部隊伍的道德人文素質。這對啟迪官員的道德良知,遏制貪腐之風,推行廉潔政治,執政為民,取信於民埋運,都是有積極作用的。
3、提倡“知行合壹”,有助於在新的形勢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促進“人文化成”。王陽明的“致良知”“知行合壹”學說,重點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統壹,對於發揮“人文化成”作用,推進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