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簡單介紹壹下中秋節

簡單介紹壹下中秋節

壹、簡介

1、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壹。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二、節日別稱

1、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2、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3、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4、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誌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三、民間傳說

嫦娥奔月

無論有多少版本,壹點是***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後羿之妻,王母感謝後羿射日之功,贈之不死仙藥。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藥,無法逗留地面,飛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藥是壹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兩粒人服壹粒長生,服二粒成仙。後羿拿回家給嫦娥保管,準備夫妻分食,然而卻被意外打破了這個計劃。

意外是什麽?無數版本的意外讓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來飄忽不定。有傳說是嫦娥因不知詳情而全服下;有人說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說嫦娥是故意盜之;壹種悲傷的說法是後羿冷落嫦娥,嫦娥傷心而去;還有的傳說是,後羿的部下蓬蒙趁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手持寶劍闖入後院,威逼嫦娥交出寶物,嫦娥危急中將寶物吞下……無論如何,這個意外,造就了千古傳說中壹位最美麗浪漫、也最縹緲不定的月宮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