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則:《魚我所欲也》、《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魚我所欲也》
全文:
魚,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義,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於生者, 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於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喪耳。
壹簞食, 壹豆羹, 得之則生, 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萬鐘於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麽我寧願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麽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麽凡是壹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麽手段不可用呢?
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麽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壹樁不可以幹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壹碗飯,壹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麽好處呢?是為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
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惡廉恥之心)。
2、《富貴不能淫》
全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壹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孟子說:"這個怎麽能夠叫大丈夫呢?妳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妳丈夫家裏,壹定要恭敬.壹定要謹慎,不要違背妳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
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裏,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誌的時候,便與老百姓壹同前進;不得誌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誌。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墻的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裏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裏奚被從奴隸市場裏贖買回來並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壹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壹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裏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如果)壹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擴展資料
孟子的思想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壹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壹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壹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壹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壹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壹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壹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壹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壹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壹家壹戶的小農為基礎,采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恒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
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壹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
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壹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參考資料:孟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