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壓強教學反思

壓強教學反思

 作為壹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壓強教學反思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壓強教學反思12篇1

 講完《壓強》這節課後,針對教學設計我仔細回顧了教學的全過程,結合評課老師的點評,有了如下的認識和體會。

 壹、壓強是生活中應用廣泛的壹個概念,它不僅貫穿本章的學習,還是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浮力的基礎,所以壓強的概念在初中占具著重要的位置,因此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壓強的概念。壓力概念是學習壓強概念的基礎,雖然我把握住了重點和難點,但設計時輕視了對壓力概念的認識。

 二、本節課我利用“吞雞蛋”實驗引入新課,出人意料的結果創設出討論問題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

 三、關於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關系”,我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己動手準備實驗、做實驗,這是部分後進生的強項,讓他們也展示壹下自己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克服畏難心理,拉進教師和後進生的距離,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實驗就在我們身邊”。類比以前的探究實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設計實驗降低了難度,照顧了學生的差異,兩種不同的方案讓學生相互交流,使其從觸覺、視覺不同角度認識壓強。但在施教的過程中,我給學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沒有照顧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這壹部分同學來進壹步發表意見,師生***同探討,以讓問題進壹步拓展和延伸。

 四、壓強的知識學生生活中接觸比較多,但對概念很陌生,我在教學中通過類比速度概念的方法讓學生去歸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在施教中引導學生時,沒有及時把壓強就是壓力的作用效果這壹聯系結合探究實驗進壹步強化,幫助學生構建壓強概念,給學生自主學習帶來壹定的困難。由於這壹缺陷,迫使教師又帶領學生進壹步分析歸納,用時過多。

 五、關於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我從公式出發,讓學生掌握壹種運用公式分析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公式分析問題的意識。學生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沒有更多的時間結合實例進壹步的分析、運用來鞏固。

 總體而言,我這堂課從設計和施使中還是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性,但細節把握不夠好,有待進壹步改進和提高。

壓強教學反思12篇2

 本節課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得當,體現了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設計巧妙、直觀、生動,整個實驗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從惑性到理性,生動、深刻,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1、引課設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多媒體動畫:人躺在釘板上,身上放有大石,用錘子砸石頭,石碎而人沒有受傷。再用對比演示實驗,增加可信度,設疑質疑,打開學生想象,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

 2、體現了物理學是實驗科學的特點:本節課物理實驗貫穿整個教學始終,教師在設計實驗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設計合理,在課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實驗改為仿釘板實驗來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更容易使學生感到實驗的可信度;把課本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分組實驗進行探究,讓全體學生參與,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本節課設計的拓展實驗:利用斜面壓力變化實驗來說明壓力不壹定等於重力,突破了本節的難點,設計巧妙。

 3、在知識的傳播上註意方法:觀察實驗是物理基本教學方法,猜想和控制變量法是物理中重要的方法。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中充分滲透了這些方法。

 4、貼近生活,體現了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舉了大量增加、減小壓強的實例,並進行分析,體現了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壓強教學反思12篇3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視頻展示為主,使學生得到很多感性認識,盡最大可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教學條件。

 教學中師生互動性比較好,學生勤於思考、積極討論分析、主動回答,課堂氣氛活躍、和諧,每壹個學生都得到進步和提高。 復習上節教學內容,學生在已有知識的事實基礎上,固體壓力有壹定的作用效果,液體也有重力,也應對杯底有壓力,那麽怎樣更明顯的觀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壓強,合理過度引發學生思考,為下面教學做鋪墊。

 教學過程中,整體思路清晰,語言比較準確,使學生分析、判斷有明確地方向。強調深度概念應為到自由液面的豎直高度,深度不是高度。

 註重講練結合,讓學生對知識及時吸收、內化。

 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1、內容多,過度快,應再給學生多壹點的思考時間,更充分讓學生進行展示。

 2、在講解P=ρgh時,講解液體壓強與密度關系時沒有強調同壹深度壓強相等。

 3、有個習題難度偏大,學生討論、回答、修訂時間較長。

 4、由於實驗器材不足,授課中不能采取分組探究實驗的方法展開教學,

壓強教學反思12篇4

 本課為這壹章的收尾,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其中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為重點,也是難點。以此為中心,再結合學生課堂上的小組實驗,使得課堂難點得以呈現。

 我認為本節課成功之處是我能以生活中的飛機為基石,設問的方式引入新課,學生過渡更容易壹些,同時設計了學生分組實驗,使得難懂的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現象在學生親自體驗中揭示出結論。這樣對於學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得到了訓練和提高,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特點。大家不僅學到了物理知識本身,還學到了壹些科學研究方法,感受了物理知識的科學價值。

 不足之處是對於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正確操作指導不夠,有的同學戰戰兢兢,害怕硬幣跳不過去,所以沒有充分利用實驗來解決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在課堂檢測過程中有的同學有偷懶情緒,依賴組員,不積極動腦,而其他組員只看著,也沒有及時記筆記,這點需要在今後的上課過程中多強調,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讓他們做課堂的小主人。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依據新課改的要求,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力爭讓學生在快樂的實驗體驗中學到新知識。

壓強教學反思12篇5

 壓強是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壹個概念,它不僅貫穿本章的學習,還是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浮力的基礎。所以壓強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壓強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采取分析現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進行實驗驗證猜想的研究方法,從而理解壓強的概念和掌握控制變量法。

 壹、教學設計的成功之處:

 我是直接通過生活中的壹些常見的例子來描述壓力,利用壓力的示意圖,讓學生自己體會壓力,並對壓力的概念下定義,接著讓學生畫出已知的重力的示意圖,通過對示意圖的觀察,說出重力和壓力的區別,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壓力不等同於重力。

 在分析講解壓強的概念、公式時,做到由淺入深,壹步步的深入,讓學生很自然地接受並理解壓強的概念。在講解例題時,通過讓學生計算大象和芭蕾舞演員對地面的壓強,讓學生深入理解壓力是指力的大小,而壓強是指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增加學生的生活常識,激發他們學習物理學的興趣,落實物理――社會。在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的講解中,從公式P=F/S、生活現象出發,並結合實例分析、運用來鞏固。在總結時註意啟發學生在生活中要用學過的物理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進壹步落實“生活――物理――社會”

 二、存在問題:

 對學生了解不夠好,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勇躍,進度比較緩慢。學生看書回答問題,不能很好地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致使學生利用書本上的將要講的知識進行回答,常常使教師陷入窘境。

 三、今後改進措施:

 要認真備好學生,改進時間安排,爭取在25分鐘內結束課程,留下充足的時間進行訓練。備課時要靈活,以便能應對時刻出現的突發事件,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

 課堂上要學會關註學生的需要,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幫助學生,把學習的過程真正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並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加強學法指導。

壓強教學反思12篇6

 《大氣壓強》這節課主要講的是關於氣體壓強中大氣壓強的初步知識,與前面所學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壹起構成了壹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初中生的認識感性多於理性,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大多來自他們的興趣;而物理教學又以實驗為基礎,實驗幾乎始終伴隨著整個教學過程,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大氣壓的存在,討論大氣壓的特點,應用大氣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壹起參與動手做,給學生親近感和真實感。

 這堂課如期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學生總體反應比較好。我個人認為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點;演是實驗;易拉罐壓癟,燒瓶吞氣球實驗,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入大氣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己動手做覆杯實驗,擠壓皮碗實驗,礦泉水瓶紮孔裝水不流實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學生參與探究,體驗大氣壓的存在,使課堂氣氛活躍,互動有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利用生活實際中的事例,深化對大氣壓的理解。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多,除了教材中提及的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放開思維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分組討論,看哪壹個組舉出的例子最多,學生會舉出許多非常好的例子,例如:“醫生上常用的拔火罐”、“用鋼筆吸墨水”“、用塑料管從瓶口吸飲料”“、塑料掛衣鉤”、“註射器吸藥液”等等。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學生舉的例子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大氣壓強解釋,對解釋不圓滿的教師再加以補充,這樣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的畫面。說明它們的工作都是利用了大氣壓強,讓學生真正感覺到物理知識確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大氣壓的測量方法,首先做大氣壓支撐水柱的實驗,讓學生獲取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分析在實驗時應該用密度較大液體,在液體中密度最大的是水銀,所以把水改為水銀,量筒改為托裏拆利真空管,這樣逐漸過渡地引出托裏拆利實驗比較自然,效果好。

 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學實踐後,發現與自己預設的還是有很大區別:比如:在“覆杯實驗”中,有的同學提出,硬紙片不掉下來,是不是被水“粘”住了?這是在課前沒有預料到的,以後應註意此類問題的出現。我應該設計怎樣的實驗去證明:紙片不掉下來是由於大氣壓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課堂中實驗較多,但對實驗進壹步的剖析深度不夠,有些同學可能還會存在壹知半解現象。雖然小實驗準備的較多,但是還是不夠充分。如覆杯實驗時,第壹次選擇的紙片不夠平直,實驗險些失敗。

壓強教學反思12篇7

 該節課是典型的科學探究實驗課,雖說是以學生實驗探究為主,但老師在新課教學中的引入和實驗過程中的疏理點撥要有藝術技巧,尤其是讓學生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實驗壹定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並且給學生機會,到前面展示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說明現象表明的結論。我認為調動學生思維的重要方法是,把課堂盡可能還給學生,學生能做,能講的,老師就不能代替。老師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前播放美國電影《龍卷風》片段,讓學生見到龍卷風產生的危害,將“父親”從地下室內“吸”上了天空,引起了學生極大興趣。引入新課,采用了演示實驗方法,晃動塑料管,泡沫小球從塑料管中飛出,象天女散花,使學生感受到了物理現象的神奇,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壓強教學反思12篇8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因此,作為物理教師應當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寶貴的課程資源來開發與利用,發展他們對科學的探索興趣,鼓勵學生在鮮活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通過課內和課外的交流互助,解決問題,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習慣。

 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壹節與生活中許多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實驗的設計上,我努力尋找學生熟悉的、現實的,學生又非常感興趣的例子和實驗,如:乒乓弧圈球、草原犬鼠洞穴的空調系統等學生迷惑而感興趣的事例,以疑生趣,以趣激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中,我設計了壹個小實驗將壹個乒乓球放在壹個漏鬥口處,用手托住,然後用力在漏鬥口的上端吹氣,此時將手從漏鬥口處移開,會發現壹個神奇的現象,就是乒乓球並沒有被吹出來,而是在漏鬥口高速旋轉而不掉下來。向學生提問這是為什麽?以學生常規思維不能解決的現象出現在他們面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入新課。

 然後讓學生進行想想做做“硬幣跳高”的實驗,讓學生探究,由於效果的差異,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並讓自認為吹得高的學生做給大家看,啟發學生猜想:可能是硬幣上方空氣流動時壓強變小了。布置課後實驗:怎樣能把硬幣吹得更高、1元的硬幣能否也吹過鉛筆等。

 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再進行“吹紙片”的實驗,先猜測紙片會怎樣?然後進行實驗,發現紙片向中間靠攏,於是得出: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讓學生課後探究:吹的快慢不同時紙片靠攏的區別,紙張大小不同時的區別等。再接再厲教師緊接著給學生做“天女散花”的實驗。使學生的實驗興趣達到了極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然後引導學生思考:直升飛機靠頂部的螺旋槳升空,固定翼的飛機頂部沒有螺旋槳,它又是怎樣升空的呢?秘密在機翼上。指導學生制作機翼模型並比賽誰做的精美、誰能演示讓機翼尾部升起來,最後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完成機翼獲得升力的道理:空氣對機翼向上和向下的壓強差。

 最後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題1進行安全教育,題2進行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教育,指導學生平時註意觀察、甚至可以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小制作。

 大量的實驗和現象是學習成功的關鍵,使學生在“興中啟”、在“趣中探”,做到在興趣中尋找規律,理解規律。

 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教授主要內容後,還可以再補充壹些相關實驗,如:用水管的水沖乒乓球的實驗等,可更進壹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動手探究的欲望。

 在教學活動中,還應進壹步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總結,真正把學生的課堂還給學生。

壓強教學反思12篇9

 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決定了初中學生學習物理必須由壹定的物理情景和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誘導學生思考問題,師生***同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掌握物理知識,達到水到渠成的目的。本著這壹出發點,對義務教育版初二物理《大氣壓強》的課堂教學作以下思考,***同切磋。

 1 用懸念式實驗引入課題

 上課開始,我采用了自制教具“大氣壓強演示器”。實驗的器材是:酒精棉球、火柴、廣口瓶(3個)、氣球、棉線。實驗器材非常簡單,但做起來效果非常好。具體的做法是:先把氣球吹鼓,用細線把口封住,然後點燃酒精棉球,放入廣口瓶中(註:勿將瓶口燒得很熱,以免把氣球燙破),快速把氣球放在瓶口上,過壹段時間,會發現廣口瓶緊緊地吸在氣球上,按照上面的做法,把其它兩個廣口瓶同樣吸在廣口瓶上,最後把氣球提起來,發現三個廣口瓶緊緊地咬住了氣球,學生在集中精力觀看實驗,這時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是什麽力量讓廣口瓶緊緊地咬住了氣球”,接著很自然的引入新課大氣壓強。通過這個演示實驗,壹下子就把學生學習本節的興趣調動起來。

 2 、模擬 馬德堡半球實驗 體會大氣壓強的存在

 利用上面的實驗引入新課之後,接著回憶前面學習的液體壓強的知識。我們知道液體由於受重力,且易於流動,所以液體會產生壓強。氣體也受重力,並且也易於流動,那麽它內部會不會產生壓強呢?

 學生分組做模擬馬德堡半球的實驗,把兩個塑料掛衣鉤凹面對擠,盡量擠出裏面的空氣,然後用力拉掛衣鉤,結果費很大的力也不容易把它拉開。這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大氣壓強的存在,也體會出大氣壓強是很大的,然後讓學生向著各個方向拉掛衣鉤,不論在哪個方向上掛衣鉤都不容易拉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樣通過做實驗許多問題就很容易的解決了,不用教師再費很多口舌。

 3 、利用生活實際中的事例,深化對大氣壓的理解

 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多,除了教材中提及的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放開思維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分組討論,看哪壹個組舉出的例子最多,學生會舉出許多非常好的例子,例如:“醫生上常用的拔火罐”、“用鋼筆吸墨水”“、用塑料管從瓶口吸飲料”“、塑料掛衣鉤”、“註射器吸藥液”等等。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學生舉的例子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大氣壓強解釋,對解釋不圓滿的教師再加以補充,這樣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最後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的畫面。說明它們的工作都是利用了大氣壓強,讓學生真正感覺到物理知識確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4 、從覆杯實驗引伸出托裏拆利實驗

 介紹覆杯實驗:把玻璃杯盛滿水,用硬紙片蓋住,再倒置過來,看紙片能否托住杯中的水。(註:杯水與紙片嚴密結合不留空氣,是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因此,要求杯口的壹圈與紙片都要平整。)學生分組做實驗,結果水和紙片都不落下,給學生強烈的興趣剌激。有覆杯實驗的啟發,演示盛滿水的試管倒插在水銀槽中,試管中的水不落下,再把試管換成更長的量筒,同樣做上面的實驗,發現盛滿水的量筒的水,仍然不落下。引導學生分析在實驗時應該用密度較大液體,在液體中密度最大的是水銀,所以把水改為水銀,量筒改為托裏拆利真空管,這樣逐漸過渡地引出托裏拆利實驗比較自然,效果好。

 5 、演示托裏拆利實驗,介紹用取代法測大氣壓強

 我們知道,地球表面的大氣的高度很大,大氣分布復雜,大氣的密度是個變量,所以求它的壓強就不能套用液體壓強的公式。托裏拆利實驗揭露了上方為真空的水銀柱與大氣壓兩者對同壹水銀面產生的壓強相等的客觀事實。根據它們的平衡關系,難以測算的大氣壓強就被該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取代了。它化難為易是實驗設計思想上的壹次重要突破,這是托裏拆利的偉大功績。教學時向學生講清這種取代作用,使學生開闊眼界,啟迪思維。本節課教學的思考充分運用了直觀教具,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達到快捷地表達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效果,讓學生得到壹個全面的具體的、真實的物理圖景。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壓強教學反思12篇10

 上課的內容是大氣壓強。課前我們備課組做了很多準備,為了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氣壓強無處不在,我們設計了十幾個實驗,這些實驗都利用我們平時隨處可見的物品。本來覺得現象非常明顯,結論肯定很容易得出,可是卻發生了沒有料到的情況。首先,我用熱水涮了壹下礦泉水瓶子,然後把熱水到處,迅速的把瓶蓋擰緊。不壹會伴隨著哢哢的響聲瓶子就癟了。學生還說“勁可真大”我問同學們,是誰把瓶子壓扁的?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是空氣。接著我又拿出兩個玻璃片,很容易的就把玻璃偏分開了。然後我又在玻璃片上面滴了幾滴水,讓壹位同學把這兩個玻璃片拉開。費了很大力氣也沒有拉開。我又問大家“是誰壓著玻璃片,不讓我們把玻璃片分開呢?”大家很堅定的說“空氣”接著我在礦泉水瓶子側壁鉆了壹個孔,然後到滿水,水從小孔噴射出來,然後我迅速的把瓶蓋擰緊,小孔不在向外噴水了,接著問大家“是誰不讓水往外l流呢?”大家說“是空氣”。這時候我觀察到班級裏壹位平時成績很不錯的同學,壹直在思考什麽,並且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興奮。等到其他同學都不說了,他站了起來說“老師我發現妳在做實驗的時候都用到了水,怎麽能說是空氣呢,沒有液體壓強的原因嗎?”大家也七嘴八舌的附和起來,我讓大家仔細觀察實驗,小孔在什麽時候流水,什麽時候不流水,大家說不擰蓋子的時候水可以流出來,擰緊蓋子水就不流了。那麽兩次水都是壹樣的水,有無蓋子的區別就在於液面上方是否與大氣聯通。是誰影響水的流淌呢?他這是恍然大悟,確定是因為空氣的因素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首先就是備課的角度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不要自認為很簡單,很容易理解就覺得學生在理解上沒有問題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處於發展階段,我們不能只憑經驗判斷,要註意引導,註意自己表述的語言是否到位。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解決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如果這節課上,我忽視了這個同學的想法,他壹定會覺得知識是和實際脫軌的,要去背知識,這樣勢必會打消他學習的積極性,他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動腦思考了。如何正確的引導他才是最重要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壹定要用善於觀察的眼睛去透視孩子的想法,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知識的方法,途徑。教學也應該是壹個不斷反思,實踐的過程。

壓強教學反思12篇11

 壹、教學設計的分析

 這節課主要講的是關於氣體壓強中大氣壓強的初步知識,與前面所學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壹起構成了壹個相對完整的體系。

 1、初中生的認識感性多於理性,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大多來自他們的興趣;而物理教學又以實驗為基礎,實驗幾乎始終伴隨著整個教學過程,所以,實際教學中,在註重知識邏輯性的同時,重視學生的個人經驗和心理特點,把學生對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認識與掌握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體驗。

 2、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大氣壓的存在,討論大氣壓的特點,應用大氣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在教學中,讓學生壹起參與動手做,給學生親近感和真實感。

 二、課後的壹些感想

 1、我們知道,物理情景是物理學習的催化劑,學習物理知識,就要讓學生進入創設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學習富有新鮮和實在的氣息。比如:在“覆杯實驗”中,有的同學提出,硬紙片不掉下來,是不是被水“粘”住了?這是在課前沒有預料到的,以後應註意此類問題的出現。我應該設計怎樣的實驗去證明:紙片不掉下來是由於大氣壓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用多媒體課件應該可以。

 2、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必須是有目的性的思維,要達目的必須借助於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學”,將學生的思維和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投入。比如:在怎樣才能使塑料瓶中的水流出來的實驗中,安排學生來完成這項實驗,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再請另外壹位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實現實驗目的,這樣使學生參與的面更廣,讓學生感到興奮,因為這樣的實驗來源於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達到了探究知識的目的。

壓強教學反思12篇12

 復習壓強和浮力後在解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題,學生普遍反應難,不容易理解,我在學生的單元測試中發現有少數學生甚至連公式都用錯,那麽如何在復習中有效的使學生掌握壓強、浮力的運用呢?

 1、理清基本概念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麽因素有關,壓強的定義,液體壓強跟什麽因素有關,氣體的壓強跟流速的關系,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麽,使學生獲得關於壓強、浮力的基本認識。

 2、理清公式的基本運用

 老師把公式整理好後,結合例題把公式簡單運用壹壹展示給學生,使壹些差的學生知道有個模板模仿下,由模仿到運用只能通過壹些練習來達到這個效果。

 3、要知道力學綜合題的壹般解題方法

 (1)認真審題,確定題目中的研究對象。

 (2)確定研究對象所處的狀態和運動過程,並對過程與狀態進行受力分析。

 (3)畫出受力分析示意圖。

 (4)根據規律、公式及平衡狀態列出平衡方程。

 (5)運用數學方法解方程。

 在復習過程中應將方法教給學生,使其清晰與明確,並結合實際的例題進行示範、引領,使學生有初步的體會。此後,更應讓學生結合相應的練習題進行方法思路的深入理解與體會,並能達到靈活運用。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並非壹日之工,但有少數學生能通過方法的掌握能舉壹反三從而達到從根本上掌握了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