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周代召穆公的《大雅·蕩》,解釋:萬事開頭講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解讀自《華嚴經》,由《華嚴經》部分經文的內容解釋概括而來,解釋:不要迷失最初的目標,始終如壹地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後壹定能得到成功。
《大雅·蕩》原文摘錄: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譯文:
上帝驕縱又放蕩,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
上天生養眾百姓,政令無信盡撒謊。萬事開頭講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場。
擴展資料:
《大雅·蕩》有人懷疑此詩為武王載文王木主伐殷紂,借遵文王聲討紂罪的檄文,與《尚書》的《泰誓》《牧誓》諸篇類似,只是有韻罷了。這也如陳子展所說“此想當然耳,實未有據”。
全詩八章,每章八句,其主要內容為托周文王作以自儆並刺王室。第壹章開篇即揭出“蕩”字,作為全篇的綱領,其後各章都是以“文王曰咨,咨女殷商”開頭。假托周文王慨嘆殷紂王無道之詞。該詩是召穆公直面勸諫周厲王的詩。
召穆公借古諷今,“顛沛之揭”就會“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警告周厲王接受殷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改弦更張。全詩構思精巧,結撰奇特,具有很高的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