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既十分重要又很復雜,不易把握。目前在世界各國,家庭教育方興未艾,漸漸已成為壹種時尚,但仍普遍存在較大的誤區。理論闡釋對於研究人員很有必要,可光講道理對於廣大家長來說在理解與接受上難度較大壹些,最好用壹些有代表性的事例說明。為此,我們整理出中外家教園地裏科學與藝術領域結出的絢麗的“花朵”。看他(她)們在孩童時期曾經受到怎樣的家庭教育影響,雖然不能依樣畫葫蘆地硬性模仿,但肯定能從中得到壹些教益和啟迪,從而改善與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水平和狀況。
1.卡爾·威特的家教觀念與智力開發
卡爾威特是德國的壹名牧師。他通過訓練自己的孩子而創造的開發孩子智力的方法在歐美國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德國教育問題學會在壹次開會時,有人在會上說:“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天賦而不是教育。”卡爾·威特反駁說:“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人,不是決定於天賦的多少,而是決定於從生下來到五六歲時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備壹般稟賦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非凡的人。”當時,會上的人都反對他的說法。卡爾·威特說:“只要上帝給我壹個孩子,而且妳們都認為他不是白癡,那我就壹定能把他培養成為非凡的人。”卡爾·威特生了壹子,取名小卡爾·威特。小威特不僅不聰明,而且還有點先天不足。鄰居們背後議論紛紛,“這樣的孩子,就是教育也沒什麽出息,白費力氣。”小威特的母親也失去信心的這樣說。可是,老威特沒有為此喪失信心,他認真教育起小威特來。可是,就是這樣的孩子,卡爾·威特卻取得了驚人的家教成果:小威特八九歲時,就已經能夠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拉丁語等六國語言,通曉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九歲時就考入了萊比錫大學。這個大學的校長說:“九歲的小威特已經具備了十八九歲的青年們所不及的智力和學力。這是他父親對他實行早期教育的結果。”1814年4月,未滿14歲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兩年之後,又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正是由於老威特的教育得法和謹慎引導,小威特才避免了某些被稱為“神童”的少年通常要犯的驕傲狂妄的毛病,也避免了歷來所慣見的“10歲神童,15歲才子,過了20變庸人”的厄運,使小威特在學問上始終盛而不衰,成就非凡。
2.莫紮特父母所創造的奇跡
在法國巴黎壹個音樂會上,壹位7歲的幼童為壹位著名的女歌唱家彈鋼琴伴奏。幼童聽她唱了壹遍後,就能不看樂譜,自由地伴奏,從頭到尾壹點兒也不錯。女歌唱家再唱壹回,幼童又在琴上另做新的伴奏。每唱壹回,幼童的伴奏都變化無窮,和諧動聽,聽眾們驚嘆不已。這位7歲的幼童,就是被歐洲人稱為“十八世紀的奇跡”的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
這壹“奇跡”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與他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莫紮特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壹個小城薩爾斯堡,他的父親叫列奧波裏德·莫紮特,曾在大學裏學過法律,由於有音樂才能,擔任大主教宮廷樂師,是個優秀的小提琴手、作曲家和出色的樂隊指揮。
3.海倫·凱勒父母的教子方法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的盲聾作家、教育家。
海倫·凱勒從小因病盲聾,經過刻苦學習,成為作家,出版了《沖出黑暗》等許多著作,而且掌握了5國文字。她周遊世界,為人類的進步和福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海倫·凱勒面對盲、聾雙重痛苦,克服重重困難,用自己的行動向世界投放希望之光,證明了這樣壹條真理:殘疾成天才,家教是關鍵。
4.“早期誘發”的家庭教育結出的碩果
西方壹名著名教育家說:“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曾經毀滅了無數可以成為天才的孩子。”這位學者之所以這麽說是有充分的依據的。家庭是孩子的第壹塊園地,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位園丁。所以父母最初的家庭教育方法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