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歸納:
壹、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生於北京,作家。1969年去陜西延安插隊,後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壹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二、故事背景
《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壹。在他二十壹歲的時候,突然得了壹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後來,在他的許多文章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的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文章。本文寫於1993年。
三、理解詞義
暴怒無常:形容壹個人的脾氣壞到了極點,時常極端憤怒,變化不定。
猛地:突然、忽然。
侍弄:方言,經營、照管、餵養的意思。
狠命:使勁、拼命,表示用盡全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捶打:用拳頭或器物砸。
田地:這裏指地步,指不好的處境或境況。
翻來覆去:形容壹次又壹次,也形容來回翻動身體。
絮叨:來回的說,指說話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
四、課文分段
第壹部分(第①②段):寫雙腿癱瘓後的 “我”暴怒無常,母親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我”。
第二部分(第③壹⑥段):寫“我”答應母親到北海去看菊花,但 悄悄出去的母親卻帶著牽掛永遠離 開了“我們”兄妹。
第三部分(第⑦段):母親離世 後的又壹年秋天,“我”和妹妹去北 海看菊花,“我們”懂得了母親讓 “我們”“好好兒活”的含義。
五、問題歸納
1.如何理解“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壹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通過“砸玻璃”和“摔東西”兩個細節,具體寫我雙腿癱瘓之後內心的痛苦和暴怒無常,並用“我”的暴怒無常來襯托母親的堅韌頑強。
2.“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壹切恢復沈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句中的“悄悄地”“偷偷地”表現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母親“悄悄地”出去,是為了讓我盡情地發泄內心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這無聲地離開,體現了母親的謹慎小心,她怕自己讓兒子痛苦,她理解兒子的行為,也為兒子傷心。“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3.怎樣理解母親的“咱娘倆在壹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這句話是理解本文的關鍵點,“好好兒活”是母親鼓勵兒子要珍惜、熱愛生命,要勇敢地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磨難,這句話發自母親內心,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4.“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此處景物描寫有什麽作用?
通過景物描寫,突出“我”內心的痛苦、無望、孤獨的心情。
5.“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的“擋”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動作?母親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麽?
母親這是有意的動作,她怕我看到秋天落葉的蕭條的景象,而觸動傷情,產生傷感痛苦,甚至絕望的心情,母親希望我能夠正視自己,而不是逃避。
6.母親提議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這壹提議有什麽深刻含義?
表現:“我”:“什麽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麽好準備的!”母親:“憔悴的臉上”“央求般”“高興得壹會兒坐下,壹會兒站起”“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心情:“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母親提議秋天去看菊花,是想讓“我”從菊花頑強無畏的精神氣質中得到啟示,希望“我”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困境,頑強地活下去。
7.從1-5段中,找出壹些否定意義的語句,並說說這些語句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不,我不去!”“可我卻壹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沒回來”“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這些有否定意義的語句說明“我”從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從未為母親著想,對母愛渾然不覺,母親的病危激起了“我”對生命的感悟,表明“我”對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對母親深切的思念。
8.文中有幾處插敘,請找出來,並說說有什麽含義?
第壹處:“母親喜歡花……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說明:①母親是壹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②為照顧兒子放棄照顧花,這是壹個深愛兒子的母親。
第二處:“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睡不了覺。”
說明:①補充說明母親的病具體到哪步田地;②反映了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
9.文章最後寫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母親活著的時候曾經多次要帶“我”去看花,幾乎都遭拒絕,而在母親去世後“我”卻與妹妹壹同去看花,其中包含著“我”對沒有體會到母親的關愛和良苦用心的懊悔,也包含著“我”對母親深深的愛和無盡的緬懷。
10.結尾處的“好好兒活”在文中有何用意?
運用反復的手法寫“好好兒活”,結構上首尾照應,結構嚴謹。內容上表現了“我”終於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是母愛使“我”走出封閉的自己,是母愛讓“我”重拾生活的熱情,讓“我”懂得了兒女是否好好生活,是母親最惦記的。只有“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