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對世出世間壹切惡行皆不要去做,而對於世出世間的壹切善行應當積極努力的去奉行,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
出自《增壹阿含經》,此為佛教基礎經典,北傳四部阿含之壹,由東晉僧伽提婆譯。
節選原文:
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壹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壹阿含壹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譯文:
當時大迦葉問阿難:“增壹阿含是不是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是不是所有的法則都是從這裏衍生出來的?”阿難說:“是啊是啊,增壹阿含壹句話裏面,就產生了三十七種品質和其他法則。”
迦葉問:“是哪壹句呢?”尊者阿難便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意思是對世出世間壹切惡行皆不要去做,而對於世出世間的壹切善行應當積極努力的去奉行,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這就是佛教的本意了。
擴展資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人在世間行為的指導表現在兩個方面
1、是身語行為上,即身不行惡行,語不出惡言。相對的身體行為上應做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有助益的行為。語言上應說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有幫助的言音。
2、是心靈方面,內心常應保持與善相應的正念,遠離損害惱亂國家人民及眾生的惡念。
行善對現世利益不壹定有助益,作惡對現世利益不壹定有妨礙。但佛教認為作惡會留下不好的業力種子,從而導致未來生活的不順利,而行善則會留下良好的業力種子影響未來的生活,從而使生活更加美滿。因為這種因果思想,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實際是佛教的價值觀。
在善惡標準上,不以人主觀定義的善惡為標準,而是以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為標準。
《增壹阿含經》主要記述佛陀及其弟子們的事跡,闡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對俗人修行的規定,論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義等。經中也多處提示了“六度”、“三乘”等大乘菩薩道思想。作為小乘基本經典,此經的重點在說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種因緣故事,故又為勸化者所專習。
本書同其他三部阿含壹樣,系記載基本佛教教義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研究佛教產生以及當時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學等提供了資料。
百度百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