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媽媽應該怎麽教育孩子以及爸爸媽媽等家庭成員在生活中相互配合教育孩子重要性。作者在書中教了壹些媽媽教育孩子的壹些方法,告訴媽媽教育孩子時需要註意的問題以及遇到孩子的各種問題怎麽做等等。作者家庭教育觀念與眾不同,教育方法樸實,容易讓讀者接受並應用在自己生教育孩子中。整本書以作者教育自己女兒為案例,作者的女兒品學兼優,善良樂觀,在媽媽的教育引導下從小到大讀過大量的課外讀物,所以表現出現了超出她本人年齡的成熟。作者對於孩子個性發展的包容與理解,值得我們去深思學習和借鑒。
因為我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去還要帶倆孩所以基本沒有時間去看書,但是我有兩個孩子,雖然忙沒有時間,我還是會擠出時間看看 育兒 方面的書。因為在在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時常也有過焦慮,仿徨,不知所措;面對孩子犯錯時我也歇斯底裏過;面對輔導作業是我也無可奈何過。總之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壹直在尋找怎樣做壹個好媽媽方法,怎樣教育出色孩子的 育兒 經驗。所以壹看到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光看書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再看序言和第壹章被裏面的方法和觀點感動的更是壹發不可收拾。沒有時間看,我就下了微信聽書去聽,利用做飯,上廁所,整理東西,孩子睡覺的時間帶著耳機去聽。用兩天零碎的時間見縫插針的聽,終於聽完了。真的受益匪淺,覺得真的賺到了,仿佛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真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和案例和大家分享壹下:
第壹章如何提高愛的質量中,孩子生病打針這件事作者的觀點是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壹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
壹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壹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二是對於為什麽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比如告訴孩子他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三是對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盡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
四是激發孩子的勇氣。
五是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
之所以對這個案例感興趣,是因為我小兒子每次生病打針,總是幾個人抓住他,然後醫生紮完之後又好動導致針掉了重新再紮,如此反復,讓人頭疼不已。而且每次生病我和老公總會因為孩子打針而吵架。我總是提前告訴我小兒子,說生病了就要打針,打完針就好了,打針有點疼,打完就不疼了。而老公總是說,不要提前說,到時候打的時候趁著他不註意就打了,而且每次捉住打針的時候嘴裏還說:“打針不疼,打針不疼”。因為我們各有各的觀點,所以每次打針總是吵個不停。當我聽到作者的這個觀點和案例,立馬拿給我老公看,我老公仔細看了這壹章,想了想也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還說培養孩子還真需要好好學習呢!我特別高興,我們意見終於統壹了。
書中作者提到的另壹個觀點:好閱讀和壞閱讀中的好閱讀快快的讀,壞閱讀慢慢的讀,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讀到作者寫的這個觀點和她在書中闡述的案例,我真是感觸頗深,而且很多東西頓時醍醐灌頂。我大兒子今年上五年級,他也特別喜歡讀書,從三四歲的時候他就讀壹些繪本,然後慢慢大了讀壹些純文字書,比如米小圈上學記、姜小牙系列、沈石溪的書、曹文軒的書四大名著兒童版……還有很多很多。剛開始,我覺得讀書浪費彈琴的時間,浪費寫作業的時間,但是我老公讓他堅持讀,他自己也喜歡讀,只要壹有時間,就看書。有時候吃飯的時間都讀書,帶他去超市買衣服也抽空讀,帶他出去吃飯,別的小朋友都打打鬧鬧,他壹個人坐那靜靜的拿壹本書看。剛上三年級的時候,他還不太會寫作文,需要我們壹句壹句說,或者給他滿篇的改,我還生氣的說他書都白讀了,作文都不會寫。老公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這些書遲早會在他身上體現出來。到了五年級,隨著他讀書讀的越來越多,現在他的作文已經不用我們超心了,而且寫的時候由原來的家長壹句壹句說到現在的自己構思自己寫,寫完後由原來的滿篇改到現在的只改個別字和個別句子。而且他自己也喜歡寫作文了,每次都特別認真對待寫作文這件事。每次考試,作文基本都是扣壹分兩分。我想,這應該就是多讀書的收獲吧。
看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本書有太多的感悟和收獲,我也希望能像作者那樣做壹個好媽媽,把我的兩個兒子培養的很優秀,至少他們長大以後能成為 健康 ,有愛,樂觀,積極向上,做壹個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