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系統分析
1.1.1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任務
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是壹個具有萬人以上的員工,並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的圖
書館理系統,圖書館藏書 100 多萬冊,每天的借閱量近萬冊。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圖書的編目和借閱等的工作量大,準確性低且不易修改維護,讀者借書只能到圖書館手工方式查找書目,不能滿足借閱需求。需要建立壹套網絡化的電子圖書館信息系統。
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服務對象有兩部分人:註冊用戶和壹般讀者。壹般讀者經註冊後成為註冊用戶,註冊用戶可以在圖書館借閱圖書,其他人員只可查閱圖書目錄,但不能借閱圖書。系統同時考慮提供電子讀物服務,目前只提供電子讀物的目錄查詢服務,不久的將來將提供電子讀物全文服務。用戶可通過網絡方式訪問讀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1.1.2 系統內部人員結構、組織及用戶情況分析
為了對系統有壹個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對系統內部人員結構、組織及用戶情況有所了
解。圖書館系統的組織結構如圖 1 - 1 所示。
圖 1 - 1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
圖書館由館長負責全面工作,下設辦公室、財務室、采編室、學術論文室、圖書借閱室、電子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和技術支持室。各部門的業務職責如下。
辦公室:辦公室協助館長負責日常工作,了解客戶需求,制定采購計劃。
財務室:財務室負責財務方面的工作。
采編室:采編室負責圖書的采購,入庫和圖書編目,編目後的圖書粘貼標簽,並送圖書借閱室上架。
學術論文室:負責學術論文的收集整理。
圖書借閱室:提供對讀者的書目查詢服務和圖書借閱服務。
電子閱覽室:收集整理電子讀物,準備提供電子讀物的借閱服務,目前可以提供目錄查詢和借閱。
期刊閱覽室:負責情況的收集整理和借閱。
技術支持室:負責對圖書館的網絡和計算機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1.1.3 系統業務流程分析
系統的業務室系統要達到的業務目標,業務流程分析是系統分析的基礎環節。圖書館管
理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如圖 1 - 2 所示。
圖 1 - 2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
通過業務流程調查,理清圖書館管理系統的主要業務和業務的流程。
圖書館管理員編制圖書采購計劃,由采購員負責新書的采購工作。采購圖書入庫後,交采編室編目,粘貼標簽,產生圖書目錄。圖書交圖書借閱室上架,供讀者借閱。采編後的電子讀物交電子閱覽室。
讀者分為註冊讀者和非註冊讀者,只有註冊讀者可以在本圖書館借書,非註冊讀者可查詢目錄但不能借書。讀者填寫註冊登記表交圖書館的管理員審核後,記人讀者登記表,成為註冊讀者,發給借書證。註冊讀者借書時,需填寫借書單,連同借書證壹起交給借閱室管理員,借閱管理員核對無誤後,填寫借閱登記表,修改圖書登記表中該書的數量,上架取書交給讀者。圖書館設讀者信箱,讀者需要但沒有庫存的圖書,讀者可以通過讀者信箱反映。圖書館管理員定期處理讀者信箱中的意見,將讀者需要的圖書編制成圖書采購計劃交采購員購買。
1.1.4 數據流程圖
數據流程圖時全面描述信息系統邏輯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統中各種業務
處理過程聯系起來。以下時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地數據流程圖。
(1). 零層數據流程圖 1 - 3
圖 1 - 3 零層數據流程圖
( 2 ) 1 層數據流程圖 1 - 4
圖 1 - 4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1 層數據流程圖
1.1.5 數據定義及數據字典
為了對數據流程圖中各元素進行詳細的說明,我們采用了數據字典的說明方法。圖書館
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字典如下:
(1) 數據流描述
數據流編號: D01
數據流名稱:圖書采編信息
簡述:圖書采編信息
數據流來源:圖書購買後,由圖書館采編人員編碼整理後,輸入計算機。
數據流去向:采編管理模塊。圖書采編信息將采編數據存入數據庫(圖書表)
數據項組成: BookID (圖書編碼)+ BookType (圖書類別)+ BookName (書名)+ Auth (作者)+ Publisher (出版社)+ Price (單價)+ PubDate (出版日期)+ Quantity (購買數量)
數據流量: 100 本 / 日
高峰流量: 500 本 / 日
數據流編號: D02
數據流名稱:圖書借閱單
簡述:圖書借閱單
數據流來源:用戶填寫圖書借閱單交圖書館管理員,圖書館管理員審核後,輸入計算機。
數據流去向: P2_11 檢查讀者身份。
數據項組成: OrderDate (借閱日期)+ BookName (書名)+ RederID (讀者賬號)+ ReaderName (讀者姓名)+ O_Quantity (借閱數量)
數據流量: 1000 部 / 日
高峰流量: 5000 部 / 日
數據流編號: D03
數據流名稱:填寫借閱記錄
簡述:填入借閱表的記錄
數據流來源: P2_13 檢查合格的借閱圖書信息錄人到借閱庫中
數據流去向:借閱庫
數據項組成: OrderID (借閱號)+ OrderDate (借閱日期) BookName( 書名 ) + BookID( 圖書編碼 ) + ReaderName (讀者姓名)+ ReaderID (讀者賬號)+ ReturnDate (還書日期)+ O_Quantity (借閱數量)+ state (狀態)
數據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數據流編號: D04
數據流名稱:借閱圖書數量
簡述:修改圖書庫中圖書數量
數據流來源: P2_13 修改圖書庫中圖書數量
數據流去向:圖書庫
數據項組成: BookID (圖書編碼)+ O_Quantity (借閱數量)
數據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數據流編號: D05
數據流名稱:圖書查詢信息
簡述:圖書查詢信息
數據流來源:讀者
數據流去向: P3_11 檢索處理模塊
數據項組成: Book ID|BookName|Auth|Publisher
數據流量: 2000次/日
高峰流量: 4000次/日
數據流編號:D06
數據流名稱:圖書檢索結果
簡述:返回給讀者的查詢結果
數據流來源: P3 _11 檢索條件處理模塊,從圖書庫中返給讀者的查詢結果
數據流去向:讀者
數據項組成:查無此書|符合條件的圖書數量+{圖書館藏號+圖書類別+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庫冊數}
數據流量:2000次/日
高峰流量:4000次/日
數據流編號: D07
數據流名稱:圖書預定信息
簡述:讀者預定圖書時填寫的信息
數據流來源:用戶填寫圖書預定信息,要求預定圖書
數據流去向: P4 _11 預定信息輸入
數據項組成: ReaderName + Password + BookID
數據流量: 50 次 / 日
高峰流量: 100 次 / 日
1.2 系統設計
1.2.1 系統功能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圖書目錄檢索、網上圖書預定、圖書借閱、電子出版物借閱、圖書采編、讀者留言和系統維護等。系統功能如圖 1 - 13 所示。
圖 1 - 13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功能
各子系統功能如下所述。
1. 讀者註冊系統
讀者訪問系統時將檢驗讀者賬號和密碼,經過註冊的讀者允許進入系統。
2. 書目查詢系統
讀者進入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後,可以根據需要檢索書名或期刊。檢索條件可以是書名稱、圖書編號、作者姓名或關鍵字等條件,如果讀者擁有不充分還可以進行模糊查詢。
3. 圖書預定系統
讀者檢索到需要的圖書後,單擊所需要圖書條目,進入圖書預定系統,讀者也可以從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主界面進入圖書預定系統。系統查詢圖書庫,如果書庫中有此書,則將此書為該讀者保留三天。讀者應當在三天內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否則系統將自動取消保留。
4. 圖書借閱系統
讀者查找到所需圖書後,在圖書保留期內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圖書借閱系統處理圖書借閱、還書、續借等手續。
5. 圖書采編系統
圖書采購入庫經過編目等處理後,將其目錄存入數據庫,提供給讀者檢索使用。目錄信
息包括圖書編號、圖書類別、書名、作者、出版社、定價、出版日期和數量等。
6. 電子讀物系統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中的電子讀物的數量越來越大。電子讀物系統處理電子讀物的閱覽、版權與安全等事務。
7. 讀者留言板
通過留言板,讀者將需要的圖書、要求和建議等記錄下來,與圖書館管理人員交流。
8. 系統維護模塊
系 統維護模塊主要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圖書統計信息和讀者統計信息,以便於管理人
員從宏觀上掌握圖書館運行的總體狀況。
1.2.2 系統環境設計
1.硬件環境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采用兩臺服務器構成雙機備份結構,保證提供實時服務。為保證較快的響應時間,選用處理速度較高的計算機系統,內存大小對數據庫系統的響應速度影響較大,選擇內存較大的系統。網絡通信速度選用100Mbit/s1000Mbit/s。為保證系統中心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數據備份設備(采用外部備份方式)。
2.軟件設計環境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采用先進的 Client ( Browser ) Server/Database Server 模式,服務器端采用 Web 方式進行系統開發,用戶使用通用的瀏覽器訪問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服務器端采用應用邏輯服務和數據庫服務兩層,與客戶端形成三級系統結構。采用這樣的三層結構,具有結構清晰、維護簡單、運行速度高等特點。軟件結構如圖 1 - 14 所示。
圖 1 - 14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三層體系結構
操作系統采用 Microsoft 公司的 NT 服務器, Web 站點發布系統選用 Microsoft 公司的 IIS ,數據庫系統選用 Microsoft 公司的 SQL 。用戶界面設計設計使用 Dreamweaver 、 Flash 和 FrontPage 等軟件工具。
3. 網絡環境設計
圖書館的網絡系統,由圖書館主交換機和部門交換機組成。用戶可以在圖書館內部使用
圖書館網絡系統訪問該系統,也可以在圖書館外部使用互聯網訪問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