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轉變教師角色,以新的理念指導教學
面對21世紀的教育改革,數學教學要充分體現“生活化”、“活動化”、“個性化”特征,要求數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不僅要有科學的數學觀,還應從數學的哲學層面形成數學文化觀念、數學價值觀念和數學應用觀念,逐步從靜態的、絕對主義數學觀向動態的、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相結合的數學觀轉變。因此,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學生形成積極探索的態度,勤奮好學,勇於克服困難和不斷進取的學風。同時教師也開始更新對學生學習評價的觀念,既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提高,又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將評價貫穿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肯定,突出了數學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利於增進師生感情,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新課程教學突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註重三維目標的落實,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及方法,教師盡當好導演,挖掘學生最大潛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面向全體學生,轉變教學組織方式
現代教育觀認為,素質教育其實質是對學生實施主動性教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壹改過去地滿堂灌為適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能力方面的發展和誌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教師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並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習有余力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個人努力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則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在交流和討論中,可能澄清認識,糾正錯誤,這有助於擴展思路,提高能力,加強自信。
三、實施“問題解決”,培養創新品質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學生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問題及其解決。發現問題,大膽懷疑,探奇索引,也是創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質。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開始註重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具有開放性、挑戰性的問題,引發學生濃厚的興趣;鼓勵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不斷的生成新的問題,在壹個又壹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與實踐。即使某些問題是可笑的,某些發現是錯誤的,某些探索是失敗的,教師也不挖苦諷刺,而以積極的態度加以鼓勵,並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和失敗的原因,變錯誤為正確,不挫傷學生的創造積極性,使學生思想中產生的創造火苗得以燃燒和發展,使認識進入壹個又壹個嶄新的高度,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加強學生學習能力與自學習慣的培養
自學能力是學生獨立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它對學生畢業後的升學或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自學能力,在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逐步完成。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基礎上,進壹步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這不僅是學生今天學習的需要,也是未來工作的需要。忽視自學,學生只能囿於教師講解的範圍,既不能充分思考消化,也不能廣泛涉獵知識,開拓視野。因此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差異和興趣愛好,培養他們獨立自學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造就了大批肯動腦筋、勤於實踐、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學生。
五、加強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壹個創造型的人,必須善於多向思維,因此教學中,教師經常鼓勵學生擺脫固有的模式,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問題(思維的靈活性),不要滿足於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引導學生善於概括歸類,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善於預見事物發展的進程,把思維引向壹定的深度和廣度(思維的深刻性)。鼓勵學生思考問題敏捷,反應速度快(思維的敏捷性)。培養學生對自己的作業和結果獨立的進行評價和分析,敢於有論據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和信念,堅持獨立思考,善於發問(思維的批判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奇思妙想,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想,暴露學生自己的思維,充分相信學生的聰明才智。這樣教學,學生與教師都從中受到啟發,使得思維在更廣闊的空間得到發展。
六、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增強學生數學素養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多方面產生深刻影響。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信息技術進入數學教學,突破並擴展以數學教科書及其其他參考資料為主要來源的信息源,用各種相關資料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數學課堂教學,擴充知識容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如,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直觀演示數學模型所刻畫的數量關系,利用計算機軟件呈現大量的空間幾何體,幫助學生認識其結構特征,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等等。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文化,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