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年表演的傳統相聲,主要是最見演員功力的“貫口”活兒與“文哏”段子,如《誇住宅》、《地理圖》、《吃元宵》、《文章會》等等。其表演“活兒寬、路子正,哪段兒都有新東西”。中年之後,在表演對口相聲的同時,馬先生也擅演單口相聲,並且常能使所演節目給觀眾帶來“余音繞梁”的美感。當時樂了還不算,“什麽時候想起來什麽時候還會樂”,真正做到了使自己的藝術膾炙人口、雋永流芳。在藝術趣味上,他在舞臺表演上的“口風”追求現場運用,他曾說:“我不喜歡拿好架勢才出場,也不喜歡用大喊大叫、超刺激的怪聲、怪氣、怪相找噱頭。我要用語言和形體動作把觀眾引入我為他們提供的特定環境,使觀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我用‘包袱’把觀眾逗樂,又要使觀眾在感覺上並不以為我是有意識地在逗他。”正如古人詩句所謂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正是馬三立在相聲表演藝術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境界與追求。有時間可以搜壹下:《秘方》《吃餃子》《馬虎人》《八十壹層樓》《寫對子》《開會迷》《相面》《情緒與健康》《西江月》《黃鶴樓》《誇住宅》《偏方》《大樂特樂》《逗妳玩(兒)》《對對子》《三字經》《拉洋片》《算卦》《找糖》《美容院》《開會》《釣魚》《起名的藝術》《賣黃土》《讓座》《蘇三不要哭》《十點鐘開始》《似曾相識的人》《法語的誤會》《大上壽》《迎春曲》《買猴》《講衛生》《練氣功》《白事會》《吃元宵》《扒馬褂》《賣掛票》《開粥廠》《天王廟》《搖煤球》《學外語》《八大改行》《病從口入》《文章會》《說瞎話》《老頭醉酒》《追》《汽車喇叭聲》《查衛生》《相聲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