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多音字。壹可作[shēn]?,二可作?[xīn]。
莘shēnㄕㄣˉ
①長(cháng )的樣子。“魚在在藻,有莘其尾。” 《詩經˙小雅˙魚藻》?
②〔莘莘〕眾多,如莘莘學子。
③ 姓。
④莘縣,地名,在山東省聊城市。
⑤莘塔,地名,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⑥莘莘征夫。——《國語·晉語》。註:“莘莘,眾多。”
莘莘將將。——枚乘《七發》。註:“莘莘,多貌也。”
禍之長也茲莘。——《莊子·徐無鬼》。釋文引李註:“莘,多也。”
⑦古莘國,現位於陜西省合陽縣洽川鄉(舊城東王鄉)。
⑧有莘之虛《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戰:“晉侯登有莘之虛以觀師”、“晉師陳於莘北”。城濮,壹說山東鄄城西南臨濮集,壹說在河南開封。
莘xīnㄒㄧㄣˉ
①〔細莘〕即“細辛”,壹種中藥草。
②莘莊,地名,在上海市。
莘塍,地名,原意為眾多(縱橫交錯)的田間小道。在浙江省瑞安市,為瑞安十大街道之壹。
③姓氏。現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欒川鄉、石廟鄉壹帶。
“莘”字出處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國語》、《左傳》、《莊子》等歷史文學著作。
莘,先秦古國名,夏禹之有莘氏。現位於陜西省合陽縣洽川鄉(原稱:東王鄉)。是遠古三皇五帝中帝嚳的埋葬之地(現有墓地遺址;也是前秦賢士伊尹埋葬之地(文革中毀);還是《詩經》開篇詩《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黃河大峽谷中河西之灘地,就是描述“窈窕淑女”太姒和周文王的愛情故事,古莘國是古代關中文華豐盛之地,有“好女不嫁十裏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