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求古文觀止3000字讀後感

求古文觀止3000字讀後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

沒有《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與爭議,也沒有《詩經》中的爛漫與自由,也非《離騷》的華麗與哀怨,更無唐詩、宋詞的豪邁與纏綿,更非《莊子》的遙遙與灑脫,有那麽壹本書,她除卻壹切浮華,卻將古人的智慧彰顯,她就是《古文觀止》。

這是壹本選摘自周朝到明朝的優秀散文的結晶。書中選摘了《左傳》、《史記》、《國語》、《戰國策》、《三國誌》中的精華。還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是壹本古老而有深度的書籍。從壹個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讀此書的感想如下:

壹、忠義篇的鑒賞

讀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征的忠誠和敢於直諫的精神所感動。其中,“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虛心納下、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知足”、自謙自制、“慎始而敬終、”三思適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淺。

這些精辟而有警示意義的言論如壹面鏡子,使唐太宗從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同樣有意義。“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警示著我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處理任何問題都宜三思慎重、客觀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難免不被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教師要學會寬容,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們每個教師修身養性的警示牌。知足常樂,學會淡泊。面對眾多行業的各種福利誘惑,我們的教師仍能堅守崗位,不動搖,不跳槽,仍能樂教,並終身從教。這也是壹種品格。所謂“慎始而敬終”不過如此。

魏征是幸運的,他的諫言創造了貞觀之治,為百姓贏得了壹個盛世。

另壹個憂國憂民的謀臣當推孔明了。他身逢亂世,卻能以壹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壹方平安。他憂國憂民,最終積勞成疾,郁郁而終。他所著的《出師表》使人倍感其愛國之心,赤膽之情。其以壹人之心力,欲擋天下壹統之大勢,雖如螳臂當車,卻忠勇可嘉。

相對而言,範仲淹的,《嶽陽摟記》,那種仿徨與愁悶,愛國與國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被多少公仆用以自喻。他們或許和範仲淹壹樣,未曾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

因此,我認為範仲淹是壹個淡泊名利的人。

二、孝道似曾走遠

本書記載孝道的較少,但李密的〈〈陳情表〉〉使人感到自己不夠孝順。

李密寫〈〈陳情表〉〉本是推辭、拒絕入朝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話語,使晉武帝明白其心誌,不僅不被治罪,還受到皇恩沐浴。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赤誠又另人同情。

這種言論,我將其概括為“感恩”。作為壹個教育者,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經常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而觀我自身,實在是做得不夠:父母年邁,卻不在身邊。他們有病痛時,我卻不能侍其湯藥。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每壹個人壹生都難以報答的。因此,工作再忙、離家再遠,我們都當常回家看看。

三、教育者的困惑

作為教師,要讀的相關內容首當其沖是〈〈師說〉〉。“傳道、受業、解惑”是每壹個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每日必備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言論使人難以接受。其實,我們的知識不斷老化,不加以學習,就會不如弟子。我們該怎樣面對這壹尷尬?

“不恥相師”回答了這壹難題。當學生出難題“考考妳”時,我們要放寬心,即使請教於學生,。也不是什麽可恥的事,無知才是我們所要禁忌的。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人,面子上過意不去。要知道:“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有虛心求學,才能遂心從教。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我們應警戒的。

再者,我認為有意義的作品還有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

這篇文章本是作者通過描寫郭橐駝種樹的方法來闡明做官要順乎自然,減少繁雜的政令滋擾的觀點。但從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認為這篇文章同樣有借鑒意義。

其壹:不要抹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好動、好玩。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時時要求他們循規蹈矩,應允許他們犯錯,並給予他們改錯的機會。使他們的個性自由發展。

作為家長,也要盡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間。不要自做主張,就給孩子報了壹個又壹個培訓、輔導班。應問問孩子,妳們是否願意學。

由於老師、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因此,孩子們在大人面前很聽話,卻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性格。誰也不知道他們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樣引導。正如我們喜歡的盆景,永遠只禁錮在盆中,永遠也離不開園丁的悉心照料。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經不起折騰。不能承受打擊和失敗。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過於幹涉,只會適得其反。即“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其二:孩子需要什麽

作為家長,妳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作為教師,妳了解學生嗎?他們需要什麽?我們惟恐子女(學生)才能壹般,不能出人頭地,更怕他們有陋習。因此,我們要求他們向指定的模式發展。其結果只會使他們失去自己的個性,變得千篇壹律。

就像時下的青年整容壹樣,美是美了,卻千人壹面,失去了本來的真。

我們對子女(學生)的教育很難做到理性。這就是“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的教育胡同。

孩子門需要什麽?不過是壹點自由而已。

我們常常抱怨沒有“千裏馬”,其實千裏馬常有,只是我們沒有伯樂的眼光罷了。

此外,書中的歷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寫景散文,也是很值得壹讀的。我才疏學淺,做此論而已。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壹樣可以為國為民,何必壹定要身居相位呢?我們教師也壹樣,雖只有壹方三尺講臺,卻也足以使我們傳遞智慧、施展才華,體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