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太上虛無自然本起經》載,“五道”依次為:
壹道者,神上天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餓鬼名也(餓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人名。(地獄道)
“五道”說把生命分為五類,分別為天、人、禽獸、餓鬼、地獄,合稱為“眾生”。最低、最痛苦的是地獄,最高、最清靜的是天。天神與人同屬眾生,“各有壽夭”,都有壹個生命周期。
人在“五道”中處於僅次於天的地位,體現了道教對於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
“五道”說將人的善惡與末日審判的獎懲聯系在壹起,認為人的精神實體是善惡獎懲的承受者,人有罪過,精神要到地獄中接受審判。
眾生在善惡因果的報應之中,修善的隨福業而上升,作惡的隨罪業而下墜。如此上升下墜,生生世世不斷浮沈,永受煎熬。
人如果不能修性守道、與道同體,其精神便會墜入“五道”之中,不得休息。
需要說明的是,“五道”雖然有層次高低,但都不是道教追求的目標,都是在迷淪有欲、淆亂本真中沈浮循環,不能復歸於道。與道合壹才是道教追求的最高目標。
道教重視生命,以生為樂,並進而追求長生不老。道教認為,人的生命並不取決於天命。
正如《西升經》所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人的生命存亡、壽夭長短,決定於自身,而非由天命決定。人只要修道養生、與道合壹、安神固形,就可以長生不死。生與道合壹,生與道相保,即是道教的基本教義,更是道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
脫離“五道”,即達到復歸於道、與道合壹的境界,在宗教實踐上就是對神仙信仰的追求。對神仙的虔誠崇拜、對神仙幸福境地的向往、對神懲罰的畏懼是人脫離“五道”輪轉的動力。
道教與其他宗教只註重彼岸世界忽視此生不同,是壹種重生的宗教。
所謂六橋是指金橋, 銀橋, 玉橋, 石橋, 木橋, 竹橋.
第壹道是金橋:給在世時修煉過仙法、道法、佛法,積有大量功德的人通過,以升仙或成道。
第二道是銀橋:給在世積聚功德、善果、造福社會的人通過,成為擔任神職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間香火。
第三道是玉橋:給在世積聚了功德的人經過,轉世為有權貴之人,享富貴榮華。
第四道是石橋:給在世功過參半的人經過,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
第五道是木橋:給在世過多於功的人經過,投身貧窮、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橋:給傷天害理、惡貫滿盈的人經過,分作四種形式投身:壹為胎,如牛、狗、豬等;二為卵,如蛇、雞等;三為虱,即魚、蟹、蝦等;四為化,如蚊、烏蠅、螞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