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歷史知識尚書·周書簡述(壹)

歷史知識尚書·周書簡述(壹)

周書簡述(壹)

周書·泰誓: 泰,《史記》作太。太是極大。公元前1048年武王伐紂,在盟津大會諸侯。武王向廣大諸侯誓師,所以叫做《泰誓》。這三篇《泰誓》都是梅氏所獻的偽古文。《泰誓上》是梅氏偽古文之十四。真古文《泰誓》存於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然而,據《左氏春秋·襄公三十壹年》所引《泰誓》佚文來看,《史記》所收並非全本。

周書·牧誓: 是周武王伐紂的誓師詞,記述周武王起兵滅商,在牧野決戰前的誓辭。內容是訓示從征將領和聯盟部落,要知道為什麽伐紂,如何列陣攻擊,以及處理俘虜,是壹篇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文獻。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率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與商戰於牧野,作《牧誓》。它是壹篇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文獻。《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所錄與通行版稍異。

周書·武成: 記載的武王伐紂的事件經過,作於公元前1046年。 武王伐殷。往伐歸獸,識其政事,作《武成》。2014年的通行本是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的《偽古文尚書》。真古文《武成》的部分佚文存於《漢書·律歷誌》中年,完整版即《逸周書·世俘》。《逸周書》是先秦史籍,本名《周書》,隋唐以後亦稱《汲冢周書》。書中內容主要記載從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到景王年間的時事。

周書·洪範: 舊傳為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認為系戰國後期或兩漢儒者所作,或認為作於春秋。箕子向周武王陳述“天地之大法”的記錄,提出了帝王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九種根本大法,即“洪範九疇”。

周書·旅獒: 旅獒,當時西方的部族獻上壹種大犬,當時的太保做《旅獒》勸誡武王不要沈湎於樂。

周書·金縢: 記載的是周武王死後成王消除對周公誤解的事件。金縢:武王勝商後二年,得了重病。當時天下尚未安定,殷民心懷不服。武王壹身關系天下的安危,所以周公親自請於太王、王季和文王,求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祝告的冊書收藏在金屬束著的匱中。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政事,管叔、蔡叔放出流言說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因此成王也懷疑周公,骨肉之間發生了隔閡。周公東征,取得輝煌的勝利,又寫了《鴟鸮》詩,想感動成王,成王仍然沒有醒悟,可見隔閡之深。後來因壹次偶然的天災,成王打開金滕之匱,發現了周公請求代替武王死的冊書,深深受到感動,隔閡終於消除了。史官看到金滕匱中的冊書作用這樣重大,於是記錄了這件事來表彰周公的忠誠。為了突出金滕中冊書的作用,於是名叫《金縢》。

周書·大誥: 《大誥》是周公相成王時,管叔、蔡叔、武庚聯合淮夷作亂,周公率兵東征,出師前,以成王的口吻發表誥文,申述所以東征的理由。是周公姬旦所做平定武庚之亂的戰前動員文告,是當時的實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談話曾多次運用形象、貼切的比喻,說理透徹、生動,又很質樸,有很強的說服力;字裏行間無不浸透著周公那誠摯、深厚的滿腔赤誠。周公以《大誥》平息了紛爭、統壹了思想後,毅然率師東征。3年後,平定了管蔡之亂,重新統壹了周朝。

周書·微子之命: 周公借用成王的命令誅殺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又讓微子開管理殷地,以繼續殷先祖的事業,並作《微子之命》告誡他,國名為宋。微子本來就仁義賢能,代替武庚後,殷的百姓十分擁戴他。

周書·康誥: 是西周時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舊地民眾的命令。本文體現了周公“明德慎罰”的思想,他以文王建立霸業的過程為例,說明了“明德慎罰”的重要性。

周書·酒誥: 作者是周公旦,是中國第壹篇禁酒令。周公旦封小弟康叔為衛君,令其駐守故商墟,以管理那裏的商朝遺民。他告誡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滅亡,是由於紂王酗於酒,淫於婦,以至於朝綱混亂,諸侯舉義。

周書·梓材: 指優質的木材。因篇中有“若作梓材”之語,故以《梓材》名篇,並以此比喻治國的良策。 此篇是周公教導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訓告之詞。

周書·召誥: 成王欲遷都洛陽,先派召公去經營。 周公視察洛陽時,召公委托周公上書,告誡成王應當敬德,使天命長久。

周書·洛誥: 周朝準備在洛邑(今洛陽)修建都城,召公已經勘查好了宮殿、宗廟、朝市等重要建築的選址,周公也前往營建洛邑,派遣使者迎接成王前來,把所占蔔的吉祥預兆報告給成王,史官為此寫下了《洛誥》。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蔔,作《洛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