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論語·鄉黨的註釋譯文

論語·鄉黨的註釋譯文

原文 10·1 孔子於鄉黨,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2)言,唯謹爾。

註釋 (1)恂恂:音xún,溫和恭順。 (2)便便:辯,善於辭令。

譯文 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裏、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

原文 10·2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與與(4)如也。

註釋 (1)侃侃:說話理直氣壯,不卑不亢,溫和快樂的樣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顏悅色而又能直言諍辯。 (3)踧踖:音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4)與與:小心謹慎、威儀適中的樣子。

譯文 孔子在上朝的時候,(國君還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公正的樣子;國君已經來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但又儀態適中。

原文 10·3 君召使擯(1),色勃如也(2);足躩(3)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4)如也。趨進,翼如也(5)。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註釋 (1)擯:音bìn,動詞,負責招待國君的官員。 (2)色勃如也:臉色立即莊重起來。 (3)足躩:躩,音jué,腳步快的樣子。 (4)襜:音chān,整齊之貌。 (5)翼如也:如鳥兒展翅壹樣。

譯文 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他向和他站在壹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後擺動,卻整齊不亂。快步走的時候,像鳥兒展開雙翅壹樣。賓客走後,必定向君主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張望了。”

原文 10·4 入公門,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2)。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3)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壹等(4),逞(5)顏色,怡怡如也。沒階(6),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註釋 (1)鞠躬如:謹慎而恭敬的樣子。 (2)履閾:閾,音yù,門檻,腳踩門坎。 (3)攝齊:齊,音zī,衣服的下擺。攝,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擺。 (4)降壹等:從臺階上走下壹級。 (5)逞:舒展開,松口氣。 (6)沒階:走完了臺階。

譯文 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謹慎而恭敬的樣子,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門的中間;走,也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壹樣。提起衣服下擺向堂上走的時候,恭敬謹慎的樣子,憋住氣好像不呼吸壹樣。退出來,走下臺階,臉色便舒展開了,怡然自得的樣子。走完了臺階,快快地向前走幾步,姿態像鳥兒展翅壹樣。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原文 10·5 執圭(1),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2),足蹜蹜(3),如有循(4)。享禮(5),有容色。私覿(6),愉愉如也。

註釋 (1)圭:壹種上圓下方的玉器,舉行典禮時,不同身份的人拿著不同的圭。出使鄰國,大夫拿著圭作為代表君主的憑信。 (2)戰色:戰戰兢兢的樣子。 (3)蹜蹜:音sù,小步走路的樣子。 (4)如有循:循,沿著。好像沿著壹條直線往前走壹樣。 >>>(5)享禮:享,獻上。指向對方貢獻禮物的儀式。使者受到接見後,接著舉行獻禮儀式。 (6)覿:音dí,會見。

譯文 (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拿著圭,恭敬謹慎,像是舉不起來的樣子。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臉色莊重得像戰栗的樣子,步子很小,好像沿著壹條直線往前走。在舉行贈送禮物的儀式時,顯得和顏悅色。和國君舉行私下會見的時候,更輕松愉快了。

評析 以上這五章,集中記載了孔子在朝、在鄉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場合,對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態、言行都不同。他在家鄉時,給人的印象是謙遜、和善的老實人;他在朝廷上,則態度恭敬而有威儀,不卑不亢,敢於講話,他在國君面前,溫和恭順,局促不安,莊重嚴肅又誠惶誠恐。所有這些,為人們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具體的資料。

原文 10·6 君子不以紺緅飾(1),紅紫不以為褻服(2)。當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緇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8)。必有寢衣(9),長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11),必殺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吉月(15),必朝服而朝。

註釋 (1)不以紺緅飾:紺,音gàn,深青透紅,齋戒時服裝的顏色。緅,音zōu,黑中透紅,喪服的顏色。這裏是說,不以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顏色布給平常穿的衣服鑲上邊作飾物。 (2)紅紫不以為褻服:褻服,平時在家裏穿的衣服。古人認為,紅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紅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單衣。絺,音chī,細葛布。绤,音xì,粗葛布。這裏是說,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單衣穿在外面,裏面還要襯有內衣。 (5)緇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èi,袖子。右袖短壹點,是為了便於做事。 (9)寢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疊縫上。 (12)必殺之:壹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殺,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禮貌。 (14)不以吊:不用於喪事。 (15)吉月:每月初壹。壹說正月初壹。

譯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壹定要套在內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壹些,右邊的袖子短壹些。睡覺壹定要有睡衣,要有壹身半長。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便佩帶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如果不是禮服,壹定要加以剪裁。不穿著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著黑色的帽子去吊喪。每月初壹,壹定要穿著禮服去朝拜君主。

原文

10·7 齊(1),必有明衣(2),布。齊必變食(3),居必遷坐(4)。

註釋 (1)齊:同齋。 (2)明衣:齋前沐浴後穿的浴衣。 (3)變食:改變平常的飲食。指不飲酒,不吃蔥、蒜等有刺激味的東西。 (4)居必遷坐:指從內室遷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譯文 齋戒沐浴的時候,壹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齋戒的時候,壹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壹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原文 10·8 食不厭精,膾(1)不厭細。食饐(2)而餲(3),魚餒(4)而肉敗(5),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6),不食。不時(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9)。唯酒無量,不及亂(10)。沽酒市脯(11),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註釋 (1)膾:音kuài,切細的魚、肉。 (2)饐:音yì,陳舊。食物放置時間長了。 (3)餲:音ài,變味了。 (4)餒:音něi,魚腐爛,這裏指魚不新鮮。 (5)敗:肉腐爛,這裏指肉不新鮮。 (6)飪:烹調制作飯菜。 (7)不時:應時,時鮮。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氣:同“餼”,音xì,即糧食。 (10)不及亂:亂,指酒醉。不到酒醉時。 (11)脯:音fǔ,熟肉幹。

譯文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東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面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從市上買來的肉幹和酒,不吃。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原文 10·9 祭於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註釋 (1)不宿肉:不使肉過夜。古代大夫參加國君祭祀以後,可以得到國君賜的祭肉。但祭祀活動壹般要持續二三天,所以這些肉就已經不新鮮,不能再過夜了。超過三天,就不能再過夜了。 (2)祭肉:這是祭祀用的肉。

譯文 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不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吃了。

評析 以上4章裏,記述了孔子的衣著和飲食習慣。孔子對“禮”的遵循,不僅表現在與國君和大夫們見面時的言談舉止和儀式,而且表現在衣著方面。他對祭祀時、服喪時和平時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單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禮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規定。在吃的方面,“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而且對於食物,有八種他不吃。吃了,就有害於健康。

原文 10·10 食不語,寢不言。

譯文 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

原文 10·11 雖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齊(3)如也。

註釋 (1)菜羹:用菜做成的湯。 (2)瓜祭:古人在吃飯前,把席上各種食品分出少許,放在食具之間祭祖。 (3)齊:同齋。

譯文 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吃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壹些來祭祖,而且表情要像齋戒時那樣嚴肅恭敬。

原文 10·12 席(1)不正,不坐。

註釋 (1)席:古代沒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鋪於地面的席子上。

譯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 10·13 鄉人飲酒(1),杖者(2)出,斯出矣。

註釋 (1)鄉人飲酒:指當時的鄉飲酒禮。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譯文 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後,(孔子)壹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後自己才出去。

原文 10·14 鄉人儺(1),朝服而立於阼階(2)。

註釋 (1)儺:音nuó。古代迎神驅鬼的宗教儀式。 (2)阼階:阼,音zuò,東面的臺階。主人立在大堂東面的臺階,在這裏歡迎客人。

譯文 鄉裏人舉行迎神驅鬼的宗教儀式時,孔子總是穿著朝服站在東邊的臺階上。

原文 10·15 問(1)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2)。

註釋 (1)問:問候。古代人在問候時往往要致送禮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別客人時,兩次拜別。

譯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送禮,便向受托者拜兩次送行。

評析 以上6章中,記載了孔子舉止言談的某些規矩或者習慣。他時時處處以正人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盡量符合禮的規定。他認為,“禮”是至高無上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那麽,壹投足、壹舉手都必須依照禮的原則。這壹方面是孔子個人修養的具體反映,壹方面也是他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和仁德時所身體力行的。

原文 10·16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譯文 季康子給孔子贈送藥品,孔子拜謝之後接受了,說:“我對藥性不了解,不敢嘗。”

原文 10·17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譯文 馬棚失火燒掉了。孔子退朝回來,說:“傷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怎麽樣。

評析 孔子家裏的馬棚失火被燒掉了。當他聽到這個消息後,首先問人有沒有受傷。有人說,儒家學說是“人學”,這壹條可以作佐證材料。他只問人,不問馬,表明他重人不重財,十分關心下面的人。事實上,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人道主義思想的發端。

原文 10·18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1),必熟而薦(2)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註釋 (1)腥:牛肉。 (2)薦:供奉。

譯文 國君賜給熟食,孔子壹定擺正座席先嘗壹嘗。國君賜給生肉,壹定煮熟了,先給祖宗上供。國君賜給活物,壹定要飼養起來。同國君壹道吃飯,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的時候,壹定要先嘗壹嘗。

評析 古時候君主吃飯前,要有人先嘗壹嘗,君主才吃。孔子對國君十分尊重。他在與國君吃飯時,都主動嘗壹下,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原文 10·19 疾,君視之,東首(1),加朝服,拖紳(2)。

註釋 (1)東首:頭朝東。 (2)紳:束在腰間的大帶子。

譯文 孔子病了,國君來探視,他便頭朝東躺著,身上蓋上朝服,拖著大帶子。

評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國君來探視他,他無法起身穿朝服,這似乎對國君不尊重,有違於禮,於是他就把朝服蓋在身上。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會失禮於國君。

原文 10·20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譯文 國君召見(孔子),他不等車馬駕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原文 10·21 入太廟,每事問(1)。

註釋 (1)此章重出。譯文參見《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原文 10·22 朋友(1)死,無所歸,曰:“於我殯(2)。”

註釋 (1)朋友:指與孔子誌同道合的人。 (2)殯:停放靈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殯,這裏是泛指喪葬事務。

譯文 (孔子的)朋友死了,沒有親屬負責斂埋,孔子說:“喪事由我來辦吧。”

原文 10·23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譯文 朋友饋贈物品,即使是車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也是不拜的。

評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車馬還重要,這是為什麽呢?因為祭肉關系到“孝”的問題。用肉祭祀祖先之後,這塊肉就不僅僅是壹塊可以食用的東西了,而是對祖先盡孝的壹個載體。

原文 10·24 寢不屍,居不客。

譯文 (孔子)睡覺不像死屍壹樣挺著,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時那樣莊重嚴肅。

原文 10·25 見齊衰(1)者,雖狎(2),必變。見冕者與瞽者(3),雖褻(4),必以貌。兇服(5)者式(6)之。式負版者(7)。有盛饌(8),必變色而作(9)。迅雷風烈必變。

註釋 (1)齊衰:zī cuī,指喪服。 (2)狎:音xiá,親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樂師。 (4)褻:音xiè,常見、熟悉。 (5)兇服:喪服。 (6)式:同軾,古代車輛前部的橫木。這裏作動詞用。遇見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時,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橫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這在當時是壹種禮節。 (7)負版者:背負國家圖籍的人。當時無紙,用木版來書寫,故稱“版”。 (8)饌:音zhuàn,飲食。盛饌,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來。

譯文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即使是關系很親密的,也壹定要把態度變得嚴肅起來。看見當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壹起的,也壹定要有禮貌。在乘車時遇見穿喪服的人,便俯伏在車前橫木上(以示同情)。遇見背負國家圖籍的人,也這樣做(以示敬意)。(作客時,)如果有豐盛的筵席,就神色壹變,並站起來致謝。遇見迅雷大風,壹定要改變神色(以示對上天的敬畏)。

原文 10·26 升車,必正立,執綏(1)。車中,不內顧(2),不疾言(3),不親指(4)。

註釋 (1)綏:上車時扶手用的索帶。 (2)內顧:回頭看。 (3)疾言:大聲說話。 (4)不親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劃。

譯文 上車時,壹定先直立站好,然後拉著扶手帶上車。在車上,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自己的手指指點點。

評析 以上這幾章,講的都是孔子如何遵從周禮的。在許多舉動上,他都能按禮行事,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麽表情、什麽動作、什麽語言,他都壹絲不茍,準確而妥貼。所以,孔子的學生們在談起這些時,津津樂道,極其佩服。

原文 10·27 色斯舉矣(1),翔而後集(2)。曰:“山梁雌雉(3),時哉時哉!(4)”子路***(5)之,三嗅而作(6)。

註釋 (1)色斯舉矣:色,臉色。舉,鳥飛起來。 (2)翔而後集:飛翔壹陣,然後落到樹上。鳥群停在樹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雞。 (4)時哉時哉:得其時呀!得其時呀!這是說野雞時運好,能自由飛翔,自由落下。 (5)***:同“拱”。 (6)三嗅而作:嗅應為狊字之誤。狊,音jú,鳥張開兩翅。壹本作“戛”字,鳥的長叫聲。

譯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見壹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壹下,野雞飛翔了壹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梁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他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

評析 這裏似乎是在遊山觀景,其實孔子是有感而發。他感到山谷裏的野雞能夠自由飛翔,自由落下,這是“得其時”,而自己卻不得其時,東奔西走,卻沒有獲得普遍響應。因此,他看到野雞時,神色動了壹下,隨之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①色斯舉孔子及《論語》簡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壹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壹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魯國壹心壹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詩經》、《尚書》等,並根據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壹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壹個新的本子,並加以註釋。鄭玄的註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註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註》,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壹條就是壹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

《論語》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壹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壹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 慎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壹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壹些方士及壹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

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壹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