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老子的生平故事和名言有哪些

老子的生平故事和名言有哪些

壹、老子:

(壹)生平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壹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壹,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二)、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壹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4]

21.是以聖人抱壹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壹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二、孔子:

(壹)生平故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壹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二)名言:

· 1、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 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9、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 1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

· 11、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13、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1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 16、吾日三省吾身。

· 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18、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19、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20、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2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22、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2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24、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25、不遷怒,不二過。

· 2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 27、小不忍則亂大謀

· 2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2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30、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31、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33、巧言令色,鮮矣仁!

· 34、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