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大明湖的民間故事

大明湖的民間故事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天下第壹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壹,大明湖的 民間 故事 大家壹定聽過不少。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大明湖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大明湖的民間故事篇壹

 鵲華橋是濟南著名古橋之壹,為壹單孔石質拱橋,東西向橫陳於百花洲與大明湖之間,橋下流水潺潺。畫舫穿行。舊時遊大明湖的人,大都要上橋瀏覽壹番。此橋為明湖畔重要景點之壹,過去人們評說明湖風景有 " 七橋風月 " 之說,鵲華橋乃七橋之壹也。

 鵲華橋高逾數丈,於其上北向遠眺,近處明湖荷柳爭輝,畫舫往來。遠處西有鵲山側臥,東有華山聳立,二山遙遙相對。田野平疇,房屋茅舍,皆朦朧隱現於煙雨之中。古人稱此為濟南八景之壹的 " 鵲華煙雨 " 。宋元時期大書畫家趙孟 ,根據這壹景觀,畫成壹幅畫圖,名之為 " 鵲華秋色圖 " ,成為傳世佳作,清代傳入宮廷 收藏 。 這壹年,乾隆皇帝再遊大明湖。他登上鵲華橋,觀賞眼前如畫景色,忽然想起宮中珍藏的 " 鵲華秋色圖 " ,便立馬派人去取。畫圖取來後,他對畫觀景,看景品畫,興致大發,即興賦鵲華橋詩三首,其壹曰:大明豈是銀河畔,何事居然駕鵲橋。秋月春風初較量,白榆應讓柳千條。

 在這裏乾隆皇帝遐思聯想,由鵲華橋聯想到 傳說 中的銀河、鵲橋、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眼前的美景是實實在在的,而神話中的天宮則是虛無飄渺的,最後發出了還是人間大明湖更美好的感嘆。

 事有湊巧,據說他吟了此詩不久,京師傳來邸報:皇後病故。乾隆皇帝悲傷之余大為懊惱,認為是自己寫了這首詩帶來的不吉,應了牛郎、織女相分離的事。從此之後,他再也不肯登鵲華橋了,怕觸景生情,引起傷感。

大明湖的民間故事篇二

 泉城濟南,古稱歷下,歷山在南,明湖於北;城內泉水,百處有余,散布如棋,遍於巷陌,其著名者,七十有二。泉水流匯之處,大明湖成焉。泉池湖山,造就濟南勝景。

 感應井泉者,濟南名泉之壹也,位於明湖北岸,北極廟東。其泉得名,蓋因北極廟也。北極廟始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 (公元 1280 年) ,道教廟宇,奉祀真武大帝。明代正德九年 ( 公元 1514 年 ) ,因北極廟日久傾圯,德王府白某率眾修復之。然近處無可飲之井,工匠百余人之飲水,需西去數裏外之羅姑、玉環泉處汲取,費工勞力。據舊碑載:白某於夢寐中有人指示曰:泉在北。翌日,掘此地,果得壹泉,色清味甘,因名之為感應井泉雲。並於是年夏 四月十五日 ,立感應井泉記碑於井側。按此碑系明代著名詩人濟南邊貢篆額,邊貢書法世所罕存,尤為珍貴也。

 日月更替,興廢不止。又四百多年後,北極廟復廢圯,感應井泉亦不復存矣,僅余碑刻。 文化 革命期間,湖畔文物、碑刻破壞甚劇,明湖公園員工為保護感應井泉記碑,將其埋於地下,使其免遭壹難。 1983 年,北極廟恢復重建,然感應井泉仍舊湮沒,為壹憾事也。 1999 年,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為落實市政府保護、恢復名泉的指示,根據市名泉辦的安排,遍訪歷下長者,查閱書籍資料,得其舊址。 11 月 6 日 破土,隔日井現。今明湖公園恢復感應井泉,復立舊碑於側,並建感應池周匝井泉,如蚌含珠。蔚成景觀,極宜賞樂,此亦泉城、明湖盛事矣,遂書此以為記。

大明湖的民間故事篇三

 古時候,濟南北郊有個大明國寺。寺內殿宇雄峙,亭閣林立,每天經聲佛號,響遏行雲,看上去極為莊重、排場。然而寺內的和尚卻不守教規,勾結官府,欺壓百姓。尤其可惡的是經常利用信徒燒香還原、祈求得子等機會,坑害奸汙來寺拜佛的良家婦女。傳說有壹個官人的母親病了,請了許多醫生醫治,也不見效。官人的妹妹至愛至孝,便要去大明國寺為母親燒香許願,官人說什麽也不同意。妹妹為治好母親的病,每天晚上都偷偷地朝大明國寺的方向燒香祈禱,壹月之後,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妹妹決心到大明國寺還願,怕哥哥不答應,就趁哥哥不在家的時候,獨自來到大明國寺。那天寺內老和尚外出不在寺院,幾個小和尚見這女子長得年輕漂亮,隨起歹心,悄悄跟蹤,並查看了住處, 報告 了老和尚,老和尚眉飛色舞,立即派人把官人的妹妹拖到寺內。官人得知後,勃然大怒,肝膽欲裂,他抄起大刀,騎上戰馬,奮力向大明國寺追去,剛到大明寺附近,突然天空烏雲滾滾,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突然壹聲霹靂,頓時天塌地陷,那座金碧輝煌的大明國寺,就這樣沈入地下。接著從地下冒出壹片水,形成了壹個很大的湖泊,就是現在的大明湖。

 再說官人搶出了妹妹,治好了母親的病,大明國寺的和尚已遭天遣,百姓拍手稱快。從此以後,官人辭職,在大明湖中種藕 捕魚 ,周濟窮人,奉養老母,日子過得滿快活。而那些惡和尚有的餵了魚蝦,有的變成了湖裏的蛤蟆,看到人家過上了美好的日子,只會生氣鼓肚,卻永遠叫不出聲來 ?

>>>下壹頁更多精彩的?大明湖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