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真實歷史上的怡親王允祥是怎樣的壹個人?真的是俠王嗎?

真實歷史上的怡親王允祥是怎樣的壹個人?真的是俠王嗎?

胤祥的俠王稱號主要是拜二月河先生在小說《雍正皇帝》和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宣傳所賜,歷史上的胤祥稱不上是俠王,歷史上的胤祥就像他哥哥雍正賜給他的謚號“賢”字到很貼切,說他是壹個賢王倒是比較符合,下面就來說壹說歷史上真實的胤祥。

胤祥的壹生非常傳奇,在經歷大起大落之後磨練出了賢王性格

二月河先生好像非常喜歡胤祥這個人物,他在小說《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中對胤祥的生母的出身都做了美化,在這兩部小說中胤祥的生母都成了喀爾喀蒙古的公主,他的外公則是喀爾喀蒙古的大汗。

但實際在歷史上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出身十分低微,敏妃家族世代為鑲黃旗包衣奴才,按照當時的社會身份來說胤祥生母家族還屬於奴籍。而且敏妃在入宮時是宮女,並不是妃嬪身份,敏妃是以宮女的身份在某次服務康熙的時候被寵幸,結果這壹次就懷了胤祥,而敏妃也被康熙納為庶妃。

因此胤祥的生母敏妃與老八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出身差不多,良妃出身乃辛者庫賤籍,與敏妃家族的奴籍出身基本差不多,所以說胤祥與胤禩壹樣都是生母家族出身低微,也同樣造就了他與胤禩壹般渴望證明自己,渴望出人頭地,這也就是年輕時代的胤祥。

康熙早期最為勤奮努力且才能卓越的兩個兒子壹個是胤禩,另壹個就是胤祥,他們倆都是因為生母家族出身低微,所以想憑自身努力獲得康熙喜愛。

因此胤祥與胤禩壹般,自幼就是勤奮好學,努力向父親康熙證明自己,所以胤祥在長大後越來越受康熙喜愛,而同樣也與胤禩相似,胤祥也是做到了母憑子貴。

由於康熙對胤禩的喜愛,所以胤禩的生母良妃被康熙冊封為良妃,同樣也是出於對胤祥的喜愛,康熙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胤祥生母章佳氏去世後追謚她為敏妃。

從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2歲的胤祥第壹次陪父親康熙外出巡幸,壹直到後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壹廢太子時期,10年間康熙每次外出必定帶上胤祥,可見康熙對胤祥的喜愛。

這時期也是胤祥年輕時代最為高光的時期,康熙之所以如此喜愛胤祥也確實是因為胤祥本身文武雙全。

雖然歷史上的胤祥沒有帶兵上陣打仗,但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胤祥曾經陪同康熙狩獵,林中突然沖出壹頭猛虎,胤祥神色不動護在父親康熙身前,隨後持刀直接沖上去手刃猛虎得到了康熙的誇獎和贊賞,在騎射武力這方面胤祥還是比較不錯。

除了勇武,胤祥還寫得壹手好字,他的書法造詣也非常深厚,曾經康熙讓雍正和胤祥壹同向群臣展現書法作品,胤祥的書法得到了群臣壹致稱贊,雖然這其中有阿諛奉承之嫌疑,但是康熙能讓他二人在群臣面前展示書法,則說明了二人的書法水平非常不錯,尤其是胤祥的書法。

胤祥還能寫詩,在皇子時期經常與雍正互贈詩詞,既增進了兄弟二人的感情,也得以讓胤祥的壹部分詩作流傳於世。

可以說年輕時代的胤祥比較愛出風頭,展示自身的才華,讓康熙十分喜愛,按照胤祥這樣發展下去,在康熙第二次冊封諸子時,胤祥至少也能混個貝子或者貝勒的爵位,但是胤祥卻終康熙壹朝始終沒有封爵只是壹個光頭阿哥。

這就是因為胤祥在壹廢太子時期被牽扯其中,以至於胤祥失去了康熙的寵愛,但具體胤祥是在壹廢太子時扮演了什麽角色,史書中對此記載非常含糊。

根據胤禩之子弘旺編撰的《皇清通誌綱要》中記載,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壹廢太子時,與大阿哥胤禔和廢太子胤礽壹同被圈禁起來,只不過胤祥被圈禁的時間很短,很快就被康熙放了出來,但是自此胤祥失去了父親康熙的喜愛。

但是關於胤祥為何會卷入壹廢太子中任何史料都沒有明確記載,估計應該屬於是當時的皇室秘聞。不過按照康熙當時對保護太子胤礽的人都是十分欣慰,比如老三胤祉和老四雍正在壹廢太子之後都被晉封為親王,那麽如果當時胤祥真的是在壹廢太子中出於保護太子胤礽而觸怒康熙,他不至於後來失去康熙的喜愛,那麽既然不是保護包庇胤礽而觸怒康熙,那胤祥很有可能是想自己爭奪儲位參與了陷害胤礽的事情,因此事後被康熙所憎惡。

當然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能證明胤祥在壹廢太子時曾經參與陷害胤礽,所以這也只是猜測而已。但不管如何,總之胤祥是在壹廢太子之後徹底失去了康熙的喜愛,也因此終康熙壹朝胤祥都沒有封爵,在政治上也沒有得到重用。

康熙不止不再喜愛胤祥,還越發的厭惡胤祥,他在給老三胤祉等兒子回復信件時曾經提到過胤祥是不忠不孝之人,眾兄弟應該對他嚴加管束,而且還要對他嚴加防範。從康熙給兒子們回復的這些話來看,康熙當時對胤祥已經是憎惡至極。

除了康熙對胤祥的厭惡使得胤祥逐漸淡出政壇,還有就是胤祥的身體罹患重病也導致他在康熙晚年淡出政壇。

胤祥的生母敏妃和兩個同母妹妹都屬於英年早逝,三十多歲年紀就去世了,所以胤祥很可能遺傳了母親敏妃的虛弱身體,他的身體非常不好,在20多歲的年紀就罹患了當時的怪病類似於現代骨結核病的鶴膝風病。

這個病使得胤祥也沒有辦法在活躍於政壇之上,康熙晚年大部分時間胤祥都是在尋醫問藥治病之中。

康熙作為老爹還是非常不錯的,即使他當時非常厭惡胤祥,但是聽說胤祥得病之後他還是派太醫對胤祥關愛有加,不過胤祥為人性格極其硬氣,每當康熙派禦醫來探望胤祥的病情時,鶴膝風病犯病時疼痛鉆心,胤祥即使當時再疼也是忍著壹言不發,從不在太醫面前呻吟哀嘆,他根本不想借此獲取父親康熙的垂憐。

從這可以看出胤祥的性格隱忍堅毅,也正是在這壹時期磨練出了胤祥日後的謙恭謹慎的性格。胤祥年輕時擅長展現自身才華,鋒芒畢露,也因此獲得了康熙的喜愛,在眾兄弟中脫穎而出,但後來胤祥失去了康熙的喜愛,壹下從高處跌落低谷,胤祥可謂嘗遍了世間冷暖。

因此在經歷大起大落之後的胤祥開始逐漸褪去鋒芒,知道收斂,明白了在帝王家族應該學會謙恭謹慎,低調內斂,明哲保身的道理。

所以當胤祥到了雍正朝才能如此獲得好猜忌的雍正十分信任和喜愛,胤祥在康熙朝的大起大落為他在雍正朝大展拳腳奠定了基礎。

胤祥最終成為壹代賢王,成了雍正治國得力助手,為“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

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十壹月十三日康熙駕崩於暢春園,當天在大學士馬齊和九門提督隆科多手持康熙遺詔的擁立下雍正繼位登基。第二天也就是十壹月十四日,剛剛繼位僅壹天的雍正就下了第壹道聖旨,冊封在康熙時期壹直沒有封爵的胤祥為怡親王,壹般皇子或者皇弟晉封都是從貝子或貝勒開始封起,再高也都是從郡王起,而雍正對胤祥則不壹樣,直接就晉封親王,可見雍正對胤祥有多麽喜愛。

這主要在於胤祥與雍正自幼的關系以及兄弟兩人的處事風格,胤祥在13歲時生母敏妃去世,雍正之後就將半大的胤祥交由哥哥雍正撫養,在這期間奠定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兄弟感情。

雍正繼位之後胤祥可以說是雍正眾兄弟中最鼎力支持雍正繼位的人,他擁護雍正執行新政,是雍正兄弟之中最為鐵桿的支持者,這都使得雍正對胤祥無比喜愛和信任。

再者就是兩人在處事風格上極為相近,雍正是歷史上非常務實的皇帝,他的處事風格也是很務實,而胤祥則比哥哥雍正更為務實。

胤祥明明有著很高超的書法造詣和文學造詣,但是他流傳於世的作品非常罕見,這就是因為胤祥不想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這些上面,早年求醫治病,身體稍好壹些就遇到了雍正對他的知遇之恩,委以重任,胤祥決不辜負雍正,在處理政務上基本是不顧身體虛弱沒日沒夜的操勞,壹直到臨死前胤祥還壹直關心著為北運河兩岸百姓修築的河堤有沒有建好,所以胤祥根本沒空去進行文學或藝術創作,這也說明了他極為務實的處事風格。

雍正對胤祥封賞也極為厚重,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曾經壹次性賞賜給胤祥23萬兩白銀,但是被胤祥壹再拒絕,最終胤祥只接受了雍正13萬兩白銀的賞賜。雍正對胤祥類似的賞金賞銀不在少數,而胤祥往往都是婉拒,實在不行才收下,不過胤祥為人生活非常簡樸,因此他拿到的雍正賞賜金銀除了滿足自己的花銷之外,他也不置辦產業,而是把其余的全都捐贈出來作軍費用以研發武器。

雍正時期西北前線戰事不斷,胤祥為了改良清軍裝備,自掏腰包研發鐵炮,後來鐵炮研發成功後胤祥更是將雍正所賞賜的金錢全部拿出來用以購買和鑄造鐵炮。

因此來說歷史上的胤祥是極為淡薄名利,他是壹個非常務實的人,他不在乎名垂青史,他更在乎的是能替國家辦多少實事。

也正是因為胤祥這種極為務實的風格以及自幼與雍正兄弟感情深厚的原因才深得雍正的喜愛和信任。

胤祥對雍正的死心塌地追隨換來的就是清朝歷史上第壹王爺的待遇,雍正賦予了胤祥極大的權力,胤祥在雍正朝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兼管戶部、造辦處、會考府、圓明園八旗禁軍、參議軍機處決策,胤祥基本等於掌握了當時大清的財、政、軍以及人事大權,可以說胤祥的權力在雍正時期是壹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等同於副皇帝。

而且胤祥的旌旗儀仗和俸祿都是遠高於清朝歷代親王,清朝除了開國之初的攝政王多爾袞比胤祥的權力地位更高之外,清朝歷代親王都沒有胤祥這麽大的權力以及這麽高級別的待遇。

甚至雍正都想在死後與胤祥同穴而葬,胤祥曾經奉雍正之命為其選擇福地修建皇陵,而胤祥後來在現今清西陵河北易縣泰寧山幫雍正找到了壹塊福地,雍正非常滿意胤祥為他選擇的這塊墓地,於是雍正想著既然是福地,那不如咱們兄弟百年之後同葬此處吧。

胤祥在經歷了康熙時期的大起大落早就看透了帝王家族,所以他是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雍正繼位之後殺伐果斷,身為帝王的雍正已經沒有了兄弟之情,即便雍正如此喜愛和寵信胤祥,他依然非常冷靜,不恃寵而驕,不居功自傲,他始終保持著君臣上下之分的界限,所以胤祥壹聽雍正這麽說,趕緊惶恐的跪下婉拒了雍正如此高規格的賞賜。

雍正看胤祥不允又提出在福地旁邊單劃出壹塊地作為胤祥子孫後代的家族墓地,胤祥依舊是惶恐謝絕了,最終胤祥懇請雍正在60裏外的淶水縣賞給自己壹塊墓地,雍正拗不過胤祥只得準了。

後來胤祥手舞足蹈的感謝雍正,更是迫不及待的派侍衛去淶水縣圈定的墓地處拿來壹撮土,胤祥當即將土全部吃了下去,以表示感謝雍正的賞賜之恩,這段事跡後世稱為“怡王吞土”,是典型的皇家明哲保身的典範。

因此來說胤祥在早年的大起大落的際遇鍛煉出了他日後的謙恭謹慎性格,使得他能和喜好猜忌、以對待兄弟殘酷著稱的雍正相處的很好。

雍正對胤祥可謂是有著知遇之恩,而胤祥也是全身心的去回報雍正的知遇之恩。胤祥在雍正朝身兼數職,工作非常繁重辛苦,但胤祥總是親力親為從不假手於人。胤祥在康熙時期就已經罹患鶴膝風這種頑疾,雖然幾經醫治得以遏制,可是胤祥的身體也變得越來越虛弱,所以胤祥在雍正朝時期身體狀況並不好。

雍正四年(1726年)胤祥生了壹場比較重的病,四個月間斷斷續續不能痊愈,雍正帝擔憂之下甚至出內帑於宮中設譙為胤祥的病祈禱,但胤祥本身卻絲毫沒有閑著,四月份上旬忙著州府重新劃分、官兵管理以及雲南鹽務事宜,四月中旬和五月份就親自去勘探河道,上水利繪圖,六月份研究將附近省份糧食調福建以濟民,清查當地虧空,七月份又出京,規劃新開河道,安排河工。

胤祥在辦理公務時和他平時謙恭謹慎完全不同,胤祥是大包大攬,他是本著不推卸責任和竭心盡力的態度去完成雍正交代的差事,即便胤祥後來臨終時還在操勞著國事。

在雍正七年(1729年),此時的胤祥已經罹患重病,身體日益衰弱,但他為了修築好河堤,還是不顧病體殘軀,堅持和部屬壹起翻山越嶺勘探地形,同時胤祥還愛民如子,他怕煩擾百姓“常至昏夜始進壹餐”。這種身心俱疲的工作狀態加重了他的病勢。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已經病的下不來床了,而北運河青龍灣修築減水壩要開始修築了,胤祥本想命人擡著他去現場勘查,但是身體實在不允許了,不得已胤祥將此事交給部屬去完成,可胤祥還是為此感嘆不已,他對部屬感嘆“本圖遍治諸河,使盈縮操縱於吾掌之上,豈期壹病沈廢,已矣何言。”

胤祥在臨終時已經病的神誌不清,但偶爾清醒時還念念不忘的是修築堤壩的事情,壹再叮囑部屬要仔細勘探,否則水患會對運河兩岸百姓造成嚴重的災害。

胤祥最終沒有等來堤壩修築完成,沒有看到運河兩岸百姓不受水患侵擾的喜悅,當年五月初四胤祥因積勞成疾去世,享年44歲。

胤祥就好像諸葛亮對劉備父子那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態度去報答他的皇帝四哥雍正對他的知遇之恩和國士無雙的待遇,正所謂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性命報君。所以最終胤祥為了報答雍正的知遇之恩還是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胤祥死後雍正悲痛萬分,雍正特許胤祥死後不用像其他兄弟那樣改名為允字,而恢復其本名胤祥,就這樣胤祥成為清代唯壹不用避諱皇帝名諱的大臣。雍正追思胤祥的功勞,決定打破滿清以軍功立鐵帽子王的規矩,破格給予了胤祥家族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的待遇,胤祥也由此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九位鐵帽子王。

胤祥生前年輕時就與老三胤祉關系不太好,胤祉曾經輕視過胤祥的生母敏妃,並且在敏妃去世時胤祉理發,不尊重敏妃。所以胤祥自幼就與胤祉關系不好,但胤祥後來經歷了康熙朝的大起大落,把事情都看得淡了看得開了,他和胤祉的關系稍微有所緩和。

但胤祥去世後,胤祉也不悲傷,還在胤祥的葬禮上遲到了,於是引起了雍正的震怒,雍正決心在胤祥死後替他出口氣收拾壹下胤祉,因此雍正以胤祉不念兄弟親情為罪名將胤祉褫奪爵位圈禁於景山永安亭,胤祉被圈禁兩年後抑郁而亡。

從胤祥生前死後的待遇來看,可以說雍正對胤祥真的是恩寵和信任有加,但胤祥始終保持著謙恭謹慎,這也使得雍正越發信任和依賴於他,可以說胤祥和雍正是非常絕佳的組合,就如雍正曾經感慨的說過:“朕實賴王翼贊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壹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雍正與胤祥的兄弟搭檔為後來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夯實的基礎,雍正的功績至少要有壹半的功績是屬於胤祥的,可以說清朝的巔峰“乾隆盛世”是雍正與胤祥兄弟二人***同努力打下的基礎。

寫在最後

所以歷史上的胤祥可並不是俠王,他在康熙朝經歷大起大落磨練出來的謙恭謹慎就註定了他不能成為無所顧忌的俠王,但胤祥絕對算是歷史上的壹代賢王,他輔佐雍正為日後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