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讀音是:jīng zhé。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擴展資料驚蟄古時候叫“啟蟄”,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時,鬥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裏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過入了春耕季節。諺語雲:“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壹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