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讀後感篇1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也是老舍的成功之作。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壹個茶館裏。茶館裏人來人往,匯聚各色人物,三教九流。壹個大茶館就是壹個小社會。老舍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中,展現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幾種勢力的尖銳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國的歷史命運。
這就是《茶館》投影出的中國!
裕泰茶館在大時代中生存了下來,必然有他的生存之道。先從茶館的內部裝飾開始說起。
從茶館中桌凳的變化就側面反映了這裏生意的好壞。第壹幕中店裏放的是長桌,方桌,方凳,長凳,小凳。這樣客人的容量還是挺大的。當時天泰,廣泰,德泰都已經關門了。市場競爭的壓力不大了,勉勉強強的混口飯吃。第二幕中壹律是小桌與藤椅,桌上鋪著淺綠色桌布。墻上用的是時裝沒美人,可見王利發緊跟時代潮流。第三幕中都換成了小凳和條凳,家具也黯淡了,門庭也不光線了,歲月讓裕泰失去了生氣。體面也不是這裏的形容詞了。除了這明顯的外部裝飾,還有那些個字條。
“莫談國事”這條子陪著裕泰壹起經歷了半個世紀。第壹幕中茶館各處都貼著這條子“莫談國事”。第二幕中的“莫談國事”更大了,更醒目了,功能依舊。第三幕中“莫談國事”有了壹個夥伴“茶錢先付”。“莫談國事”更大,更多!這是壹張神奇的條子。
“莫談國事”將封建無限的放大,也無限的反應了社會的落後。“茶錢先付”反映了裕泰的生意已經岌岌可危了。
在茶館中不僅僅有陳設的條子,還有人。《茶館》中人物繁雜但每壹個都有鮮明的個性。
其中在全文的結尾的時候有壹個沈處長。他壹***只有壹點點的臺詞,是七個“好”字和壹個“傳”字。語言極其凝練,但同時把這個人表現的淋漓盡致。沈處長的出場穿著軍便裝,高靴,帶馬刺,手持小鞭,後面還跟著兩個憲兵。他明顯是壹個很霸氣的人,但少言寡語。不說話,用眼神示意也許就是這些長官的特征之壹。
沈處長不過是這戲中的跑龍套,而王利發是貫穿整部戲的靈魂人物之壹。
王利發是壹個小小茶館的老板,為了生存,他阿諛奉承,逆來順受。這不僅僅是他的茶館,也是他父親的。所以茶館不僅是壹個賺錢工具,更是他父親的饋贈和希望。壹個不卑不亢的人,但不是壹個茍活之人,他很堅定的保護家人,自己堅守茶館,最後用上吊來結束生命。
《茶館》是我讀的第壹本戲劇。人物繁多,我每每讀過都不時的翻到前面去看人物表。雖然人物多很繁雜,但老舍能清晰地寫下這麽多,可見他能力的強大。壹張張醜惡的嘴臉,壹張張善良的臉龐,都在老舍筆下栩栩如生。我讀出了世道淪落,讀出了人間正道是滄桑。
《茶館》很經典,人物很傳奇。
茶館讀後感篇2
幾乎所有人都說《茶館》是壹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成功之作。
——題記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壹個叫做裕泰的茶館裏。壹部簡簡單單的三幕話劇,借助於壹家普普通通的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歲月濃縮,將許許多多符合時代特征的小人物涵蓋,將壹個國家在那些個特定時代的悲哀訴盡。
這部話劇主要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走向破滅的故事。歷經了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黨統治時期的裕泰茶館,在當權者和小人的謀劃下最終被改成了“花花聯合公司”。而壹生守護著茶館的王利發掌櫃選擇了在他的茶館裏自殺。《茶館》該劇可以說是很現實,好人不壹定有好報,而惡人不壹定有惡報。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敗被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先談談這幕話劇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群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壹顯得重復。王掌櫃、常四爺、松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壹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壹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壹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
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高官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壹情節,仿佛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壹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麽壹個走著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壹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壹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再談談這部話劇的特殊之處。《茶館》的成功在於語言的成功和戲劇結構的巧妙、嚴密。話劇全憑臺詞塑造人物,壹個人的性格全體現於他的每壹個字眼中。“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語言功力令人嘆為觀止。《茶館》中每個人物的臺詞都有生活氣息卻意味深長。在戲劇結構上,《茶館》可以說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話劇雖年代跨度大,沒有主線故事,但毫不顯得零散難懂。老舍先生通過壹個主要人物,從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松散但有了連貫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雖然年代變化了,但每個人物所代表著的群體依舊存在,並隨著時間的遷移有了細微的變化。令故事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最後,每個人物都扮演著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揭示了社會壹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評論說《茶館》是壹曲舊時代的葬歌,也是壹曲挽歌。《茶館》這三幕***占了五十年的時間,而老舍先生僅僅用壹些個小人物怎麽活著和怎麽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當妳合上書本的壹瞬,妳會感覺到妳和那些小人物壹起度過了漫長艱辛的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