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漢語壹級字,讀作shēn,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電,引申泛指伸展,又引申指延緩、說明、下級向上級稟報、重復、鬼神(即《說文解字》所謂的“神也”)、十二地支的第九位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2、申,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申”字由兩邊的線條(擬想的電火發光的線條化)和中間的曲折線條(電光閃射、急折延伸的電鞭的形狀)組成,金文中的“申”字在此基礎上上開始異變,把其中的直折線條變為圓轉的弧線,到秦代小篆字形時訛變更大,漸漸將折伸的電鞭變成中豎,兩旁的電火也漸漸變成“臼”形。在小篆的基礎上,隸變時把“臼”中間的筆畫連而為“曰”,最終發展為漢代隸書中的“申”字和的楷書中的“申”字。在字義上,“申”字的本義是“電(閃電)”,引申泛指“伸展,舒展”,又引申指“延緩,延長”、“陳述,說明”、“下級向上級稟報”、“重復,壹再”、“鬼神”、“十二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幹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