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只選鎮定自若、坦然面對災難和死亡的人?那是因為文章所表現的人性美,人類文明正是靠它得以傳承和發展的,人類文明需要這種精神。所以文章雖由3個片段組成,但卻有壹條內在線索將它們牽引在壹起,那就是他們面對災難時的鎮定、勇敢無畏。人物的行動是受思想支配的。作者在描寫三個片段的時候,對其中人物的表現,采用了不同的描寫手法,對華萊士等側重於行動描寫,對古鹹側重於對話描寫,而對老史密斯則側重於心理描寫,這些描寫使文章富於變化,豐富多彩,產生了強烈的視聽效果,文章壹時間線索組合三個畫面,每個畫面各有中心人物,每個人物有各有壹個行動過程,各自獨立有相互銜接,壹切換的方法將他們作為整體壹壹展現出來,使人們仿佛在看電影壹樣,有壹種身臨其境之感。
本文既寫靜,有寫動,動靜結合,相得益彰。三個中心人物的話語,動作,神態,正好表現了他們內心世界令人震撼的崇高精神境界,形成“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強烈的藝術效果。 尤為感人的是船長史密士。他明白,這是“最後時刻”,這是“他的最後壹次航行”,但是,他“壹直都在四處走動”,直到海水沖進船長室,他猛地抓住舵,“不,我不能被這肆虐的海水打倒,就是死,我也要站著死。”金石語言,擲地有聲,偉岸身影,巍然屹立。老船長,忠於職守、沈穩、堅強、與船***存亡的責任心、事業心永遠定格在讀者的心中。(經典道具:舵 )
三人的相似處:從容鎮定 坦然面對 英勇無畏,體現出他們對生命尊嚴和價值的堅守,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向我們禮贊了壹群盡職盡責的人,老船長史密士在特殊災難到來時仍盡著船長的責任,雖然法律沒有對音樂家華萊士等音樂人及老爵士古鹹在災難發生時應盡的義務作出像船長壹樣的規定,但他們卻無壹例外地盡著與自己職業或身份相就的撫慰他人靈魂,維護自身榮譽的責任。所以,我們每壹個人都應該做壹個有責任心的人。不管是法律義務還是道德義務。
作品想要傳達出壹種真、善、美的力量,並通過文中人物鎮定、坦然面對災難和死亡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背後所表現出的恪盡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等人性之美。在災難尤其是危及到生命的重大災難面前,人類本性中的善良與邪惡、高貴與卑劣得到充分的展現。盡快逃生是每個人的本能,在這種情況下,竭盡全力脫險會使人爆發出空前的能量。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能展現出壹個人的修養和素質。倘若為了自己的命而就不擇手段,甚至踩在他人的身體上逃生,固然可以活命,但相信日後的他會生活在自責之中。盡管這些人身份、職業不同,但他們面對死亡很快能夠鎮定下來,是因為“他們有所愛,不是常人的愛的境界,是超越了生命的境界。有理想,有寄托,有了就可以達到面對災難而淡然處之的境界……”這些人綻放人性光輝,靈魂比生命重要。有些人有靈魂,有很高的精神境界,有些人達不到這樣的境界。所以說在災難面前展現人性差異,人總要有自己的追求。”
大海無情,人意有恩。鐵船雖翻,人性永存 。災難中的人性光芒,激勵著我們每壹個人珍惜生活、善待生命,也提醒著我們如果遇到同樣的事情,做出怎樣的選擇才能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