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呼聲的日益高漲,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進行園林綠化,試圖為住戶營造優美的居住環境。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應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居住區景觀設計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發展本著居住區生活的舒適、舒心、賞心悅目、身心健康的目標,居住區的規劃和設計不斷地推陳出新,設計理念和創作思維不斷地更新,居住區景觀設計也在不斷地發展。
居住區的景觀居住環境可分為自然生態環境與人工建成環境兩個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礦產、水源、植被等;而後者則指城市的建築等人工的環境,它既有聲、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質環境,又有歷史遺產、社會生活、視覺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環境。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綠化設計,它包括綠化、鋪裝、標誌系統、景觀照明、景觀水景、景觀小品六大方面。而這六大方面的設計,最後應達到整個景觀系統的生態、功能和動觀的效應。
住宅區環境包括的內容絕不僅僅是綠化率的高低,還包括綠化、圍墻、大門、活動設施,各種指示標牌、水景、浮雕、雕塑、燈光設施、音響設施等,而這些內容又必須與住宅建築形成壹個有機的聯合體。單就綠化而言,也不是簡單的綠化就可以了,而必須考慮喬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適當搭配以及果樹、藥材、觀賞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的多種手段的運用。居住區裏的景觀也不只是供居民觀賞的,它必須與居民的休閑活動相匹配,也就是說,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夠實實在在地使用這些景觀設施,比如居住區的集中空地作出高低錯落的構築物應該形成或大或小、或公***或私密的活動空間,以滿足不同活動的使用要求,開闊的場地可以供居民集體晨練或舉辦群眾文娛活動,而相對隱蔽的小空間則可以給居民提供閱讀、交談的場所。
日本人曾總結出舒適環境的八要素:
1)空氣清新,沒有汙染和臭味;2)寧靜,沒有噪聲;3)豐富多彩的綠化;
4)與水景親近;5)街道美麗而整潔;6)具有歷史文化古跡;7)有適宜人們散步的場所和空間;
8)有遊樂設施。
其中。人們對安靜、空氣、綠化這三要素最為關心,並列為舒適性的基礎要素。
目前,我國主要用五個指標來衡量舒適度:
1)居住密度;2)綠地面積;3)室外活動場所與設施標準;
4)室外環境的噪聲標準;5)日照。
目前許多居住區的環境設計,在內容上過於強調裝飾性的景觀,如雕塑、噴泉、亭臺、大理石鋪裝等,實際上是誤導,居住區景觀的核心應該是生態的、自然的。
1)居住區區域位置及配套設施對居住區位置選擇必須首先考慮生態環境,並按生態要求,本著“以人為本”原則,保證住區有清新的空氣、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風條件,根據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與大環境結合,善於發揮地段優勢。居住區可借鑒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的手法,在功能上,象錢學森所說的“有學校、有商場、有飲食店、有娛樂場所,日常生活都可以步行來往,又有綠地園林可以休息。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築、園林,讓現代中國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住區以居住為主體,教育醫療、文化娛樂、體育鍛煉、交通出行、園林綠化等功能區要環繞居住中心,根據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2)居住區的道路應合理分流,減少對居住的影響。交通中以人為本,即人行優先,不能讓車幹擾居住環境,有條件可人車分流。居民區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遷居,滿足消防、救護需要,減少對住的幹擾,保證住的安寧為原則進行布置,從而達到通達性、安全性、方便性、壹體性、多層次性的要求。住區道路系統要分級明顯,架構清楚,通而不暢、順而不穿。環境景觀道路要求道路有生動曲折的布局,人在通過道路的過程中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通過道路表現出景觀的主題。
景觀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為主的街道,而是通過道路引人人勝,引導居住者進入情景之中。這就要求景觀道路要做得“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適當時候,通過巧妙布置,讓人覺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給人帶來感嘆和美的感受,使道路充滿人情味受到歡迎。另外,優美容易認知的道路線型、清晰的道路系統、良好的斷而組織與路面鋪裝,也是體現居住環境質量的重點。
3)居住區停車場的停車位要數量合適、設置合理,有利於優化環境,節約用地,減少對居民的幹擾。停車位的布置不能影響環境的美觀,要盡可能減少空氣汙染、噪音幹擾,且應節約用地,住區停車場以設在地下、半地下較為適宜,壹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a.半地下停車場和綠化組合——在同出地面的車場頂種植灌木、花卉、草坪,以及花架、花壇,壹舉兩得。
b.全地下車庫——其頂面的覆土應綠化,並與周圍地面園林融為壹體。
e.架空平臺下停車庫——在數幢住宅圍合的空間設架空平臺,其下停車,其上為綠化、交往空間。但由於車庫靠近住宅,要設法防止對住戶的十擾。
d.在綠化帶搭棚架停車——應盡量少用。不靠近樓旁,噪音少、棚頂有綠樹。
4)綠地作為居住區景觀的壹個元素,是居住區中唯壹接近自然的生態系統,它對保障壹個可持續的居住區環境,維護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居住區園林化沒計,有壹條明確的景觀主軸線,沿這條主軸線,沒計綠化步行街,有條件的話,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開人工小河流和省水泊體。住區園林景觀和植物花草應有層次,豐富多彩。從小的樓頂、樓旁綠化、路邊綠化,到組團綠化、小花園,到中心花園,都應做到空間層次分明。在居住區環境建設中,註重營造人際交往空間。組團綠化空間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際交往空間,應作為住區園林的重點,使之成為既有觀賞景觀又有交往設施(亭臺、桌椅等),又是便於居民就近享用的綠化空間。住宅樓首層架空也是綠化空間和增大人際交往的好辦法。可在架室層設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兒童活動的設施,種植喜陰的矮科植物和花卉,發展立體綠化,營造空中景觀。房前屋後布置園藝,多層次主體綠化,造成無處不綠的居住空間。
5)建築外型、色彩、組合居住區中的建築物是各種物質要素的主體,數量大、類型多對人們視覺識別的刺激性強,是反映居住區特色的重要內容。包括建築風格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屋頂形式和建築材料及建築色彩運用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建築布置錯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築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適中、色彩協調,與環境配合相宜。建築立面造型和色調采用可多式多樣,根據特定的環境精心設計,應註重協調性、和諧性、耐重性。立面要防止單調沈悶,盡量做到流暢大方、簡潔明朗、虛實有度、剛柔相濟,有節奏旋律感和時代特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墻面垂直綠化,屋面綠化、美化建築物景象。在居住建築的組合中,要創造充滿生活氣息的建築外部空間環境:壹種方式是以居住建築群體圍合壹個公***性的建築空間,圍繞公***空間的周圍形成若幹個次空間;另壹種組合方式是建築組團被分割為若幹個各自獨立的小空間。居住建築的組合形式是多樣的,空間內部形式變化是無窮的。壹個好的建築單體設計,不僅是建築本身功能設計的成功和外形的優美,更重要的是與周圍環境的有機結合與協調,創造生動、優美的居住區空間景觀。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