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壺口的黃河閱讀答案

壺口的黃河閱讀答案

現代文閱讀中常見的關於段落作用的題型之答題技巧

(壹)開頭段的作用

壹、如開篇點題,首段作用:總括全文,點明主旨,或者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

例:廣東卷《壺口的黃河》:文章開頭從“中國的水”寫到黃河,再寫到“壺口的黃河”,這樣安排有什麽作用?

在中國看水,看中國的水,最好到黃河。九寨溝的水顯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點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裝飾物。也許,中國的水應是黃色的,和我們中國人的皮膚壹樣;而黃河也只有到了這兒,才成了真正的黃河!

答案:通過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壺口的黃河最有“中國味”,點明主旨,總領全文。

二、如開篇沒點題,首段作用:引出下文,或與下文形成對照,或為下文做鋪墊。

例:山東卷《溯源》第18題:文章用鮭魚的溯源開頭,這樣寫有什麽好處?

有壹種鮭魚,幼小時,成群遊出河源地帶,順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後,又成群溯流而上還歸河源,在那裏交配、產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撓,鮭魚總是舍命克服。有時溯至斷巖,便從水中騰躍入空,直到躍越巖上的河段,繼續溯流歸源,回到原產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傳遞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後,幼魚又重復著同樣的出海、溯源和回歸。

我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鮭魚的報導,真是看得我驚心動魄。到底是什麽促使鮭魚回歸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人呢?人又何嘗不然?

答案:通過比較,引出下文人類的歸本還源

三、如開篇景物描寫,首段作用:結構上,它起鋪墊作用;景物描寫上看,勾勒環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氣氛。

例:07廣東卷《泥濘》: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於我們曾經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在北方漫長的冬季裏,寒冷催生了壹場又壹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沈淪於壹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

然而春風來了。春風使積雪融化,雪在這時候將它的兩重性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它的美麗依附於寒冷,因而它是壹種靜止的美、脆弱的美;當寒冷已經成為西天的落霞,和風麗日映照它們時,它的醜陋才無奈地呈現。……

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

答案: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為泥濘的出現作鋪墊(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

四、如開篇連續發問,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思的作用。

例:《峭壁上的樹》:文章在開頭連續發問,這樣寫 有什麽作用?

是為了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妳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於彈盡糧絕之後妳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那壹天妳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搏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妳並沒有死,壹道峭崖壁縫救助了妳,壹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妳。生根、發芽、長葉……從此,妳就在這裏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壹簇令人刮目的風景。這便是故鄉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的壹棵搖曳在我記憶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五、如開篇連續感嘆,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

例:《野菊花》:文章的開頭有什麽作用?

①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②有誰見過這般豪放壯烈的花雲?有誰聞過這麽沈郁凝重的藥香?那樣潑潑辣辣地開。壹簇壹簇,壹灘壹灘,壹坡壹坡,燦爛輝煌!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無悔的性格和氣質。

⑦她不禁錮自己……

⑧她不固守現狀……

答案:它不僅總括全文,開篇點題,而且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和對野菊花的贊美之情。

(二)結尾段的作用

①壹般是總結全文,照應題目,點明主旨,深化中心,呼應開頭,或兼而有之。

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人深思。

③也有暗示主題或者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解題思路:

(1)結尾段與開頭、題目比照,尋找結構關系:

照應題目、呼應開頭(首尾呼應)

(2)結尾段與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關系:

總結全文、點明主旨、暗示主題、深化中心

(3)結尾段表現作者的情感。

例:結合對全文內容的把握,分析最後壹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

(首段)讀王維的《山居秋瞑》時年齡還小,想象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麽樣。母親說這是壹幅很美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麽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尾段)“明月松間照”,照壹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壹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於勞作,在於獨立,在於思想——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答案:(1)進壹步解悟並引申了《山居秋暝》的詩意,並借浣女和漁人的活動,說明了精神的空靈來源於物質的創造和人格的獨立。(2)照應了題目,升華了主旨。(內容4分,形式2分)

(三)中間段的作用

壹、比較短,作用:承上啟下(過渡)。註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內容。

例:07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7題:“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麽作用?請簡要分析。

描寫泰山是很困難的。它太大了,寫起來沒有抓撓。三千年來,寫泰山的詩裏最好的,我以為是《詩經》的《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

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徐誌摩寫泰山日出,用了那麽多華麗鮮明的顏色,真是“濃得化不開”。但我有點懷疑,這是寫泰山日出,還是寫徐誌摩?我想周作人就不會這樣寫。周作人大概根本不會去寫日出。

我是寫不了泰山的,因為泰山太大。 ……

答: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承上啟下:壹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對上文不同文人所寫泰山的歸結;另壹方面它開啟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認為寫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進而轉入對泰山封禪的敘寫。

二、比較長,描寫的是選文的主要物象,作用: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

如:全國卷《鄉土情結》第3題:“本文第四段寫了壹代又壹代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妳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這壹代又壹代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可壹概而論,卻都是時代浮沈的倒影,歷史浩蕩前進中飛濺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並不取決於地理距離的遠近。我們第壹代的華僑,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兒育女,卻世代翹首神州。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作了慷慨的奉獻。香港蕞爾壹島,從普通居民到各業之王、紳士爵士、翰苑名流,對大陸踴躍輸將,表示休戚相關、風雨同舟的情誼,是近在眼前的動人事例。   

答案: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

三、如描述的次要物象與選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壹致,作用:襯托(或烘托、鋪墊)。如不壹致,作用:反襯。

如:全國卷《痛哭和珍》第19題:“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她是怎樣寫自己的?這樣寫有什麽作用?”

和珍,我不願意妳想起我,我只是萬千朋友中壹個認識的朋友,然而我永遠敬佩妳做事的毅力和任勞任怨的精神,尤其是妳那微笑中給與我的熱力和溫情。

……雖然我們不要求人們的同情,不過這些寒心冷骨的話,我終於不敢聽,不敢聞。自妳死後,自這大屠殺閉幕後,我早已丟失了,嚇跑了,自己終於不知道究竟去了哪裏。  

答案: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四)修辭類

針對修辭手法的命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在答題時明確其用的修辭手法,並根據要求回答它的作用。壹般說來,不同的修辭手法有不同的作用,

(五)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插入傳說、史實壹般是為了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如果前後有總括性語句或總結性語句, 那麽,插入部分往往就具有例證的作用。

插入某壹事件壹般是為了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所以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同時還在內容上具有深化或啟迪作用,壹般表示對生命、生活或事業的積極而深入

(六)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從論證的角度分析,引用詩文格言屬於引證法, 壹般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

此外,引用史實和古詩文,還有豐富文章的內涵、 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七)、以某壹物象作標題的作用

在寫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壹物象作標題,壹般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壹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二是象征某種哲理,表現某種情思。三是引出話題的作用。 四是照應開頭或結尾,或與之對比。五是表達主旨,深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