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特爾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或為恐龍和與它同壹時代的蛇頸龍、翼龍等的模糊總稱。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壹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壹起滅絕了。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麽大;小的,卻跟壹只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 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最早的恐龍
美亞裏桑那州矽化木公園發現壹條距今2億2千5百萬年鴕鳥大小200磅的恐龍化石。
最遲出現的恐龍
角類恐龍在白堊紀距今1億3千5百萬年以後最盛
最大的恐龍
據美國阿而伯克基地區發現的震龍全長30米重達80噸。
[編輯本段]滅絕原因
中生代末大絕滅
現在我們知道,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在距今6500萬年前。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了地球達壹億多年的各種恐龍全部絕滅了,同樣悲慘的命運還同時降臨到了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種其它的生物。在這次災難中絕滅的還有蛇頸龍等海洋爬行動物,有翼龍等會飛的爬行動物,有彩蜥等恐龍的陸生爬行動物親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至於海洋中的微型浮遊動植物,鈣質浮遊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遊植物也幾乎被壹掃而光。經過這場大劫難,當時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這真是壹場大絕滅、大災難。大絕滅的結果使得在距今6500萬年這個時間的前後,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巨變。這場大絕滅標誌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從此進入了壹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科學家們經過不懈的努力,分析研究了到目前為止可以發現的所有線索,提出了解釋這壹大絕滅現象的各種理論。但是至今,關於這場大絕滅的原因仍然沒有找到壹個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
也許,這樣的答案等待著妳來尋找。
關於恐龍絕種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紜,但都沒有壹個壹定的論點,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究是壹個未解的謎題,在此僅將壹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被餓死,被互相殘殺等等。
壹.隕石碰撞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裏的壹顆小行星.這麽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壹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裏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裏.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裏到300公裏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壹步的研究.
___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壹幕.有壹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壹道剌眼的白光,壹顆直徑10公裏相當於壹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壹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裏的速度壹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壹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裏,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壹切,洶湧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壹端,在那裏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幹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壹場多麽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壹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卷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裏,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壹時間沈寂無聲.生物史上的壹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二.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幹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壹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三.氣候變動說:
由於板塊移動的結果,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四.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安東尼奧-齊基基最近提出,造成恐龍大絕滅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規模的海底火山爆發。
齊基基教授認為,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發生了壹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從而,影響了海水的熱平衡,並進而引起了陸地氣候的變化,因此影響了需要大量食物維生的恐龍等動物的生存。他的理由是,現代海底火山爆發對海洋和大氣產生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只是其影響程度比起6500萬年前發生的海底火山爆發的程度小多了。
齊基基教授認為,過去,科學界對海底火山爆發的情況了解得很少,現在需要對這種嚴重影響地球環境的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他舉例說,格陵蘭過去曾經生長著茂密的植被,但是當全球性的海洋水溫平衡變化以後,寒冷的洋流改變流向後經過了格陵蘭,從此把這個大大的島嶼變成了冰雪覆蓋的大地。這是海洋水溫平衡變化對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的壹個典型實例。海底火山活動是影響海洋水溫平衡變化的壹個重要因素。因此,齊基基教授認為應該將海底火山的大規模爆發引起的海洋水溫平衡變化作為研究恐龍絕滅問題的壹個重要參考因素。
五.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六.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它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壹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壹定的範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它們過於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
七.自相殘殺說:
因為氣候問題,使花草大量滅絕,從而使以食草為生的食草龍漸漸死亡,而肉食者,也因為沒有了食物,而滅絕。
八.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疑點:何以恐龍會在歷經了長達約兩億年的生態平衡之後突然增加?為此學說成立的重要關鍵,也直接地造成了許多學者對恐龍異常增產的原因檢討。)
九.哺乳類犯人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
十.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壹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龍,體長二十五公尺,體重達三十噸,由於體型過於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本人意見:並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壹公尺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壹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為什麽這種恐龍也同時絕種了呢?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對於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十壹.生物堿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後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堿,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含有生物堿的植物並非突然出現於白堊紀後期,在恐龍絕種的五百萬年前已經可以見到。此學說未說明何以恐龍在這段期間內仍能生存。
除了上述的十二種說法之外,還有「傳染病」、「來自宇宙的放射線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諾亞方舟」、「太陽系震動說」等較鮮為人知的說法,至於那壹個才是最好的說法,全憑各人的想法,並沒有壹定的對與錯,畢竟恐龍滅亡之謎還沒有真正解開呀!
小行星撞擊理論
1980年在壹個科學討論會上,美國地質學家阿爾瓦雷茨等人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形象生動地宣講了壹段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壹個陽光燦爛的下午,烈日照耀下的熱帶灌木林中,許多不同種類和形態的恐龍平靜地像往常壹樣或在湖邊漫步,或在水中覓食;在森林的邊緣,壹只剛剛孵完卵的鴨嘴龍正在蛋巢邊來回踱步;在壹片開闊的原野上,壹只霸王龍正準備撲向壹只巨大的三角龍……
突然,壹聲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巨響打破了這個寧靜的世界。壹個直徑幾公裏大的流星猛烈地撞到地球上。這壹撞可不得了,相當於幾萬個原子彈威力的爆炸在頃刻間發生。這是壹顆不期而至的小行星,與地球碰撞後產生的撞擊力可達1015噸TNT炸藥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卷著塵埃的壹個巨大的蘑菇雲迅速升起,直沖天空,而後彌散開來,最後把整個地球都籠罩在裏面。很快,恐龍就彼此看不見了,因為黑雲遮天蔽日,白天也沒有了陽光。這種恐怖的狀況持續了壹兩年。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斷了,因而大量枯萎、死亡。吃植物的素食恐龍因此相繼死去。以後,吃肉的恐龍也由於失去了食物而滅絕了。
這段故事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大絕滅學說的精華。後來不斷地被許多科學家給予支持。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地球在這個時期不僅經歷了壹次較大的行星撞擊,而且還接連受到了許多次小壹些、但是依然嚴重威脅生命的小行星撞擊,其中可以證實的在加勒比海和美國的衣阿華州發現的行星撞擊的痕跡。
這壹假說的證據還來自於在世界各地發現的6500萬年前的沈積物中存在的壹種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含有大量的銥元素,大量地存在於某些天體裏,在地球上卻根本不應該存在。這層富含銥元素的地層在北美洲、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地區都被先後發現,在我國西藏的岡巴地區幾年前也發現了這層含銥層。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使所有恐龍都滅絕了。但是也有壹些科學家認為,只有70%的恐龍在當時滅絕,其它的壹些恐龍種類則勉強地躲過了劫難,可是在隨後的幾百萬年裏又逐漸絕滅了。這後壹種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6500萬年前的這次事件以後形成的地層裏,仍有壹些恐龍骨骼被發現。例如,美國新墨西哥州6000萬年前上下的地層中就曾經發現了恐龍的殘骸。在阿拉斯加新生代的凍土帶裏,也發現過三角龍的化石。這些現象似乎說明,在這次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大爆炸以後,仍然有壹些恐龍掙紮著生活了幾百萬年的時間,最後才因為不適應新的氣候和新的環境而最終相繼滅絕。
繁殖受挫理論
目前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古老爬行類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龍的蛋化石。按照形態結構,可以把恐龍蛋分為短圓蛋、橢圓蛋和長形蛋等種類。恐龍蛋的大小變化範圍很大,蛋殼厚度及其內外部“紋飾”、蛋殼結構及其殼層中的椎狀層和柱狀層比例變化範圍都存在不同的差異。為了深入開展恐龍蛋內部特征的研究,科學家已經采用了很新的技術和多種方法,如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偏光顯微鏡,CT掃描儀等等。近年來,我國科學家首次采用醫療CT技術對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無損傷內部結構特征的研究,發現了山東萊陽的壹些恐龍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無法觀察到的恐龍胚胎。
氣候驟變理論
根據深海地質鉆探得到的資料,壹些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這種變化使恐龍等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引起其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是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後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絕滅。
還有壹種理論,雖然同樣是認為氣候驟變引起恐龍絕滅,但是推測的過程卻不壹樣。這壹派學者認為,在距今大約7000萬年前,北冰洋與其它大洋之間被陸地完全隔開,並在最後的日子裏那鹹鹹的海水因各種因素的作用漸漸地變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萬年前,分隔北冰洋與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發生了決口。大量因淡化而變輕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於北冰洋的水溫度很低,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壹層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溫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約20度。海洋溫度的下降又嚴重影響了大陸氣候,使大陸上空的空氣變冷。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也迅速減少,引起了陸地上普遍的幹旱。陸地上的這些氣候變化產生的綜合結構就是,恐龍滅絕了。
氣候驟變造成恐龍絕滅的壹條可能的途徑是嚴重影響恐龍的卵。壹些科學家發現,在恐龍滅絕之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說明在恐龍大絕滅之前有氣候急劇變化造成的作用。我國的壹些古生物學家也發現,在壹些化石地點產出的恐龍蛋中,臨近絕滅時期的那些恐龍蛋蛋殼上的氣孔比其它時期的恐龍蛋蛋殼中的氣孔要少,這很可能與氣候變得寒冷幹燥有關。
大氣成分變化論
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絕滅是生物歷史上的壹個千古之謎,科學家提出了壹個又壹個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其原因,但是至今沒有壹個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定論。較為流行的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壹理論並不完善。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其豐富的多樣性更是表現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生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如果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災難引起了恐龍的滅絕,那麽為什麽烏龜、鱷魚和蜥蜴這些與恐龍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的爬行動物能夠度過劫難而壹直生存的現在呢?這不能不促使人們再去尋找其它的思路來分析恐龍絕滅的原因。
現代科學分析使我們了解到,在地球剛剛形成的遙遠年代裏,空氣中基本上沒有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高。後來,隨著自養生物的出現,光合作用開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氣的過程,從而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環境。同時,二氧化碳壹方面通過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沈積在地層裏,另壹方面也通過有機或無機的過程以各類碳酸鹽的形式沈積下來。這種沈積是壹直進行的。
有證據表明,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而其後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卻較低。這種大氣成分的變化是否與恐龍滅絕有關呢?
眾所周知,每種生物都需要在適當的環境裏才能夠正常地生活,環境的變化常常能夠導致壹個物種的興衰。當環境有利於這壹物種時,它就會興旺發展;反之,則會衰落甚至絕滅。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等因素,還包括大氣的成份。那麽,大氣成份的變化會不會影響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人處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下會有生命危險,而有些動物甚至比人對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更為敏感。
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說明恐龍很適應於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也許只有在那種大氣環境中,它們才能很好的生活。當時,盡管哺乳動物也已經出現,但是它們始終沒有得到大發展,也許這正是由於大氣成分以及其它環境對它們並不十分有利,因此它們在中生代壹直處於弱小的地位,發展緩慢。隨著時間推移,到了白堊紀之末,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氣的含量增加,這種對恐龍不利的環境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1、恐龍的身體發生了不適,在新的環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會象瘟疫壹樣蔓延。2、新的大氣環境更適於哺乳動物的生存,哺乳動物成為更先進、適應性更強的競爭者。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恐龍最終滅絕了。而那些孑遺的爬行動物則是少數既能適應舊環境,又能適應新環境的少數爬行動物物種。
因此,對於恐龍絕滅來說,小行星的撞擊也許起了壹定作用,但看來並非是最關鍵的因素。
大氣成分變化造成恐龍滅絕這壹理論有兩個出發點,壹個是中生代的大氣成份與現代不同。現代科學已能證明這壹點。另壹個是每種生物需要合適的大氣環境才能生存。現代科學也不難對此進行驗證。
遠古時代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後來由於生物的出現,在光合作用下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減少、氧的含量逐漸增加的這壹過程也許可以解釋生物進化史中的很多現象。例如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這也是進化史中的壹個難解之謎。大氣成份變化也可以對此作出解釋,因為動物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後於植物的起源,必須發生於大氣中的氧含量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因此,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必須以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已經達到了壹定程度做保障,而這壹點已經被科學所證明。
《美國地質學會通報》最新報道
恐龍滅絕是科學家難解的世紀之謎,許多科學家推測,宇宙物質多次撞擊地球是導致恐龍滅亡的原因。然而,美國壹個科研小組在分析大西洋底部沈積巖後卻認為,單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是真正誘因。
在《美國地質學會通報》網站11月30日的報道上,這項發現被詳細刊載。
■發現
研究負責人、密蘇裏—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家肯?麥克勞德說:“我們的發現有力地支持單次撞擊假設。”
科學家26年前發現罕見化學元素銥在白堊紀時代已存在於地球,而銥是小行星常見的化學組成元素,這讓科學家推測白堊紀時小行星撞擊地球,把銥帶到地球。後來,科學家鑒定出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的直徑約180千米的奇克魯伯隕石坑也形成於白堊紀,這讓科學家認為,隕石坑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產物。
研究人員為取證,在距離尤卡坦半島撞擊點約2800英裏(約4500千米)的大西洋水面下的德梅拉拉海丘鉆出5塊沈積巖樣本進行分析。
德梅拉拉海丘是研究人員心中理想的考察地點,因為它距離隕石坑位置適中。如果采樣地點太過靠近隕石坑,采得樣品可能因撞擊後海嘯、地震和塌方等原因無法真實反映當時情況;而如果太遠,巖石中含有的撞擊證據又會太少。
研究人員說,僅在距今約6500萬年的巖層中存在與撞擊相關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年份更長和較輕的巖層中均不存在。這說明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僅發生過壹次。麥克勞德說:“這是壹次非常清楚的單次撞擊事件。”
研究人員認為,面寬約6英裏(約10千米)的壹顆小行星在655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形成奇克魯伯隕石坑,導致恐龍滅絕。
■解釋
對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如何造成恐龍滅絕,科學家做了如下解釋。
小行星快速砸入地球造成地球環境劇變,巨大撞擊力把大量巖石和塵土拋入空中,大地發生地震,海洋發生海嘯,火山噴發頻繁,多處森林被大火吞噬。
塵土飄浮空中數十載,使大地難以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植物數量因此銳減,造成食物鏈從底層崩潰。與此同時,陽光照射減弱使地球日益寒冷,雨水因混有火山噴發物變成熾熱的酸雨落到地表,導致動植物生存環境面臨極大挑戰。
已經主宰地球1.6億年的恐龍適應不了環境的改變,遭到自然淘汰。從生活在海洋中的滄龍和蛇頸龍、飛行於空中的翼龍到各種陸地生活恐龍均無壹幸免。此外,許多古生物,包括遍布海洋的菊石和海洋浮遊生物也在這場浩劫中滅絕。
鳥類和哺乳動物遭到重創,但存活下來。體表長毛的熱血動物最終取代恐龍成為地球主宰,為人類誕生奠定基礎。
補充: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所有爬行動物壹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為有些恐龍行動極為敏捷,也不是像蛇壹樣在地上爬行,而是靠兩條後腿在地面上跑動,其速度可達每小時20至90多公裏。這就需要有強壯的心臟並且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這些顯然冷血動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龍的食量都相當大,據推測,壹頭30噸重的蜥龍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麽多的能量。從食肉恐龍遠遠於少於食草恐龍來看,這壹點也是合理的。另外,還有壹些身體較小的恐龍,它們身上很可能覆蓋著壹層羽毛或毛發,這也是為了防止體溫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壹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的說法壹提出,就受到強烈抨擊,但倒底結論如何,目前還難下定論。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著壹群奇特生物---恐龍。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近壹萬五千年之久,最後確神奇地滅絕了。今天我們所知有關恐龍的壹切,都是由恐龍化石得來的。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麽大;小的,卻跟壹只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恐龍有溫馴的素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此外,始祖鳥也是和恐龍壹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