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魚所我欲也原文和翻譯

魚所我欲也原文和翻譯

《魚所我欲也》原文和翻譯如下: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壹簞食,壹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麽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麽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

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麽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壹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麽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什麽不可以做呢?

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壹碗食物,壹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會餓死。如果盛氣淩人地呼喝著給他吃,饑餓的行人也不願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就連乞丐也會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

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麽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

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魚所我欲也》賞析:

文章通過魚和熊掌的比喻,生動地揭示了生活中常見的道德沖突。當面臨兩難選擇時,我們往往會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定。而這種猶豫的本質,往往源於我們對利益和道德的權衡。文章通過這個比喻,引導讀者思考這種矛盾的根源,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解決這種矛盾。

文章強調了道德選擇的重要性。在面對利益和道德的沖突時,我們應該堅持道德的原則,而不是被利益所驅使。這個觀點體現了儒家哲學的核心思想——重視道德修養,追求內心的完善。

文章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闡述了道德選擇的理由。文章認為,道德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沒有道德的人類社會將是混亂無序的。因此,我們應該把道德放在首位,以它為準則來指導我們的行為。

《魚我所欲也》是壹篇充滿智慧和啟迪的文章。它不僅引導我們思考生活中的道德問題,還教給我們如何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這篇文章對於我們提高道德修養,完善自我人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